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美食
    • 点伙吃饭
    • 点伙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美食

    /
  • cover

    加拿大这款商品或含李斯特菌 厂商召回!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发出召回食品通告,指一批行销全国的总统精选品牌(President’s Choice)250克包装的加拿大切达芝士(Canadian Cheddar cheese)需要召回,因为产品可能含有李斯特菌。 切达芝士召回令在2 月15日发出,相关产品的保质期为2023年8 月24日,通用商品条码060383837464。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的通告说:“食物受到李斯特菌污染,可能没有异样或是异味,但有可能致病。”消费者不要食用召回批次的切达芝士,如有购入召回产品,最好扔掉,或是退回销售点。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说,现在没有切达芝士相关致病报告,人们感染李斯特菌,会有下述病症:呕吐、恶心、发烧、肌肉疼痛、头痛、脖子僵硬。 (图 :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提供)   
    time 1个月前
  • cover

    加拿大各省外卖排行榜 超贵外卖订了啥吃?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网上订购食物时,你太饿了,开始把所有的东西都加到你的篮子里,结果导致一笔天文数字的账单。 你几乎想继续做下去,但理智和对“眼睛比肚子大”这句话的理解使你没有点击“完成订单”。 根据SkipTheDishes进行的一些数据收集,偶尔,也确实有一些超大订单,还有一些令人惊讶的订单选择。 作为在线食品订购平台十周年的一部分,SkipTheDishes将过去十年中加拿大各省最昂贵的订单列在一起。 从价值数千元的鸡翅和鸡肉意式宽面,到一瓶唐·培里侬香槟王(法国名贵香槟酒),加拿大的口味很昂贵。 虽然安省的订单是所有省份中最昂贵的,但曼省可能是所有省份中最不正常的,价值高达3500元的意大利面–这份意面得好到啥程度?! 各省的订单及其费用的完整列表如下 安省:4000元的鸡翅和鸡肉意式宽面。 亚省:900元的唐·培里侬香槟王。 卑诗省:778元的豪华龙舌兰酒。 曼省:3500元的意大利面。 新不伦瑞克省:600元的订单,包括咖喱羊肉、大蒜馕、鸡肉串、炖羊肉、咖喱角等。 纽省:一份684元的订单,包括各种披萨。 新斯科舍省:700元的订单,包括炸干酪条,土豆皮,鸡翅,玉米片,排骨和汉堡。 爱德华王子岛:280元的订单,包括法士达(一种墨西哥食物)、墨西哥烤肉、菲利奶酪帕尼尼(帕尼尼是有各式料的意大利式烤面包)和金枪鱼三明治。 魁省:1,000元的订单。 萨省:800元的牛腩三明治。
    time 4个月前
  • cover

    温哥华餐饮消费“异常增长” 比2021年翻了近两倍!

    温哥华市中心的餐厅报告称,与 2021 年相比,他们今年的支出出现了大幅增长。 根据温哥华市中心商业改善协会的一份报告,温哥华市中心的餐馆在2022年的支出比前一年增长了 187%。 协会工作人员在报告中说:“与 2021 年相比,市中心的消费者支出出现了惊人的增长。” “与 2021 年 5 月相比,2022 年 5 月(也)的旅行和娱乐支出增加了 261%。” 报告称:“餐饮增长在 4 月份达到顶峰,因为没有社交距离限制的第一个露台季节为市中心的餐馆带来了更多顾客。” 报告称,自 2021 年 11 月以来,共有 27 家新店开业,而只有 13 家关门,因此新业务也在增加。 对于零售总额增长,加拿大统计局报告称,从 2021 年 10 月到 2022 年 7 月,总销售额增长了 5.8%。 自 2021 年 11 月以来,该协会开发了一个数据库,收集了报告中使用的温哥华市中心 1,000 多家店面的信息。 温哥华市中心商业改善协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代表市中心 90 个街区的 7,000 多家企业。
    time 4个月前
  • cover

    双11抢主播:时薪千元,招不到人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双 11 临近,各大招聘网站和电商从业者的朋友圈里,带货主播的招聘热度空前高涨。 " 高薪招聘女装主播,直播 5-6 小时,不坐班,全职月薪 15K-40K,兼职 150 元 -300 元 / 小时 "、" 招带货主播,稳定收入 1 万 +,日播四小时不坐班,上手就会 "…… 实际上,这段时间带货主播的抢手程度远不止招聘广告提到的那样。主播们早已从日播四小时变成了一日三场,时薪大幅度飙升至 1000 元 / 小时,但商家和运营机构手上的主播依旧紧缺。 这背后,是商家们押注大促、血战直播的年终一搏。 如今,商家自播已经成了从业者之间的共识,尤其是在大促时节,不惜重金也要赶上这趟班车。不少商家,确实借此实现了曝光和销量的双重突破。不过,并不是所有商家都能从直播中获利,尤其是声量和实力都不足的中小商家。即便如此,商家们仍然把直播放在和电商客服同样重要的地位,不让直播成为自己的短板。 事实上,中小商家要做好直播,需要的不止是抢主播,选渠道、做策划、技巧运用、玩法设计,其中的门道不少。 薪资涨 5 倍,仍然一 " 播 " 难求 某直播代运营机构负责人章赫今年双 11 前爆单了。 以往,公司接一些直播代运营工作,已有的 10 余个签约全职主播服务客户足够。近来,他们接到了 20 余个商家搭建直播间迎战双 11 的需求,客户中有不少是酒店、旅游类商家。 " 我们的全职主播早就排满了,以往她们一天只播一场,现在基本上是连轴转,一天两到三场,上午下午还要在不同的直播间串场,这种情况在之前没有出现过。" 全职主播排期满,兼职主播也上了,章赫就另外通过公会、院校,还有自有行业资源,招了 50 多名兼职主播。 据他介绍,日常成熟一点的全职主播,在北京的工资大概是底薪 15K-18K 加提成,兼职主播最低每小时 250 元,最近兼职主播的薪资炒到了每小时 1000 元以上,全职主播的出场费最低的也涨了一倍以上。 "10 月 24 号到 11 月 11 号这段时间里,主播太难找了,我们也付出了比日常高几倍的价钱。略知名一点的主播薪水可能会达到每小时 1 万元,比如出圈的 T97 咖啡直播间的大嘴妹,算是最近一个现象级主播,价格很高,排都排不过来。" 目前章赫代运营的商家直播间已经正式运转,60 多名主播的直播时间也都排满了,他告诉深燃,他们代运营的中小商家的直播做下来 ROI 大概能到 1:3 或 1:4,不少商家能接受。 双 11 作为电商行业的盛宴,至少这一段时间里看起来是非常繁荣的。" 有一些小品牌实在请不到成熟主播,就请小主播先去过渡一下,即便转化量不高,也比不播好一点。" 他说。 因为排期原因,还有一些有需求的客户章赫没有承接或者推后了。不过他预测,双 11 过后主播的价格就会回落。 另一家直播代运营公司负责人晨飞主要服务服装、食品茶饮等领域的中小商家,围绕商家自己的品牌和店铺招主播,帮商家做运营、策划、投放、客服等工作。今年双 11 前,他们接触了 20 来个有意向的商家,目前正在服务的有六七家。 他们遇到的第一大难题也是招主播。大促前,因为市场上抢主播竞争激烈,晨飞基本上找不到有一年以上经验的主播,再加上成熟主播对中小商家也有顾虑,要付出的成本又高,他只得转向培养新主播。普通主播平均工资是底薪 6K-8K,加提成后平均水平在 10K 以上,优秀的可能能到 18K-20K。很多商家招不到合适的主播,考虑自己原有的人员转型去做主播。 资深直播行业从业者王少山表示,双 11 前抢主播的现象一直都有,这样的大促最能吃到红利的就是主播岗位,主播一旦比较专业了,就有很多的机构、商家抢,身价就会上涨。 直播大战,要花多少钱? 行情紧俏,单请主播一项就花费不低,中小商家轰轰烈烈的双 11 直播大战总投入更不可能少。 搭建一个低配版直播间,每月的成本在 5 万 -10 万元之间。 据晨飞介绍,日常做直播,中小商家最基本的配置包括 1-2 名普通主播、一个上链接配合主播的助理、一个运营,加起来一个月大概要 5 万元的人力成本;如果是相对复杂一些的,对直播的画面、氛围等各方面有要求的话,还要增加人手并付出一些直播间装修成本,还有技术维护上的成本,可能到 10 万元左右。如果找代运营,还要收取从 GMV 中收取 3%-10% 的佣金。 到了双 11 期间,主播身价普遍高涨,这时候入局的中小商家,上述成本显然是打不住的,直播场次更多,增加到 2-3 个主播,就以主播薪资翻一倍来算,人力成本至少也要到 10 万元以上了。 这就意味着,不管直播是否有收益,只要做直播,商家就要花这个钱。至于下一步的营销投放,又是一笔因人而异、回报率未知的花费。 表现比较好的案例不少。晨飞之前帮某个商家直播卖一款茶,几个月时间卖到了日均销量 5000 单左右,还有一个做米面粮油的商家,很快就做到了一天 1 万元的营业额。 不过,也有商家发现开播几个月后,收入远远 Cover 不住成本。 南庄今年前半年才开始做店播,用的是最低配置,两个主播,每一个主播底薪 7000 元加提成、一个助理兼场控上链接、一个运营,一个月总成本大约五六万元,从成本和销售额角度能够打平,只是因为疫情、物流、仓库等一些原因,履约受到了限制,最后还是没赚到钱。 尝试一段时间后,南庄停掉了店播。在他看来,商家的表达能力还是有限的,要把能够把卖什么、为什么值得买、为什么应该立刻买这三个问题说清楚并不容易。 " 而且店播非常考验主播,首先他要在用户来的短短几十秒里面抓住用户做转化,心理压力很大,另外,店播的这些主播称为导购更合适,他们类似于复读机,不停地在重复,这对人的磨损很厉害,对自己有高要求、想不停学习的主播很难长久留在店播这个职位上。" 南庄对深燃说, 在南庄看来,现阶段的商家做店播,是个必要条件,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店播做了,货不一定能卖得好,但不做,肯定卖不好。他认为现在中小商家的直播业务跟客服一样,是个成本中心,不是利润中心。这也出现了很多企业不得不投入,又不想高投入的现象。 " 所以不少商家只是付出了一个必要花费,配的主播、场控、脚本都不是那么优秀,电商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诀窍和捷径,投入没到足够质变的程度,想出成绩也很难。这可能是大部分店播日常处于‘鸡肋’状态的原因。" 他说。 收益状况不稳定,为什么中小商家硬着头皮也要做直播? 南庄回忆,当年淘宝推主图视频的时候,商家们都觉得用图文就行,在手机上看视频费流量,但几年后大家就不再讨论要不要放主图视频,而是全部配齐了。" 直播现在的地位也是这样,商家不需要再去论证要不要做,而是讨论投入多少,怎么做更适合。" 而且,每逢大促,跨店满减、第二件半价、前一个小时秒杀之类的活动有很多,很多用户没有那么多时间,这个时候店铺直播也有其价值,用户点进店铺直播间很快理解了当下买有什么优惠、怎么买。 如今电商的竞争是全面的竞争,是一场长跑,哪块短板都有可能是限制,没有人愿意让直播成为自己的短板。 目前的直播配置对南庄来说属于硬性成本,但是他觉得,如果反过来想,让主播和客服做私域运营,店播成为一个 " 为自己代言 " 的窗口,也是不错的思路。 不过,直播也不一定完全是中小商家的救命稻草。南庄提醒同行,商家不温不火的直播很有可能 "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因为客服、店播这种跟用户直接接触的窗口环节,指望店播讲得太好火上热搜的概率很低,但如果说错话了,负面出圈是分分钟的事。正面案例如蜂花护发素、鸿星尔克,反面的像张小泉卖菜刀、海天酱油事件、耶树集团等,翻车的直播间也常有。 中小商家怎样押注直播? 中小商家做直播是大势所趋,但能不能赚钱是未知数,怎么能做好就成了新命题。 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说法,做直播,选平台是第一步。淘系、快手、抖音、视频号、小红书、B 站各有特色,淘系平台上竞争激烈;抖音上有获得增量的机会,但目前同样是红海,需要差异化的产品和策略;小红书用户心智强但目前转化率不高;快手主要优势在下沉市场;B 站更适合部分垂直品类;视频号还需要市场验证。 对于商家而言,市场营销可以全面铺开,要有主次,但做直播选择渠道,可以根据品牌调性优先布局一种渠道并做透。 宠物类商家明初一直以来的主阵地就是天猫,以往主要选择上达人直播间,今年双 11,他们也招兵买马,搭建了自己的店播平台来承接店铺积累的用户,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不少中小商家在双 11 这样的大促前后在大平台上布局直播。南庄的经验是,大促期间普通店播的效果可能更差,因为这个时候用户的注意力更加稀缺,大多数人都被大主播力度更大的活动吸引了。 南庄把直播重点放在了小红书上,选择了几个之前合作比较好的垂直领域的达人,这样做也是想走一点差异化道路。" 因为在双 11 的时候,淘系和抖音都属于马太效应比较强的地方,注意力都去了最顶尖的地方,我去一个特别内卷的场子跟人家比嗓门大肯定是没机会,相对来说别的平台可能有一点机会。" 第二步,中小商家搭建直播团队,有两种形式,完全自己搭建团队或者找代运营机构。 比较可行的建议是,搭建店铺直播初期,专业的事情找专业的人来做,和专业的代运营机构合作,把团队搭建起来,减少走弯路的时间。但长远的思路一定是自运营。 这时候也可以找头部主播合作,阶段性快速爆发品牌声量,后续自己直播去承接流量。南庄总结,要上达人直播间,中小商家也需要做功课,多看目标达人的直播,总结对方擅长的品类、常用的活动条件、哪个时段转化效果最好。只有这样,合作谈判的时候,更容易把握好投入产出。 至于主播的选择,王少山提到,大商家和运营公司抢主播很正常,但建议中小商家不要参与抢所谓的网红主播,而是要培养自己的主播。要把主播岗位当成是电商生产线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把主播员工化,变成一个常态化的导购,让主播用得起、留得住,同时提高运营、供应链、投放技巧等,来提高投入产出比。 好主播能提升体验、促进转化,却不一定能带来复购,长远来看,能够拴住用户的还是产品身上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要两条腿走路。 " 通过公域直播引流,同时把基于微信生态的私域流量运营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吸引忠实用户,维持长期复购。如果长期依靠通过公域直播来获取流量,成本相当高,直播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三五年之内是主流,更长的时间则充满未知,但私域流量是值得中小商家做一辈子的事情。" 王少山说。 还有一项锦上添花的事情,就是注重直播的玩法。 东方甄选直播间出圈后,很多从业者开始重视直播的内容和深度,简单来说,让消费者来直播间买东西,同时还能学到和这个产品相关的知识。章赫肯定了这样的做法,在他看来,大众总会有审美疲劳,天天用一样的套路卖货观众总会腻的,纯硬卖货的方式也会被消费者反感,带有内容深度的直播更具价值。 如今再选择主播,他会选倾向于选择不仅有带货经验,而且有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的主播,也会请专门的策划公司给品牌的直播提前做策划。 章赫团队还会将直播和当下流行的热点结合。比如《奇葩说》和《吐槽大会》最近很火,他们就请了脱口秀和辩手加入到直播中,增加观众互动和亮点。 直播大战如火如荼,品牌自播能够多大程度带动中小商家,还要看各家的本事。
    time 5个月前
  • cover

    温哥华米其林指南揭晓 全聚德烤鸭等中餐馆上榜

    温哥华正式列入米其林指南 据CBC News等媒体报道,27日,温哥华8家餐厅正式被全球知名“美食宝典”、有餐饮界“奥斯卡”之称的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列为星级餐厅。另外,有12家温哥华餐厅获得“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 称号,以低于60元的价格提供两道菜和一杯葡萄酒或甜点套餐;还有40家“值得推荐”的餐厅。   当天,由美食爱好者、厨师和餐馆老板组成的受邀嘉宾聚集在温哥华会展中心西楼(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共同见证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标志着温哥华正式加入国际美食目的地城市之列。 这也是继多伦多之后,加拿大第二个进入米其林指南的城市。上个月,该指南公布了其在多伦多的评选结果,授予Sushi Masaki Saito一个二星评级和其他十几个一星评级。它还将17家餐馆列为 "美食家 "称号。 温哥华版米其林指南完整榜单 米其林指南目前对大约60个城市的餐馆进行评级,评级标准为一星至三星。 进入米其林星级餐饮精英俱乐部的8家温哥华餐厅,全部获得一星。 这些餐厅分别是: • AnnaLena(现代美食) • Barbara(现代美食) • Burdock & Co.(现代美食) • iDen & QuanJuDe Beijing Duck House(中式风格) • Kissa Tanto(日式风格) • Masayoshi(日式风格) • Published on Main(现代美食) • St. Lawrence(法式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中式餐厅iDen & QuanJuDe Beijing Duck House上榜。 米其林对其评价是,“它的血统可以追溯到1864年在北京的一个原始地点,他们最出名的是其超级酥脆和多汁的鸭子。尽管招牌菜式可能很美味,但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美味,包括燕窝、海参,甚至是整只的帝王蟹……” 12家获得“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 称号的餐厅分别是: • Anh and Chi(越南风味) • Chupito(墨西哥风味) • Fable Kitchen(现代美食) • Fiorino, Italian Street Food(意大利风味) • Kin Kao Song(泰式美食) • Little Bird Dim Sum + Craft Beer(中式美食) • Lunch Lady(越南风味) • Nightshade(素食) • Oca Pastificio(现代美食) • Phnom Penh(越南风味) • Say Mercy!(现代美食) • Vij’s(印度风味) 自1955年起,米其林指南通过企业标志必比登(Bib Gourmand),推荐许多价格大众化、但呈现高品质美食的餐厅。入选餐厅需要在一个固定价格范围内,呈现三道菜套餐,包括前菜、主菜和红酒/甜点。 另外,40家“值得推荐”的餐厅分别是: • Como Taperia • Acquafarina. • Arike. • Ask for Luigi. • Bacaro. • Bacchus. • Bar Gobo. • Bar Susu. • Bonjour Vietnam Bistro. • Botanist. • Café Medina. • Carlino. • Chang'An. • Chef's Choice Chinese Cuisine. • Cioppino's. • Delara. • Dynasty Seafood. • Elephant. • Fanny Bay Oyster Bar. • Hawksworth Restaurant. • Homer St. Cafe. • L'Abattoir. • Lobby Lounge & RawBar. • Maenam. • Miku. • Nammos Estiatorio. • Neptune Palace Seafood Restaurant. • New Mandarin Seafood Restaurant. • Nightingale. • Ophelía. • Osteria Savio Volpe. • per se Social Corner. • PiDGiN. • Riley's Fish & Steak. • Sushi Bar Maumi. • The Acorn. • The Mackenzie Room. • Torafuku. • Ubuntu Canteen. • Yuwa. 米其林评鉴标准 这次2022年温哥华餐厅评选,米其林依照五个通用评鉴标准,给予一至三颗星的评价: • 优质的食材品种 • 口味的融合 • 烹饪技术的掌握 • 厨师在烹饪中的个性展现 • 菜品的持续稳定性(每家餐厅每年都会被检查数次) 根据米其林的评鉴标准,获得一星的餐厅表示在同类别里出众;二星代表厨艺高明、值得绕道前往;三星为最高星级,代表餐厅供应的料理出类拔萃、值得专程造访。 评鉴以城市为单位。受评餐厅必须接受一般顾客用餐,只接待熟客或特定顾客的会员制餐厅无法列入评鉴。 影响深远 被《米其林指南》评定可以从根本上影响一家餐厅的命运。 卑诗省餐馆和食品服务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Ian Tostenson在CKNW的Mornings with Simi节目中说,对于仍在努力应对COVID-19大流行病影响和劳动力短缺的温哥华餐馆来说,这些评级是一个亮点。 Joël Robuchon,这位在其职业生涯中获得32颗星的已故法国厨师,曾在2017年告诉《美食与美酒》杂志,即使是一颗星也能带来巨大的变化。 “有了一颗米其林星,业务将增加约 20%。两颗星,业务增加约 40%,三颗星,业务增加约 100%,”他说。 多伦多和温哥华相继卑列入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推荐城市,主要受益于旅游局与米其林达成的一项多年资助协议,目的是帮助促进因新冠疫情大流行而遭受重创的旅游业。 不过,该指南的国际总监 Gwendal Poullennec 表示,选择过程仍然是独立的。 如今,温哥华成为米其林官方认证的“美食天堂”,小伙伴们是否已有计划,按照上述榜单,一一尝遍上榜餐厅呢?!
    time 5个月前
  • cover
    1个月前

    加拿大这款商品或含李斯特菌 厂商召回!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发出召回食品通告,指一批行销全国的总统精选品牌(President’s Choice)250克包装的加拿大切达芝士(Canadian Cheddar cheese)需要召回,因为产品可能含有李斯特菌。 切达芝士召回令在2 月15日发出,相关产品的保质期为2023年8 月24日,通用商品条码060383837464。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的通告说:“食物受到李斯特菌污染,可能没有异样或是异味,但有可能致病。”消费者不要食用召回批次的切达芝士,如有购入召回产品,最好扔掉,或是退回销售点。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说,现在没有切达芝士相关致病报告,人们感染李斯特菌,会有下述病症:呕吐、恶心、发烧、肌肉疼痛、头痛、脖子僵硬。 (图 :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提供)   
  • cover
    1个月前

    卫健委推米糠麦麸食品 饲料变成食物 “糠”成营养品

    这是要 #吃糠咽菜 的节奏?#米糠麦麸食品 https://t.co/4ktLS9jte9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January 27, 2023 中国官方近期发文促加快推进目前用于生产饲料的米糠,作为民众的“营养食品”进行研究。促进粮食减损增效和国民营养健康。评论认为,中国“大饥荒”时代,米糠曾作为主粮的代用品,但没有营养。网民指当局“回到过去”。 中国卫健委网站近日公布了卫健委经商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米糠回归人类食用提升国民营养的建议》的具体内容提道,发展米糠产业,挖掘米糠营养价值,有利于促进粮食减损增效和国民营养健康。强调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稻壳米糠、麦麸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将米糠油列入《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 江苏宜兴时事评论人士张建平对此表示,他的父辈在上世纪“大饥荒”年代,曾经用米糠、麦麸当主食,而现在却:“鼓励民众吃米糠,说是健康食品。吃米糠的时代是我们小时候听上一辈人说,三年大饥荒的时候,那是用来活命的,有米糠、野菜是用来延续生命的宝贝。到我们这个年龄就是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都知道米糠是喂猪的饲料。” 米糠是稻米加工中碾米工序得到的黄色细粒,是稻米果实的皮层及胚,主要用于生产饲料,作为食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米糠油。中国国家卫健委称,将积极支持开展米糠营养价值研究和有关标准修订。 “连续十多年粮食丰收”却要找替代品 张建平说:“米糠可以榨油,但是它的营养价值远远低于大米。你(政府)连续13年,年年大丰收,粮食年年增产,你(鼓励吃米糠)不就自相矛盾了吗?总是有官方给我们的信息自相矛盾。导致民众对官方信息不敢相信。” 在新浪微博,有网民留言写道,人类几千年的生活经验早已知道米糠是喂猪的,现在准备好要吃糠咽菜了,莫非要回到过去。还有的评论援引毛泽东在大饥荒时期的内部讲话:“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舆论认为,中国遇到粮食安全问题才会强调米糠、麦麸有营养价值。2019年起,北京已多次下达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勒紧腰带,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去年10月,当局通报中央及地方的“三公”经费情况,其中八次提到“过紧日子”。 王岐山曾说百姓吃草也能活 时事评论人士李先生对本台说,中国粮食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及军需物资,它必须有足够的储备和替代品:“粮食的短期,长期依靠进口。他们在作未来解决粮食问题的打算。王岐山就提出过,当粮食不能进口的时候,就要号召大家吃草。在这些权贵的眼中,中国的百姓就是牲口。” 李先生说,随着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决裂,中国面临经济等领域的封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中国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头十个月,中国粮食进口数量为一亿两千多万吨,达到历史第二高位,仅次于2021年。
  • cover
    3个月前

    放心…这7家速食店炸鸡 都是真正鸡肉做的

      连锁速食店颇受欢迎的炸鸡块,常让人担心它们是用甚么肉制成的,是真正的鸡肉?还是来源不明的混合肉?     美食网站Eat This, Not That! 挑选出全美7家速食店的炸鸡,它们都是用整块鸡肉作成的鸡肉条,再经过切割、裹上面包屑后料理出来的,消费者大可安心享用。而速食业龙头麦当劳的麦克鸡块,虽然也是用真正的鸡肉制成,但因为肉来自不同部位切碎、混合、调味后,再挤压成鸡块形状,所以未列入评比。     1. Chick-fil-A   Chick-fil-A入选毫不意外,这家以鸡肉为主的速食连锁店使用整块鸡肉作为鸡肉条,裹上面粉、经过调味,然后在压力锅中炸熟,使用的花生油是让鸡块风味更佳的原因。   2. Popeye's   Popeye's也是使用整块鸡肉作为炸鸡块原料,但“广告真相”(Truth in Advertising)网站提出一个疑问:它们真的是用鸡柳做成的吗?严格说来,鸡柳与鸡胸是不同部位,它是附在鸡胸肉上的一小条肉,质地更为软嫩。因此,Popeye's虽然是使用真正的鸡肉,但应该不可能是真正的“鸡柳”。   3.KFC肯德基   与麦当劳的麦克鸡块一样,肯德基的炸鸡块形状不尽相同;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让消费者知道这些是由整块鸡肉经过切割、调味和油炸制成的。   4. Whataburger   对于一家以汉堡闻名(并命名)的连锁店,Whataburger的鸡肉条好吃得让人有些意外。菜单上的Whatachick'n Strips是由整块鸡胸肉切割后制成;此外,三件套餐包括汽水、薯条和德州吐司,仅7.99元——这在当前物价飞涨的时刻,算是佛心价了。   5. Raising Cane's   专注于鸡肉料理的Raising Cane's,是流行文化网站Uproxx上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鸡肉条。该连锁店使用新鲜的、未冷冻过的鸡肉,经过一整天醃制、人工切割,消费者点餐后才现做,口感自然是一般速食店无法相比的。   6. Church's Chicken   Church's Chicken的菜单非常简单:鸡肉三明治、带骨炸鸡和炸鸡柳。每种餐点都可混合、客制,可以是原味,也可以是辣的。三明治由鸡胸肉制成,“混合”餐配有鸡腿和鸡胸,炸鸡柳则是整块鸡肉切割制成。一切看似非常简单,但这家店自1952年成立以来,一直坚守这个原则。   7. Carl's Jr.   Carl's Jr.(在东岸与Hardee's为同一家连锁店)可能在速食界名声不是太响亮,但它的炸鸡柳确实相当不错;将整块鸡胸肉切成条状,以人工蘸上酪乳(buttermilk)、裹上面包屑,然后油炸制成。
  • cover
    4个月前

    全美四大连锁餐饮店涨得离谱 顾客怨声连连

    在通货膨胀、疫情纾缓调整步伐下,速食餐饮业者过去一年逐步调高商品售价,顾客已注意到店家悄悄加价、商品贵得离谱,令人无法接受。 (示意图) 全国餐厅协会(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报告,截至 9 月,全美速食店物价较去年上涨 8.5%。不论你是这些餐饮业者的铁粉,在面对帐单时也不免感到“崩溃”。例如达美乐披萨的Mix & Match从$5.99涨到$6.99,现在是$7.99;而知名汉堡店Shack Shake乾脆一次涨价7%。以下四大连锁速食业者商品价格狂涨,全球顾客怨声连连的案例。 第一家是五个傢伙(Five Guys)。这家价位偏高的汉堡连锁专卖店如今更变本加厉;一名澳洲网友在影音分享平台抖音(Tik Tok)展示Five Guys两人餐,有两个培根芝士汉堡、两份薯条和两杯饮料,要澳币70元。根据美国的Five Guys网站,一份regular的炸薯条要5.89元、普通培根芝士汉堡要价近12元。在推特,每天都有大量推文抨击这家店食品贵得离谱。 第二家是麦当劳(McDonald's)。今年稍早,麦当劳粉丝对巨无霸汉堡(Big Mac)售价比过去十年上涨近40%大感愤怒,如今全美平均价 6.05美元。2022年几乎每个项目都比以前贵,所有商品上涨6%,全美人尽皆知的低价商品都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较小份的1、2、3美元菜单食品。抖音有人发文说,一份小薯条和一大杯甜茶花了将近5美元,太离谱。店内顾客争执事件增加,曾有位收银员与顾客为了一杯咖啡10美分差价争执半天。 第三家是墨西哥餐饮店Chipotle。如今,碗类食品单价超过10美元,令顾客火大。抖音用户贝夏(Fayez Beshay)发文说,他点一碗牛排沙拉加所有常用配料,价格20.99 美元,高声要求Chipotle回答他为什麽他要把所有头期款拿去付一份餐点?这段视频瞬间爆红,有人写评论回应说,价格上涨之外,品质也很糟糕。 第四家是星巴克(Starbucks)。这家公司报告2022年利润成长31%、执行长获39%加薪至2040万美元后,愤怒的顾客对其产品单价上涨大加投诉;金融业Gravity Payments执行长普莱斯(Dan Price)透过推文讽刺,“该公司将企业贪婪包装为『通货膨胀』,这点做得很好。”顾客在Reddit上放话,如果要花6到8美元,宁可到真正用心提供服务的本地咖啡馆。
  • cover
    4个月前

    吃货哭了!加拿大备受欢迎的披萨小食品牌停产,再也吃不到了!

    暴风哭泣! 近日,有一个加拿大人喜欢的食品品牌宣布了停产的消息,这让不少喜欢这些美味的网友们感到无比难过和不舍...... 图源:Daily Hive 据英文媒体Daily Hive报道,对于Bagel Bites的加拿大粉丝来说,现在有个坏消息。这种深受喜爱的冷冻比萨小食已经在加拿大停产了。该品牌最近在Twitter上证实了这一消息,该产品“已在加拿大停产”。 图源:Twitter 要知道,这款食品以迷你形状的披萨而闻名,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而且口味种类也相当丰富,包括奶酪、香肠、意大利腊肠等等,简单烤制一下就能饱餐一顿,方便又美味。 图源:Family Fun Journal 该食品的粉丝们显然对Bagel Bites在加拿大货架消失这一情况不太满意。 “上周去了Safeway,仍然没有找到Bagel Bites??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图源:Twitter 随后,Bagel Bites品牌通过Twitter发表评论,证实了“停产”的消息。而且,短时间里似乎也无法再看到它们摆放回冷冻区域了。 该品牌在Twitter上说:“目前,我们还没有立即恢复生产的计划。”
  • cover
    4个月前

    加拿大各省外卖排行榜 超贵外卖订了啥吃?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网上订购食物时,你太饿了,开始把所有的东西都加到你的篮子里,结果导致一笔天文数字的账单。 你几乎想继续做下去,但理智和对“眼睛比肚子大”这句话的理解使你没有点击“完成订单”。 根据SkipTheDishes进行的一些数据收集,偶尔,也确实有一些超大订单,还有一些令人惊讶的订单选择。 作为在线食品订购平台十周年的一部分,SkipTheDishes将过去十年中加拿大各省最昂贵的订单列在一起。 从价值数千元的鸡翅和鸡肉意式宽面,到一瓶唐·培里侬香槟王(法国名贵香槟酒),加拿大的口味很昂贵。 虽然安省的订单是所有省份中最昂贵的,但曼省可能是所有省份中最不正常的,价值高达3500元的意大利面–这份意面得好到啥程度?! 各省的订单及其费用的完整列表如下 安省:4000元的鸡翅和鸡肉意式宽面。 亚省:900元的唐·培里侬香槟王。 卑诗省:778元的豪华龙舌兰酒。 曼省:3500元的意大利面。 新不伦瑞克省:600元的订单,包括咖喱羊肉、大蒜馕、鸡肉串、炖羊肉、咖喱角等。 纽省:一份684元的订单,包括各种披萨。 新斯科舍省:700元的订单,包括炸干酪条,土豆皮,鸡翅,玉米片,排骨和汉堡。 爱德华王子岛:280元的订单,包括法士达(一种墨西哥食物)、墨西哥烤肉、菲利奶酪帕尼尼(帕尼尼是有各式料的意大利式烤面包)和金枪鱼三明治。 魁省:1,000元的订单。 萨省:800元的牛腩三明治。
  • cover
    4个月前

    Tim Hortons 联手阿里巴巴吸引中国咖啡爱好者

    加拿大咖啡连锁店 Tim Hortons 在中国的公司周四表示,已与阿里巴巴集团的超市连锁店建立了为期两年的合作伙伴关系,两家公司将推出联名产品。 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下个月将在旗下超过 300 家门店以及通过其官方应用程序开始销售。产品将包括 Velvet Cocoa Coffee 等饮品。 上个月在中国开设了第 500 家门店,并计划到 2026 年在中国拥有 2,750 家门店的“盈利网络”。 即便如此,它仍落后于星巴克(SBUX.O),星巴克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咖啡品牌,拥有 6,000 家门店,还与阿里巴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 Tims China 由 Cartesian Capital Group 和加拿大 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于 2019 年创立,除 Tim Hortons 外,该公司还拥有汉堡王和 Popeyes 品牌。
  • cover
    4个月前

    温哥华餐饮消费“异常增长” 比2021年翻了近两倍!

    温哥华市中心的餐厅报告称,与 2021 年相比,他们今年的支出出现了大幅增长。 根据温哥华市中心商业改善协会的一份报告,温哥华市中心的餐馆在2022年的支出比前一年增长了 187%。 协会工作人员在报告中说:“与 2021 年相比,市中心的消费者支出出现了惊人的增长。” “与 2021 年 5 月相比,2022 年 5 月(也)的旅行和娱乐支出增加了 261%。” 报告称:“餐饮增长在 4 月份达到顶峰,因为没有社交距离限制的第一个露台季节为市中心的餐馆带来了更多顾客。” 报告称,自 2021 年 11 月以来,共有 27 家新店开业,而只有 13 家关门,因此新业务也在增加。 对于零售总额增长,加拿大统计局报告称,从 2021 年 10 月到 2022 年 7 月,总销售额增长了 5.8%。 自 2021 年 11 月以来,该协会开发了一个数据库,收集了报告中使用的温哥华市中心 1,000 多家店面的信息。 温哥华市中心商业改善协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代表市中心 90 个街区的 7,000 多家企业。
  • cover
    5个月前

    秋季必吃的三种高营养水果 错过太可惜

    都说多吃水果对身体好,但是每个季节都有其对应更适合吃的水果,吃对了水果,身体更健康!那么秋天吃什么水果更好呢? 1.苹果:保护肠胃 临床上有研究发现,吃较多苹果的人得感冒的概率,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要低。 此外,苹果还有保护肠胃的功效。经过盛夏酷暑的消磨,人体肠胃功能往往处于较低水平。而苹果可促进胃酸分泌,增强消化功能。苹果的香味可以让人产生愉悦感,有增进食欲的作用。苹果含有一种可溶性的纤维物质果胶,果胶代谢产物是短链脂肪酸,能给大肠黏膜细胞供能,保护肠胃。 无糖尿病者一天可吃1-2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患糖尿病者,在血糖平稳的前提下,一天可吃约半个苹果(150~200克左右)。 2.鲜枣:维生素含量很高 鲜枣维生素C含量高达243毫克/100克,差不多是苹果的60倍,梨和西瓜的40倍,桃的30倍,柠檬的10倍,猕猴桃的4倍。 上面的还只是平均数据,某些品种的冬枣维生素C含量最高甚至能达到500-600毫克/100克。而维生素C有很强的抗氧化、维护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吃鲜枣时注意,一定要慢慢地咀嚼着吃,要把外面的皮嚼碎嚼烂了再吃进去。否则,由于枣皮在胃肠道消化较慢,如果吃得太快,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 鲜枣的含糖量比较高,在食用量上,健康成人可以每天用手抓一小把,抓多少就吃多少。糖尿病患者慎吃。 3.石榴:对心血管有益 石榴是秋季的时令水果,酸甜多汁,它属于浆果的一种,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过去在欧洲,石榴被称为“天赐的圣果”。 石榴中含有丰富的鞣花单宁,经过人体肠道代谢后会衍生为尿石素。有研究发现,尿石素可提高肌肉的力量,延缓肌肉衰老。 石榴中的有机酸还有助于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研究发现,成人每天吃一个石榴,或200-300毫升石榴汁,可使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有所降低。 如果肠胃功能没有问题的话,吃石榴的时候可以把石榴籽咀嚼咽下。研究发现,石榴籽富含多酚类物质、多种维生素和有机酸,对健康有益。 当然,不必把整个石榴的籽都吃下,少量吃一些即可,以免影响肠道消化。如果担心籽太坚硬,可以购买软籽石榴,很容易就可以把籽嚼烂。 石榴含糖量不低,也不宜大量吃,普通健康成人一天最多吃上一个中等大小的石榴,健康老人和小孩子吃少一半即可。吃完石榴需立即漱口,防止石榴中的有机酸破坏牙齿。
  • cover
    5个月前

    双11抢主播:时薪千元,招不到人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双 11 临近,各大招聘网站和电商从业者的朋友圈里,带货主播的招聘热度空前高涨。 " 高薪招聘女装主播,直播 5-6 小时,不坐班,全职月薪 15K-40K,兼职 150 元 -300 元 / 小时 "、" 招带货主播,稳定收入 1 万 +,日播四小时不坐班,上手就会 "…… 实际上,这段时间带货主播的抢手程度远不止招聘广告提到的那样。主播们早已从日播四小时变成了一日三场,时薪大幅度飙升至 1000 元 / 小时,但商家和运营机构手上的主播依旧紧缺。 这背后,是商家们押注大促、血战直播的年终一搏。 如今,商家自播已经成了从业者之间的共识,尤其是在大促时节,不惜重金也要赶上这趟班车。不少商家,确实借此实现了曝光和销量的双重突破。不过,并不是所有商家都能从直播中获利,尤其是声量和实力都不足的中小商家。即便如此,商家们仍然把直播放在和电商客服同样重要的地位,不让直播成为自己的短板。 事实上,中小商家要做好直播,需要的不止是抢主播,选渠道、做策划、技巧运用、玩法设计,其中的门道不少。 薪资涨 5 倍,仍然一 " 播 " 难求 某直播代运营机构负责人章赫今年双 11 前爆单了。 以往,公司接一些直播代运营工作,已有的 10 余个签约全职主播服务客户足够。近来,他们接到了 20 余个商家搭建直播间迎战双 11 的需求,客户中有不少是酒店、旅游类商家。 " 我们的全职主播早就排满了,以往她们一天只播一场,现在基本上是连轴转,一天两到三场,上午下午还要在不同的直播间串场,这种情况在之前没有出现过。" 全职主播排期满,兼职主播也上了,章赫就另外通过公会、院校,还有自有行业资源,招了 50 多名兼职主播。 据他介绍,日常成熟一点的全职主播,在北京的工资大概是底薪 15K-18K 加提成,兼职主播最低每小时 250 元,最近兼职主播的薪资炒到了每小时 1000 元以上,全职主播的出场费最低的也涨了一倍以上。 "10 月 24 号到 11 月 11 号这段时间里,主播太难找了,我们也付出了比日常高几倍的价钱。略知名一点的主播薪水可能会达到每小时 1 万元,比如出圈的 T97 咖啡直播间的大嘴妹,算是最近一个现象级主播,价格很高,排都排不过来。" 目前章赫代运营的商家直播间已经正式运转,60 多名主播的直播时间也都排满了,他告诉深燃,他们代运营的中小商家的直播做下来 ROI 大概能到 1:3 或 1:4,不少商家能接受。 双 11 作为电商行业的盛宴,至少这一段时间里看起来是非常繁荣的。" 有一些小品牌实在请不到成熟主播,就请小主播先去过渡一下,即便转化量不高,也比不播好一点。" 他说。 因为排期原因,还有一些有需求的客户章赫没有承接或者推后了。不过他预测,双 11 过后主播的价格就会回落。 另一家直播代运营公司负责人晨飞主要服务服装、食品茶饮等领域的中小商家,围绕商家自己的品牌和店铺招主播,帮商家做运营、策划、投放、客服等工作。今年双 11 前,他们接触了 20 来个有意向的商家,目前正在服务的有六七家。 他们遇到的第一大难题也是招主播。大促前,因为市场上抢主播竞争激烈,晨飞基本上找不到有一年以上经验的主播,再加上成熟主播对中小商家也有顾虑,要付出的成本又高,他只得转向培养新主播。普通主播平均工资是底薪 6K-8K,加提成后平均水平在 10K 以上,优秀的可能能到 18K-20K。很多商家招不到合适的主播,考虑自己原有的人员转型去做主播。 资深直播行业从业者王少山表示,双 11 前抢主播的现象一直都有,这样的大促最能吃到红利的就是主播岗位,主播一旦比较专业了,就有很多的机构、商家抢,身价就会上涨。 直播大战,要花多少钱? 行情紧俏,单请主播一项就花费不低,中小商家轰轰烈烈的双 11 直播大战总投入更不可能少。 搭建一个低配版直播间,每月的成本在 5 万 -10 万元之间。 据晨飞介绍,日常做直播,中小商家最基本的配置包括 1-2 名普通主播、一个上链接配合主播的助理、一个运营,加起来一个月大概要 5 万元的人力成本;如果是相对复杂一些的,对直播的画面、氛围等各方面有要求的话,还要增加人手并付出一些直播间装修成本,还有技术维护上的成本,可能到 10 万元左右。如果找代运营,还要收取从 GMV 中收取 3%-10% 的佣金。 到了双 11 期间,主播身价普遍高涨,这时候入局的中小商家,上述成本显然是打不住的,直播场次更多,增加到 2-3 个主播,就以主播薪资翻一倍来算,人力成本至少也要到 10 万元以上了。 这就意味着,不管直播是否有收益,只要做直播,商家就要花这个钱。至于下一步的营销投放,又是一笔因人而异、回报率未知的花费。 表现比较好的案例不少。晨飞之前帮某个商家直播卖一款茶,几个月时间卖到了日均销量 5000 单左右,还有一个做米面粮油的商家,很快就做到了一天 1 万元的营业额。 不过,也有商家发现开播几个月后,收入远远 Cover 不住成本。 南庄今年前半年才开始做店播,用的是最低配置,两个主播,每一个主播底薪 7000 元加提成、一个助理兼场控上链接、一个运营,一个月总成本大约五六万元,从成本和销售额角度能够打平,只是因为疫情、物流、仓库等一些原因,履约受到了限制,最后还是没赚到钱。 尝试一段时间后,南庄停掉了店播。在他看来,商家的表达能力还是有限的,要把能够把卖什么、为什么值得买、为什么应该立刻买这三个问题说清楚并不容易。 " 而且店播非常考验主播,首先他要在用户来的短短几十秒里面抓住用户做转化,心理压力很大,另外,店播的这些主播称为导购更合适,他们类似于复读机,不停地在重复,这对人的磨损很厉害,对自己有高要求、想不停学习的主播很难长久留在店播这个职位上。" 南庄对深燃说, 在南庄看来,现阶段的商家做店播,是个必要条件,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店播做了,货不一定能卖得好,但不做,肯定卖不好。他认为现在中小商家的直播业务跟客服一样,是个成本中心,不是利润中心。这也出现了很多企业不得不投入,又不想高投入的现象。 " 所以不少商家只是付出了一个必要花费,配的主播、场控、脚本都不是那么优秀,电商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诀窍和捷径,投入没到足够质变的程度,想出成绩也很难。这可能是大部分店播日常处于‘鸡肋’状态的原因。" 他说。 收益状况不稳定,为什么中小商家硬着头皮也要做直播? 南庄回忆,当年淘宝推主图视频的时候,商家们都觉得用图文就行,在手机上看视频费流量,但几年后大家就不再讨论要不要放主图视频,而是全部配齐了。" 直播现在的地位也是这样,商家不需要再去论证要不要做,而是讨论投入多少,怎么做更适合。" 而且,每逢大促,跨店满减、第二件半价、前一个小时秒杀之类的活动有很多,很多用户没有那么多时间,这个时候店铺直播也有其价值,用户点进店铺直播间很快理解了当下买有什么优惠、怎么买。 如今电商的竞争是全面的竞争,是一场长跑,哪块短板都有可能是限制,没有人愿意让直播成为自己的短板。 目前的直播配置对南庄来说属于硬性成本,但是他觉得,如果反过来想,让主播和客服做私域运营,店播成为一个 " 为自己代言 " 的窗口,也是不错的思路。 不过,直播也不一定完全是中小商家的救命稻草。南庄提醒同行,商家不温不火的直播很有可能 "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因为客服、店播这种跟用户直接接触的窗口环节,指望店播讲得太好火上热搜的概率很低,但如果说错话了,负面出圈是分分钟的事。正面案例如蜂花护发素、鸿星尔克,反面的像张小泉卖菜刀、海天酱油事件、耶树集团等,翻车的直播间也常有。 中小商家怎样押注直播? 中小商家做直播是大势所趋,但能不能赚钱是未知数,怎么能做好就成了新命题。 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说法,做直播,选平台是第一步。淘系、快手、抖音、视频号、小红书、B 站各有特色,淘系平台上竞争激烈;抖音上有获得增量的机会,但目前同样是红海,需要差异化的产品和策略;小红书用户心智强但目前转化率不高;快手主要优势在下沉市场;B 站更适合部分垂直品类;视频号还需要市场验证。 对于商家而言,市场营销可以全面铺开,要有主次,但做直播选择渠道,可以根据品牌调性优先布局一种渠道并做透。 宠物类商家明初一直以来的主阵地就是天猫,以往主要选择上达人直播间,今年双 11,他们也招兵买马,搭建了自己的店播平台来承接店铺积累的用户,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不少中小商家在双 11 这样的大促前后在大平台上布局直播。南庄的经验是,大促期间普通店播的效果可能更差,因为这个时候用户的注意力更加稀缺,大多数人都被大主播力度更大的活动吸引了。 南庄把直播重点放在了小红书上,选择了几个之前合作比较好的垂直领域的达人,这样做也是想走一点差异化道路。" 因为在双 11 的时候,淘系和抖音都属于马太效应比较强的地方,注意力都去了最顶尖的地方,我去一个特别内卷的场子跟人家比嗓门大肯定是没机会,相对来说别的平台可能有一点机会。" 第二步,中小商家搭建直播团队,有两种形式,完全自己搭建团队或者找代运营机构。 比较可行的建议是,搭建店铺直播初期,专业的事情找专业的人来做,和专业的代运营机构合作,把团队搭建起来,减少走弯路的时间。但长远的思路一定是自运营。 这时候也可以找头部主播合作,阶段性快速爆发品牌声量,后续自己直播去承接流量。南庄总结,要上达人直播间,中小商家也需要做功课,多看目标达人的直播,总结对方擅长的品类、常用的活动条件、哪个时段转化效果最好。只有这样,合作谈判的时候,更容易把握好投入产出。 至于主播的选择,王少山提到,大商家和运营公司抢主播很正常,但建议中小商家不要参与抢所谓的网红主播,而是要培养自己的主播。要把主播岗位当成是电商生产线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把主播员工化,变成一个常态化的导购,让主播用得起、留得住,同时提高运营、供应链、投放技巧等,来提高投入产出比。 好主播能提升体验、促进转化,却不一定能带来复购,长远来看,能够拴住用户的还是产品身上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要两条腿走路。 " 通过公域直播引流,同时把基于微信生态的私域流量运营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吸引忠实用户,维持长期复购。如果长期依靠通过公域直播来获取流量,成本相当高,直播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三五年之内是主流,更长的时间则充满未知,但私域流量是值得中小商家做一辈子的事情。" 王少山说。 还有一项锦上添花的事情,就是注重直播的玩法。 东方甄选直播间出圈后,很多从业者开始重视直播的内容和深度,简单来说,让消费者来直播间买东西,同时还能学到和这个产品相关的知识。章赫肯定了这样的做法,在他看来,大众总会有审美疲劳,天天用一样的套路卖货观众总会腻的,纯硬卖货的方式也会被消费者反感,带有内容深度的直播更具价值。 如今再选择主播,他会选倾向于选择不仅有带货经验,而且有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的主播,也会请专门的策划公司给品牌的直播提前做策划。 章赫团队还会将直播和当下流行的热点结合。比如《奇葩说》和《吐槽大会》最近很火,他们就请了脱口秀和辩手加入到直播中,增加观众互动和亮点。 直播大战如火如荼,品牌自播能够多大程度带动中小商家,还要看各家的本事。
  • cover
    5个月前

    温哥华米其林指南揭晓 全聚德烤鸭等中餐馆上榜

    温哥华正式列入米其林指南 据CBC News等媒体报道,27日,温哥华8家餐厅正式被全球知名“美食宝典”、有餐饮界“奥斯卡”之称的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列为星级餐厅。另外,有12家温哥华餐厅获得“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 称号,以低于60元的价格提供两道菜和一杯葡萄酒或甜点套餐;还有40家“值得推荐”的餐厅。   当天,由美食爱好者、厨师和餐馆老板组成的受邀嘉宾聚集在温哥华会展中心西楼(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共同见证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标志着温哥华正式加入国际美食目的地城市之列。 这也是继多伦多之后,加拿大第二个进入米其林指南的城市。上个月,该指南公布了其在多伦多的评选结果,授予Sushi Masaki Saito一个二星评级和其他十几个一星评级。它还将17家餐馆列为 "美食家 "称号。 温哥华版米其林指南完整榜单 米其林指南目前对大约60个城市的餐馆进行评级,评级标准为一星至三星。 进入米其林星级餐饮精英俱乐部的8家温哥华餐厅,全部获得一星。 这些餐厅分别是: • AnnaLena(现代美食) • Barbara(现代美食) • Burdock & Co.(现代美食) • iDen & QuanJuDe Beijing Duck House(中式风格) • Kissa Tanto(日式风格) • Masayoshi(日式风格) • Published on Main(现代美食) • St. Lawrence(法式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中式餐厅iDen & QuanJuDe Beijing Duck House上榜。 米其林对其评价是,“它的血统可以追溯到1864年在北京的一个原始地点,他们最出名的是其超级酥脆和多汁的鸭子。尽管招牌菜式可能很美味,但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美味,包括燕窝、海参,甚至是整只的帝王蟹……” 12家获得“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 称号的餐厅分别是: • Anh and Chi(越南风味) • Chupito(墨西哥风味) • Fable Kitchen(现代美食) • Fiorino, Italian Street Food(意大利风味) • Kin Kao Song(泰式美食) • Little Bird Dim Sum + Craft Beer(中式美食) • Lunch Lady(越南风味) • Nightshade(素食) • Oca Pastificio(现代美食) • Phnom Penh(越南风味) • Say Mercy!(现代美食) • Vij’s(印度风味) 自1955年起,米其林指南通过企业标志必比登(Bib Gourmand),推荐许多价格大众化、但呈现高品质美食的餐厅。入选餐厅需要在一个固定价格范围内,呈现三道菜套餐,包括前菜、主菜和红酒/甜点。 另外,40家“值得推荐”的餐厅分别是: • Como Taperia • Acquafarina. • Arike. • Ask for Luigi. • Bacaro. • Bacchus. • Bar Gobo. • Bar Susu. • Bonjour Vietnam Bistro. • Botanist. • Café Medina. • Carlino. • Chang'An. • Chef's Choice Chinese Cuisine. • Cioppino's. • Delara. • Dynasty Seafood. • Elephant. • Fanny Bay Oyster Bar. • Hawksworth Restaurant. • Homer St. Cafe. • L'Abattoir. • Lobby Lounge & RawBar. • Maenam. • Miku. • Nammos Estiatorio. • Neptune Palace Seafood Restaurant. • New Mandarin Seafood Restaurant. • Nightingale. • Ophelía. • Osteria Savio Volpe. • per se Social Corner. • PiDGiN. • Riley's Fish & Steak. • Sushi Bar Maumi. • The Acorn. • The Mackenzie Room. • Torafuku. • Ubuntu Canteen. • Yuwa. 米其林评鉴标准 这次2022年温哥华餐厅评选,米其林依照五个通用评鉴标准,给予一至三颗星的评价: • 优质的食材品种 • 口味的融合 • 烹饪技术的掌握 • 厨师在烹饪中的个性展现 • 菜品的持续稳定性(每家餐厅每年都会被检查数次) 根据米其林的评鉴标准,获得一星的餐厅表示在同类别里出众;二星代表厨艺高明、值得绕道前往;三星为最高星级,代表餐厅供应的料理出类拔萃、值得专程造访。 评鉴以城市为单位。受评餐厅必须接受一般顾客用餐,只接待熟客或特定顾客的会员制餐厅无法列入评鉴。 影响深远 被《米其林指南》评定可以从根本上影响一家餐厅的命运。 卑诗省餐馆和食品服务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Ian Tostenson在CKNW的Mornings with Simi节目中说,对于仍在努力应对COVID-19大流行病影响和劳动力短缺的温哥华餐馆来说,这些评级是一个亮点。 Joël Robuchon,这位在其职业生涯中获得32颗星的已故法国厨师,曾在2017年告诉《美食与美酒》杂志,即使是一颗星也能带来巨大的变化。 “有了一颗米其林星,业务将增加约 20%。两颗星,业务增加约 40%,三颗星,业务增加约 100%,”他说。 多伦多和温哥华相继卑列入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推荐城市,主要受益于旅游局与米其林达成的一项多年资助协议,目的是帮助促进因新冠疫情大流行而遭受重创的旅游业。 不过,该指南的国际总监 Gwendal Poullennec 表示,选择过程仍然是独立的。 如今,温哥华成为米其林官方认证的“美食天堂”,小伙伴们是否已有计划,按照上述榜单,一一尝遍上榜餐厅呢?!
  • cover
    5个月前

    一次吃个够,Popeyes推出300块鸡块特别大套餐

    鸡块粉丝,好事来了!Popeyes为庆祝其在加拿大的第300家餐厅开业,推出了一个神奇的东西:300块鸡块套餐。   是的,你没看错。不是一个,不是两个,而是三百个手工炸制的鸡块,装在一个盒子里。   这家以酥炸美味著称的美国连锁店将于10月26日开始推出这一限时产品,并持续到10月28日,售完为止。 这种大套餐只在阿省、卑诗省、曼省和安省的这些地方的精选餐厅供应: 1455 Henderson Highway, Winnipeg, Manitoba 10188 109 Street NW, Edmonton, Alberta 273 Yonge Street, Toronto, Ontario Unit 600, 3025 Lougheed Highway, Coquitlam, BC 但我们必须让你知道,你不能随随便便地走进店里,然后说我要买这个大套餐。 从今天起,顾客可以通过至少提前24小时打电话或到直接到参与活动的餐厅去进行预购,才能买到300块鸡块的的特别套餐。 Popeyes加拿大公司总经理Rob Manuel说:“加拿大人喜欢Popeyes提供的正宗路易斯安那风味和烹饪技巧,对我们产品的需求导致了全国各地许多新餐馆的开业。” “在我们庆祝品牌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们很高兴能纪念这一增长的里程碑,并使Popeyes更接近我们所有的粉丝。” Popeyes目前在加拿大和美国经营着超过3300家餐厅。(都市网Rick编译,图片来源popeyes) (ref: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popeyes-300-piece-nugget-meal-canada)
  • cover
    5个月前

    汪小菲麻六记分店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罚款

    近日,北京麻六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顺义分店因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被北京市顺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9100元。 天眼查APP资料显示,该分店成立于2021年3月,疑似实际控制人为汪小菲。 据悉,麻六记为汪小菲创办的餐饮品牌,主要经营川菜。
  • cover
    5个月前

    Tim Hortons惹争议!店员拒帮顾客为流浪汉点咖啡

    Tim Hortons惹争议!店员拒帮顾客为流浪汉点咖啡!网友吵翻 近日,Tim Hortons一名店员的做法引来争议,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网友们的激烈讨论。原因是一名女子在Drive-Thru点单时,店员拒绝让她为一个无家可归的男子买咖啡。 这则视频上传至TikTok,仅24小时就获得了200万次观看。在视频中,这名女网友在Tim Hortons的Drive-Thru窗口点了一杯咖啡。当店员问她是否还需要其他东西后,女子向旁边的流浪汉询问是否也想要一杯咖啡。 这时候,Tims的店员通过麦克风告诉她,他们不能为“外面的人”服务。女子马上澄清说,这名男子并没有向她要任何东西,她只是为她的朋友买一杯咖啡。她还告诉店员她正在录音。“你不是在为他服务。我在车里,我要为两杯咖啡付钱。”这名顾客还说,Tim Hortons不应该决定她是否可以为一个无家可归的男人买咖啡。 随后,网友们也纷纷针对此事展开了评论!虽然许多人同意她尝试给无家可归的男子买咖啡是一件好事,但不少人说这种做法有些欠妥。一位网友问道:“为什么要说出来咖啡是给谁的,直接买咖啡递给他就不会引起问题。” 随后,这名女子的女儿对那些批评她母亲行为的评论做出了回应。视频的置顶评论写道:“对于那些为Tim Hortons辩护或指责我妈妈行为欠妥,甚至是质疑这是场‘闹剧’的人,我想解释一下。她前一天去了那里,并试图正常买咖啡送给他,但当店员发现咖啡被送给谁后,他们就竭尽全力阻止她为他买另一杯,所以出现了视频中的一幕。” 也有许多网友表示,这名女子不应该对员工生气,因为她可能听从了经理的指示。“不要生店员的气,她只是按照吩咐去做,否则可能会被解雇。”一位网友说道。许多人还猜测Tim Hortons为什么拒绝为这个人提供服务。“根据我的经验,人们被禁止进入Tim是有原因的,这可能与向员工泼咖啡有关。”一个人说道。
  • cover
    5个月前

    加拿大龙虾和雪蟹价格暴跌!渔民每磅仅收5.5元

    据报道,加拿大两种最贵的海鲜产品今年降价了,因为消费者在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减少了消费。 2022年,雪蟹的价格暴跌65%,而龙虾价格下降了约35%。 美国资深分析师、市场咨询公司Seafood Datasearch总裁 John Sackton本周在哈利法克斯提交的贸易数据显示,市场对贝类的需求已经下降。 Sackton称:“这就像芬迪湾(Bay of Fundy)的潮水。退潮时,我们发现,龙虾和螃蟹是超市里所有商品中表现最差的。” 图源:www.dfo-mpo.gc.ca/ 消费者放弃昂贵的海鲜 疫情期间所有新鲜和冷冻海鲜产品的需求增加,推动新斯科舍省在2021年达到创纪录的销售水平,销售额达25亿元。其他大西洋省份也经历了繁荣。 去年冰冻雪蟹和冰冻龙虾的高价位,以及活龙虾价格小幅上涨后,到2022年都在下跌。 Sackton说:“原因是消费者正在远离高价格,他们开始受到其他问题的打击,如高油价、通货膨胀和对缺乏经济支持的担忧。” 为此,人们放弃了雪蟹、龙虾和冷冻海鲜,这是推动市场价格变化的真正原因。 图源:SaltWire Network 许多其他海产品没有受到这么大的影响,包括人工养殖的大西洋鲑鱼、牡蛎、贻贝、冷水虾、大比目鱼和冻鱼。Sackton表示,这部分渔业经济没有出现龙虾和雪蟹的市场崩溃。新斯科舍省的扇贝生产商今年的业绩非常好,对欧洲和美国的销售更高。牡蛎市场也相当好。 据加拿大龙虾协会的Geoff Irvine说,龙虾业的加工环节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说,市场多样化、优质产品供应和生态认证将帮助他们度过低迷。 他说:“2021年是好年头,但这是一种反常现象。如今要回归往常。” 今年早些时候,在新斯科舍省最大的龙虾渔场,支付给龙虾渔民的码头价格达到创纪录的每磅17元。然而夏季的时候价格急剧回落,渔民们每磅的收入跌到5.5元。 在Southwest Nova龙虾渔场于今秋晚些时候重新开放时,行业将密切关注价格。 Sackton说:“新一季开始的时候,人们的期望值肯定会下降。” 周三公布的对新省海产品产业的经济影响评估,显示了这个行业在该省经济中的比重。 Pisces Consulting公司的Peter Norsworthy利用人口普查数据汇编了沿海县的直接渔业就业情况。他说:“最好的例子可能是Shelburne County,那里有35%的直接就业人口在海产品行业工作,无论是养殖、捕获还是加工。 他说,约五分之一的工作直接在Yarmouth和Digby县的渔业部门。根据研究,该行业直接雇佣了Guysborough和Victoria县10%以上的居民,以及Queens、Inverness和Richmond县7%到10%的居民。 Norsworthy预计,海产品价格将稳定在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然后再次上涨。 他说:“但是价格暴跌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将决定价格复苏需要多长时间。”
  • cover
    5个月前

    为支持餐饮业BC省最新宣布这规定

    为减少餐馆和酒吧业主应对大流行病和通货膨胀的影响,BC省府规定食品递送公司向BC省餐馆收取的费用上限将永久化。 省府规定食品配送公司向餐馆收取的费用上限保持在15%,而其他服务,如网上订购和加工费,可以额外提高5%的上限,并且永久化。这项新的立法是在去年12月31日临时上限到期之前提出的。 该上限于2020年12月首次生效,当时由于大流行病,餐馆越来越依赖送货服务,也发生被食品递送公司收取高达30%的费用。就业厅长Ravi Kahlon在今天周四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解释,收费上限永久化是为餐饮业以及送货司机提供更多的确定性。 他称今年随着世界范围内食品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BC省餐馆需要得到支持,以确保可以承受的价格,以及快递公司不会不公平的收费。BC省餐馆和食品服务协会主席Ian Tostenson也对此感谢政府听取了行业的关注。Ian Tostenson在新闻稿中说:"将临时性的送餐费上限转变为永久性的模式,对我们行业的复苏是一个改变,并为餐馆在未来能够蓬勃发展做好准备。
  • cover
    6个月前

    火鸡土豆大涨价 感恩节大餐有多贵?

    今年与2020年3月相比,一些感恩节晚餐主食的价格上涨了 2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 22%。图为感恩节晚餐资料照。(John Moore/Getty Images) 根据达尔豪西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农业食品分析实验室编制的数据,今年感恩节晚餐对加拿大人来说将比往年贵得多。 据CTV报道,达尔豪西大学食品政策和分配教授兼研究员沙勒布斯( Sylvain Charlebois ) 解释说,与 2020年3月相比,一些感恩节晚餐主食的价格上涨了2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2%。加拿大统计局9 月20日报告称,在所有零售食品中,成本一年间上升了10.8%。   “人们在感恩节养活自己的钱越来越少。很多人都在外面挣扎。”沙勒布斯近日告诉CTV,“家庭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他说。 感恩节晚餐价格上涨幅度 新数据显示,火鸡是加拿大感恩节晚餐的重头戏,与去年相比,每公斤平均价格上涨15%,与2020年3月相比平均上涨22%。 土豆比去年贵了22%,比2020年3月贵了26%。 冷冻玉米价格比去年增长了6%,但与2020年3月相比仅增长了1%。 面包价格与去年相比上涨了13%,与2020年相比上涨了21%。 今年的萝卜只比去年贵2%,但与2020年3月相比,贵了26%。 沙勒布斯家中感恩节晚餐必备的培根价格与2021年相比上涨了2%,与2020年3月相比上涨了25%。 蔓越莓比去年贵12%,比2020年贵14%,黄油价格比去年上涨13%,比2020年3月上涨25%。 沙勒布斯说,希望商品提供折扣来抵消食品价格上涨的人们也会感到失望。 “提供的折扣(价值)比我们大约一年前看到的低约10%。”沙勒布斯 说,“而且消费者可以获得的折扣更少。” 全球食品价格上涨 沙勒布斯说,在为食品买单而苦苦挣扎的不只是加拿大人,一些全球因素推高了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的食品价格。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是一种全球现象。”他说,“在G7国家中,加拿大目前的食品通胀率是第三低的,比加拿大更低的只有日本和法国。” 他说,在德国,食品通胀率已达到16.6%。 沙勒布斯 说,全球食品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仍然是由COVID-19大流行引起的供应链中断,并因劳动力短缺而复杂化。 “供应链挑战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他说,“这让商品变得更加昂贵。” 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持续入侵,这推高了商品价格。 然后是加元相对于美元贬值。10月2日,1加元兑72.30140美分,这可能会给杂货店带来麻烦。 “我们在冬季从国外进口大量食品,我们的许多杂货商现在正在谈判价格,因此随着加元走软,他们的购买力将会下降。”沙勒布斯说,“随着我们进入秋季,加元每天都在走弱,这将是一个问题。”
  • cover
    6个月前

    FDA新提案 什么是健康食物?我们的认知可能过时了!

    FDA一项新提案将改变包装食品“健康”的认定标准。新规将对添加糖、饱和脂肪等含量予以限制。该机构希望更新的定义将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好的饮食决定。https://t.co/LqV6MR3QYl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chinese) September 30, 2022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FDA)周三公布了一项新提案,将改变该机构认定包装食品“健康”的标准,旨在令该机构处理营养信息的方式现代化,并减少与饮食有关的疾病负担。 据该机构称,目前,大约5%的包装食品都标有“健康”标签。该标签于1994年被定义,允许食品制造商在其产品中添加“健康”标签,只需产品的总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含量较少,并且以下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的含量至少为每日摄入量的10%: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蛋白质或膳食纤维。(海鲜、野味和新鲜蔬果的标准略有不同。)2016年,FDA更新了指导原则,允许一些食物含有更多的总脂肪,并纳入一些提供至少10%每日摄入量的维生素D或钾的食物。 至关重要的是,现有定义没有对添加糖进行限制——FDA相信这一遗漏不符合今天的营养科学。 “旧规则真的已经过时了——你可以胡乱拼凑出任何符合营养标准的食品,并给它加上健康的标签,”波士顿塔夫茨·弗里德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的心脏病学家和营养学教授达留什·莫扎法里安博士说。“这次是一个重大进步。” 该机构在周三的“饥饿、营养与健康”白宫会议上宣布的拟议规则对添加糖引入了新的限制——一般来说,每人份食物不超过2.5克,尽管这可能因食物而异。FDA说,它还将钠的含量限制在每人份不超过230毫克,并规定了饱和脂肪的限制,饱和脂肪同样会因食物而异。 例如,根据新规定,一份六盎司(约合170克——译注)的酸奶,如果含有超过2.5克,即每日摄入量5%的添加糖,则不符合“健康”的标准;如果一份三文鱼、青豆和糙米速冻套餐含有超过4克的饱和脂肪,则不符合“健康”的标准。 新定义旨在通过优先混搭蔬菜、水果、谷物、乳制品、蛋白质和某些油类(包括植物油)来鼓励健康饮食。“健康”食品需要至少包含这些食品类别中的一种,并且低于饱和脂肪、钠和添加糖的建议限值。未加工的完整蔬果将自动符合标准。 纽约大学营养学、食品研究和公共卫生学教授马里恩·内斯尔说:“这些标准将使超市里的大批食品无法获得健康标签。” 根据现有定义,许多含糖谷物、格兰诺拉麦片棒、高糖酸奶和白面包目前可能符合“健康”标准,但在新规则下将不再符合。 水、牛油果、坚果和种籽、三文鱼富含脂肪的鱼类和某些油类目前不符合“健康”的标准,但在新指南下可以获得例外豁免。 新的“健康”定义强调食物是否在整体上符合健康的饮食模式,而不仅仅关注食物的个别营养成分。例如,根据目前的定义,三文鱼因脂肪含量高,并不被认为是“健康”的,但在新规则下,它会得到“健康”豁免,因为它富含有益的omega-3脂肪酸和蛋白质,并且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 “FDA在为这些事情制定更严格的指导原则方面确实落后于时代,”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医学助理教授、美国肥胖医学委员会大使塞尔维·拉贾戈帕博士说。“当我读到新规则时,我想,嗯,这很好。我很满意。” 公共利益科学中心执行主任兼主席彼得·卢里博士说,通常,在FDA在提出一项规则后,该机构会在规则生效之前征求外部卫生专家和公众的意见。他还说,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 虽然他对新提议的某些方面表示赞赏,特别是对添加糖的限制,但卢里博士强调,该标签存在一个根本问题,它与现有标签一样,仍基于商家自愿。消费者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没有“健康”标签的食品都是不健康的。“它在这方面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他说。“它允许行业决定向消费者传达什么,而不是提供消费者明确想要的东西。” 相反,卢里博士和营养领域的其他人正在推动在食品包装正面强制添加新的标准化营养标签,FDA目前正在予以考虑。 与此同时,该机构希望更新的定义能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好的饮食决定,以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和II型糖尿病等“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根据FDA的数据,超过80%的美国人在饮食中没有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和奶制品。 “关于什么健康,什么不健康,有太多混淆的说法,”拉贾戈帕博士说。“普通消费者完全没有基准。”
  • cover
    6个月前

    加拿大感恩节临近 这些食品相比去年又贵了很多

      又是一年感恩节,疫情这两年的物价飞涨已经让各种食物的升高了不少。而根据达尔豪西大学农业食品分析实验室编制的数据,今年感恩节晚餐对加拿大人来说也注定不会便宜。   据CTV新闻报道,在该大学教授食品政策并指导实验室的老师西尔万·查勒布瓦(SylvainCharlebois)解释说,与2020年3月相比,一些感恩节晚餐主食的价格上涨了2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2%。   加拿大统计局9月20日报告称,在所有零售食品中,通货膨胀率上升了10.8%。     查勒布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们在感恩节养活自己的钱越来越少。很多人都在外面挣扎。”他补充表示,在9月初接受该实验室调查的人中有7%承认由于食品价格上涨而被迫不吃年夜饭的。     查勒布瓦说:“家庭面临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新数据显示,火鸡是加拿大感恩节晚餐的主要食品,与去年相比,火鸡的每公斤价格平均上涨15%,与2020年3月(疫情刚刚爆发时)相比平均上涨22%。   土豆比去年贵了22%,比2020年3月贵了26%。   冷冻玉米比去年贵了6%,但与2020年3月相比仅增长了1%。   面包价格与去年相比上涨了13%,与2020年相比价格竟上涨了21%。   今年的萝卜只比去年贵2%,但与2020年3月相比,贵了26%。   查勒布瓦表示自己家中感恩节主食培根的价格与2021年相比上涨了2%,与2020年3月份相比则上涨了25%。   蔓越莓比去年贵12%,比2020年贵14%,黄油价格比去年上涨13%,比2020年3月上涨25%。   查勒布瓦表示,那些希望通过购买打折食品来抵消价格上涨的人们也会感到失望。他说:“折扣价值比我们大约一年前看到的低约10%,而且消费者可以获得的折扣更少了。”   而在为食品买单而苦苦挣扎的不只是加拿大人,一些全球因素推高了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的食品价格。   查勒布瓦说:“一般来说,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是一种全球现象。在所有G7国家中,加拿大目前的食品通胀率是第三低的。只有日本和法国的通货膨胀率更低。”像德国,食品通胀率已达到16.6%。   全球食品通胀的主要问题依然是新冠疫情引起的供应链中断,并因劳动力短缺而复杂化。而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俄乌战争。这推高了商品价格。大宗商品是国家贸易用于制造和生产的原材料。它们包括从贵金属到能源再到小麦等农产品的所有东西。   查勒布瓦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价格将持续上涨。并且随着我们进入秋季,加元的价值也在每天走弱,这将也是个问题。
  • cover
    6个月前

    加拿大TOP10高级餐厅刚刚揭晓 第一名在BC省

    全球旅游评论网站猫途鹰(Tripadvisor)刚刚公布了“2022年加拿大最佳高级餐厅”排名,上榜的10家餐厅跨越了加拿大的四个省份,其中有2家在安省。 图源:Narcity   根据猫途鹰报道,下面的这份排名结果是根据他们在过去一年通过收集评论的数量和内容得出的:   第1名:Pluvio restaurant (BC省,尤克卢利特) 该餐厅供应以当地食材烹制的加拿大风味的美食,包括采用从BC省尤克卢利特(Ucluelet)的森林和海岸线获取的季节性和野生食材。在食物、服务、性价比、餐品颜值以及餐厅氛围方面均获得很高的评价。 第2名:AG Inspired Cuisine(安省,尼亚加拉) 该供应加拿大风味的美食,声称可以给食客提供“真正的农场到餐桌的体验”,顾名思义就是主打原生态食材。这家餐厅的食物、服务、性价比和环境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被称为“隐藏的宝石”。 第3名:Tiara Restaurant(安省,尼亚加拉) 该餐厅位于尼亚加拉湖滨小镇(Niagara-on-the-Lake),供应采用“该地区农场新鲜风味”烹制的食物,因服务、食物和氛围而受到食客的高度评价。另外,餐厅的环境和风景也是加分项。 排在第4名的温哥华餐厅Five Sails Restaurant提供“灵感来自BC省的海洋和沿海山脉”的西海岸美食,以及排在第5名的魁北克市餐厅Restaurant Taniere提供受历史和老魁北克启发的当代加拿大美食的“盲品菜单”。 紧随其后排在第6、7、8名的分别为位于魁省蒙特利尔的Bouillon Bilk餐厅、魁北克市的Laurie Raphael餐厅以及拉马尔拜(La Malbaie)的Resto Tandem餐厅。 排名第9的是里贾纳的Memories Dining & Bar,这是唯一一家上榜的萨斯喀彻温省餐厅,第10名是BC省惠斯勒的Rimrock Cafe餐厅。 根据评论,无论你是想庆祝一个特殊的日子,还是只想在夜里尽情挥霍,这些餐厅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来源链接: https://www.narcity.com/best-restaurants-in-canada-fine-dining-were-revealed-results-mouthwatering
  • cover
    6个月前

    放着生意不做!一到午餐高峰就关门,原因竟是

    近日,多伦多东约克社区出现了一个反常的现象,位于两所学校附近的一些商家一到午餐高峰期就关门歇业,只为了把大量的学生顾客拒之门外。这些商户的店主们怨声载道,称附近的学生偷东西、言语骚扰和打架,恶劣程度已经到了要报警的地步。 据CityNews报道,东约克O’Connor Drive附近的Coxwell Avenue街上有许多小商家,每到上午11:40 -11:45左右的午餐时间就会变得非常拥挤,因为来自附近两所学校的数百名学生涌出就餐,导致附近的披萨店、汉堡店日日大排长龙,人满为患。   忙碌的午餐时间通常可以给商家带来大量的生意,然而,这条街上却有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在这个时间关门。   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主表示,他们特意在学生午餐时间将店门锁上一小时。 其中一名女店主说,“在午餐时间,如果我看到有很多青少年,我就会关店,不向他们开放。” 据悉,该名店主已与其他多名店主向媒体、当地市议员以及学校投诉学生们的恶劣行为,但他们称“学校不管,警察也不管。” 由店主们提供的一段视频显示,两周前的午餐时间发生了一起打架事件,当时数百名学生围着一辆出租车,场面非常混乱。然而,没有人在这起事件中被逮捕。 另一名店主指出,“这些情况总是发生在学年期间。夏天学生放假的时候,完全没有这些问题。” 店主们表示,两所学校应该采取行动来帮助减少他们的担忧。 尽管店主们称他们已经将目前的情况告知学校负责人,但多伦多教育局(TDSB)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学校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的通知。 TDSB在声明中写道,“如果学生有任何不当的行为引起学校的注意,学生、他们的父母/监护人/看护人将与他们一起解决,并可能采取纪律处分。”
  • cover
    6个月前

    牛逼:加拿大知名连锁餐厅要先付款再上菜,顾客气炸

    一群年轻人在温尼伯市一家餐馆用餐时,发生了一件让他们气愤的事件,他们认为这是年龄歧视。 图源:Scott Andersson/CTV News 上周日在打完漆弹游戏后,Kayla McPherson和五个朋友前往去当地Regent Avenue的Montana's餐厅吃饭。 McPherson说,他们一桌人点了饮料、开胃菜和主食,都没有问题。 McPherson说:"就在我们即将吃完开胃菜的时候,服务员走过来,拿着借记机和账单对我们说,我们必须先支付饮料和开胃菜的费用,然后才能开始上正餐。" 我和我的兄弟们,还有我的家人们,我们一直在Montana's餐厅吃饭,从来没有人要求我们这样做。"   他们质疑为什么必须在用餐前付款,他们要求与经理交谈。   McPherson回忆说:"她(服务员)接着说,这是他们实施的一项政策,因为他们餐厅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一起聚餐。" McPherson说当天他们聚餐的朋友,年龄从20岁到25岁不等。 在与周围其他一些较大的聚会进行核实后,McPherson认为他们是餐厅里唯一被要求提前结账的人。 "我觉得我们被歧视了,我在发抖,感觉很愤怒,我只想流泪。" 付完钱后,这群人中的两名成员离开了,其他人要求再次与经理交谈。 过了一会儿,Montana's餐厅的老板出面,与这群年轻人进行讨论。 McPherson说:"他非常理解和尊重。我尊重(他)与我们交谈的方式,但这并不能解释他们让我们感到尴尬。" CTV新闻采访了餐厅老板,他说他们遇到了很多起消费后不付账,吃霸王餐的客人。于是餐厅的工作人员开始要求年轻人聚餐提前付款。 这位老板继续说,经过这次事件,他已经和员工开了一次会,不再要求客人提前付款。 他说对这一事件感到遗憾,并希望所有顾客都能愉快的在餐厅就餐。 Montana's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说,这种做法不是加盟店的标准。 该连锁餐厅的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写道:"我们对这样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一家餐厅感到遗憾,并想澄清所描述的经历不是我们的政策,也不是我们所支持的事情。我们非常重视这些问题,并正在调查这一事件,采取适当的行动,以确保这种情况不会再次发生。" McPherson说,她正在努力进行正式投诉,并希望服务员和经理提供书面道歉信。
  • cover
    6个月前

    中美外卖发展迥异,还原被误解的佣金真相

    国外点个外卖,送了 4 小时 " 你买 iPhone 14 了吗?" 这是大家近期的通用开场社交话术,在任何场合基本屡试不爽。 今年给老婆买 iPhone,因为到货等待的时间太长,朋友马杰说他没在官网下单,而是在外卖平台上就可以找到苹果专营店的订购信息,二十多分钟就送到家了。 不过,这种快捷方便,在国外却无福享受。在美国的张世杰只能规规矩矩去门店排队,像是十年前国内的发售和抢购一样。 这种一快一慢之间,反映的是国内外的外卖发展程度的巨大鸿沟。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外卖发展水平差异,国内外外卖佣金差异,外卖对餐饮商家有什么影响。 1 中美外卖差异对比 购买 iPhone 14 的差异化方式,也体现了中外外卖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中国外卖规模较大,人们不仅通过外卖购买餐品,还通过外卖购买手机、生活用品等。 以手机为例,外卖成为人们购买 iPhone 14 手机新方式。美团外卖数据统计,截止开售首日中午 11 点,iPhone 14 同比去年 iPhone 13 ,订单量增长近 3 倍,超 5 成用户在半小时内收到新手机。 在国内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外卖带来的快捷与便利的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卖用户却开始 " 望洋兴叹 "。在美国,外卖平台上几乎无法购买餐饮以外的商品,而餐饮品类也非常少,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餐品并不多。 中美外卖平台供给丰富度上的差异,背后更深层次原因还是国外外卖成本特别高,尤其体现在配送履约环节。 海外国家大部分是地广人稀。在美国,除了纽约、曼哈顿这种人口密集的城市,其他城市的餐厅分布基本上不可能达到国内的密度,配送上很难协同,从事外卖行业的人员自然就少。 地广人稀的欧美国家,也造就了高额的人力成本,演员林允曾经就曾经在网上吐槽过法国的高价外卖。在国外,外卖不仅本身就很贵,而且一般每单都要花餐费 15% 的小费和额外的配送费。骑手高额配送费足以让很多消费者放弃下单的意愿。 所以如果在国外点外卖,很可能不是被龟速劝退,就是被天价配送费吓得准备饿肚子了。这背后反映了国外餐饮数字化发展水平较低,配送时间长、配送费贵,导致消费者根本没有形成长期使用外卖的消费习惯。 反观中国外卖市场,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 2800 市县的即时配送网络,数百万的骑手小哥每天奔波在路上,正是这种高效配送网络降低了配送成本,让消费者可以支付相对较低的配送费就可以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 不仅如此,为了刺激消费者下单,很多商家在经营中还会设置配送费减免优惠,替用户承担一部分配送成本。正是得益于配送网络的发达和商家补贴的刺激,让中国外卖消费更加普及。点外卖不仅是少数人能享受的福利,而是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2 外卖平台赚得多吗? 除了餐饮数字化水平发展程度不同,中外外卖在佣金服务费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以美国四大外卖巨头为例,GrubHub、DoorDash、Postmates 和 Uber Eats 佣金普遍超过 30%,其中 Ubereats 的自提订单佣金抽成比例就达到 15%。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国内偶尔也能听到商家吐槽做个外卖生意被收了 20% 的手续费,看起来和国外差不多。 其实,这背后是一个存在多年的误解。 国内外卖发展早期,平台是把佣金和商家配送服务费合在一起收取,算成了一笔 " 糊涂账 ",导致很多人误认为外卖佣金高达 20%。 外卖商户收费模式较粗放,不同距离、不同时段的订单按照固定比例收费,商家只能看到佣金总额,无法清晰了解各部分资费在佣金中的占比。其实,这 20% 里占比大头的,是支付给骑手的配送服务费。 以美团为例,2020 年财报显示,美团仅骑手成本就高达 487 亿元,占到总佣金收入的 83%。可以看得出,人们所误解的一份外卖 20% 手续费中,实际上 8 成都是给外卖小哥的配送服务费。 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消费者,都获益于即时配送网络的发展,但便利背后的配送服务费成本也非常高,一个订单,哪怕距离很近,也要支付给骑手不少费用。如果是在一线城市,骑手每配送一单所获得的收入普遍超过8元,这也就意味着从商家收取的配送服务费远远不足以覆盖骑手的工资。 剥离配送服务费后,才是外卖的真实佣金水平。据 2021 年美团财报则显示,外卖交易额 7021 亿元,佣金收入 285 亿元,佣金率只有 4.1% 左右。4%和20%之间的差异就在于配送服务成本,这部分差值是完全支付给骑手的费用,平台不仅不会收取,还要拿佣金来补贴骑手。 不难看出,外卖是一门微利的苦生意,配送的规模效应并不明显,订单越多骑手越多,但是平台为此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多。 所以如果纯粹以佣金衡量,中国外卖的收费其实不高。 在去年,国内外卖平台进行了一轮外卖费率透明化改革,将佣金和配送服务费分开,直接将佣金的构成,主要包括商家信息展示服务、交易服务、商服及客服服务、IT 运维等服务的费用,按比例收取,一般在 6-8% 之间。而配送服务费,包括支付骑手的工资、补贴、人员培训管理等费用。 商户这边来看,极光大数据机构发布的《2021 餐饮外卖商户研究报告》显示,超过 9 成商户缴纳的佣金低于 8%,佣金在 6%-8% 的商户占比达到了 66.3%。 当然,国外外卖平台佣金太高,在合理的市场环境,也无法一直持续下去。 去年,DoorDash 针对费率进行了调整,在新费率政策下,DoorDash 会根据商户的营销需求及配送区域的规模大小来收取三种不同级别(普通 basic、优选 Plus、精选 Premier)的佣金,其中普通的配送佣金 15%,优选的配送佣金 25%,精选的配送佣金 30%。当然,这还不包括支付给骑手的配送费。 中外外卖平台们,恰好同步开始推行费率透明化改革。 随着外卖行业不断的扩大规模并走向成熟,费率透明化已然成为全球外卖行业的大势所趋。 3 商家能获益吗? 既然费率透明化改革,成为全球外卖行业的大势所趋,那么商家是否受益了? 《2020 年中国外卖餐饮中小商户发展报告》显示,外卖平台中小商户占比超过 8 成,如果店租居高不下,转向小堂食、大外卖模式就是必然选择。 在疫情的寒潮之下,众多餐饮小店面临了不小的经营压力,即便堂食暂时停摆,高额的房租、人工成本仍要照常支出。因此,加强线上经营比重,探索堂食和外卖双主场模式,成为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的重要抓手。 对于抓住了外卖这颗救命稻草的餐饮店们,除了通过菜品创新来满足线上消费者需求外,更加注重每一单的收支明细。而费率透明化无疑给众多中小商家提供了一个算清账的机会,从而在经营效率上获得质的提升。 在广州开着一家凉菜店的李星和丁黄,便深受透明化费率的影响。 开店之初,知晓凉菜品类难做堂食,李星和丁黄找准了自身的定位,主做外卖,避免在店租上投入过高的成本。凭借香辣捆鸡、豆笋和老长沙鱼排,卤鸭掌等正宗长沙味道,小店在早期吸引了许多老乡的帮衬,店内的单量每天就有近百单。 费率透明化改革后,李星和丁黄说," 现在我们凉菜铺子合作的外卖平台佣金少了,佣金比例也就 6-8% 的样子,确实没以前成本压力大。我们单子都在 3 公里内的小范围。按我们凉菜铺子的消费情况,成本低了不少 "。 武汉的一家墨西哥菜拉芭玛店长曾阳也说,去年年初开始,店里的外卖佣金支出下降了," 每单都少给了一点,虽然在你看来可能没有少太多,但积少成多 "。 他给我们看了刚被骑手领走的两份外卖订单,一份距离在 3 公里内,金额为 23.8 元,外卖佣金是 1.38 元,配送服务费是 3.2 元,总额仅为 4.58 元。自己的外卖成本控制得还挺好。 这些改变,帮助这些小店更好地控制了成本和收入的平衡。而对于已小有规模的餐饮商家来说,能够精细化成本构成并以此调整经营结构,才是费率透明化更重要的价值。 " 我觉得费率透明化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佣金的降低,还让我们更看清楚外卖的成本构成。" 作为知名湘菜连锁品牌,武汉壹盏灯负责人李菱表示,费率透明化改革是外卖行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经之路,很多商家很早就希望有这种透明化的收费模式,而不是所有订单收费比例都固定不变。 外卖费率根据不同订单的情况有浮动,对商家来说也更加公平。" 这样的改革,能够促使外卖行业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有行业人士做过统计,中国 75% 的外卖订单在 3 公里以内,绝大部分订单的客单价低于 30 元,如果这部分订单的佣金得到优化,不仅商家减负,对吃货也是最优解。 当然,由于配送服务费会根据订单距离、价格和时段阶梯收费,部分低客单价、远距离、凌晨时段的订单,商家需要支出的配送服务费可能比原来还高了。 比如凌晨时分,配送骑手数量较少,给骑手的激励补贴相应提高,相应订单的履约成本也可能较高。因此,并非所有的商户订单都适合去设置远距离配送范围和深夜场景服务时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费率透明化有利于倒推餐饮从业者进一步优化经营策略,比如夜间配送有阶梯计费,做夜宵的商家首先要考虑成本,就需要升级产品结构,对客单价和配送距离进行优化设置;对于经营正餐的商家来说,就需要在每天的高峰时段,研究薄利多销的产品组合,并控制配送范围,这样才能用近距离的低配送服务费订单回补无法满足的堂食需求。 4 写在最后 与国内触角几乎无处不在的外卖网络和发达健全的外卖生态相比,国外的外卖发展虽然时间更长,但是由于外卖成本较高,配送时间长,配送费贵,导致餐饮数字化水平不高。 不过国外外卖平台动辄 30% 佣金抽佣,也让其开始思考改进方向,部分平台也推行费率透明化改革。与之对比,国内外卖佣金在费率透明化之下现真相,原来佣金比例不仅远低于国外水平,而且大部分费用用在了外卖小哥的服务费上。 这样的费率透明化,最终让商家落到了实惠,尤其是那些并不容易的中小商户,能够更精准合理规划。同时,透明合理的佣金水平也让中国餐饮数字化程度更高,韧性更强。尤其在疫情冲击下,通过外卖不仅可以实现订单增长,还能优化订单结构,实现利润提升。 不知从什么时刻开始,外卖已悄无声息地成为了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冰天雪地里亲人送来的一份暖心馄饨,还是在外加班到深夜里吃上来自家乡的美味。 这份 " 外卖自由 ",或许就是身居国内才能体会到的便利与满足吧。
  • cover
    6个月前

    今年感恩节晚餐主食贵26% 国民钱包大出血!

    加通社资料图 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最新的一份数据显示,随着物价飙升,今年感恩节晚餐将会是国民一顿昂贵的节庆晚餐。 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管理与食品安全专家教授查理保斯(Sylvain Charlebois)表示,与2020年3月的物价相比,一些感恩节晚餐主食今年上涨了26%,比去年同期上涨22%。他说:“许多人都感到非常大的财务压力,今年本国物价上涨10%,有7%的国民承认因物价上涨而不吃饭,许多国民今年在感恩节的庆祝上会有内心挣扎。”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火鸡作为加拿大感恩节必不可少的餐点,与去年相比,每公斤价格上涨15%,比2020年更上涨22%;土豆比前两年贵超过20%;面包比去年贵13%,比2020年同期贵21%。另外,培根、果酱、黄油等配料都比两年前贵两成以上,这意味着国民今年的感恩节晚餐须支付更多钱。 查理保斯续指,不仅是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澳洲、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的食品价格也不断上涨,这是由于新冠大流行影响的全球供应链中断,至今仍未恢复所致。 另外,截至9月26日,加元兑换美元汇率跌至每1加元兑换约73美分,加拿大在冬季大批量进口食品,加元跌意味着本国物价也会持续上升。
  • cover
    6个月前

    加拿大多款食品需召回!包括超市常见沙拉产品

      加拿大食品检测局(CFIA)最近召回多款食品,据政府称,部分召回食品可能受李斯特菌、棒曲霉素等微生物污染,而Compliments、President’s Choice及Your Fresh Market部分沙拉含塑胶需要召回。在所有情况下,CFIA都建议切勿使用、销售或分发受影响产品。 German Frikadellen German Frikadellen于9月22日发出通知产品需召回,因存在未申报的麸质和小麦。没有品牌名称,但与Messinger Meats有关,可到CFIA查看产品是否受影响。产品于阿省出售。   Turkeys Bacon Sub(火鸡烟肉三文治)   9月21日,由于受李斯特菌污染,Fresh and Local郊分火鸡烟肉三文治需要召回,三明治于卑诗省出售。 CFIA提醒受污染食物外观或闻起来可能不会变味,但仍可能使人患病。症状可能包括呕吐、恶心、持续发烧、肌肉酸痛、严重头痛和颈部僵硬。孕妇、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尤其危险,CFIA警告,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致死。 金针菇 由于可能受李斯特菌污染,K-Fresh Fresh Produce金菇也需要召回。产品于卑诗省或其他省份出售。 Veggie Cevapcici 9月16日,因产品含未申报的杏仁,Viana牌子的Veggie Cevapcici需要召回,产品于BC省、阿省、安省、萨省、曼省、魁北克省以及该国其他地区销售。 Organic Apple Juice(有机苹果汁) 9月15日,因Eden牌Organic Apple Juice或含棒曲霉素(一种在腐烂水果,特别是苹果中发现的化学物质),已在加拿大各地销售的苹果汁需要召回,可到CFIA寻找受影响产品的代码和UPC。 沙拉产品 于9月15日,各牌子沙拉产品中含有塑胶而需要召回。 Compliments受影响产品: Baby Arugula Baby Spinach Spring Mix The affected products from the Fresh Attitude brand are: Arugula Asian Mix Baby Spinach Duo Baby Kale And Spinach Half n’ Half Baby Spinach Spring Mix Hearty Harvest Kale Blend Organic 50-50 Mix Baby Spinach-Spring Mix Spinach Organic Arugula Organic Baby Kale Organic Baby Spinach Organic Spring Mix San Marino Mix Spring Mix President’s Choice受影响产品: Arugula Arugula and Baby Spinach Baby Spinach Baby Spinach and Tender Red Lettuces Organics Arugula & Baby Spinach Salad mix Organics Baby Arugula Organics Baby Spinach Organics Field Greens & Baby Spinach Salad Mix Organics Field Greens Salad Mix Organics Kale, Chard & Spinach Salad Mix Spring Mix Sweet Baby Lettuces Your Fresh Market受影响产品: 50/50 Baby Spinach & Spring Mix Blend Baby Arugula Baby Kale Blend Baby Spinach Organic Baby Arugula Organic Baby Spinach Organic Spring Mix Spring Mix 产品于安省、魁北克省、新省、新斯科舍省、爱省及纽省出售,可到CFIA查阅需召回的产品尺寸、UPC和到期日。 Prime Rib Beef Burgers(牛肋骨汉堡) 9月9日,由于产品含未申报的麸质和小麦,M&M食品市场郊分急冻牛肋骨汉堡需要召回。产品于安省、新斯科舍省和魁北克省出售。 (图:CFIA) 
  • «
  • 1
  • 2
  • 3
  • 4
  • 5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