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美食
    • 点伙吃饭
    • 点伙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 加国微信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财经

    /
  • cover

    BC 证监会指控经纪人出售证券时严重欠缺考虑

      BC证券委员会指控乔治王子城的一名注册顾问向五名投资者提供了考虑不周的建议,违反了委员会的规定。   BCSC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Matthew Herbert Calvert 建议投资者购买不需要招股说明书来解释投资细节和所涉及风险的豁免市场证券。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一些没有招股说明书的公司(称为豁免公司)进行交易是合法的,但销售代理必须注册并以客户的最佳利益行事。这些规则规定代理人必须了解其客户的风险状况并考虑他们是否是合适的投资者。   根据委员会的说法,投资豁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创新产品的早期公司的机会,这些公司的规模不足以成为上市公司。   “从 2016 年 7 月 5 日到 2019 年 8 月 16 日,Matthew Herbert Calvert 未能遵守其了解客户的义务,向客户推荐了不合适的高风险豁免市场证券,”该委员会表示。   出售证券时,Calvert 正在为总部位于北温哥华的 Ascenta Finance 工作。     Calvert  已被要求于 2022 年 10 月 27 日出现在 BCSC 办公室,以便在委员会安排听证会之前提供证据。   然后,BCSC 将举行听证会,执行董事将在听证会上评估这些指控,并可能“申请针对被告的命令”。   BCSC 的所有指控均未得到证实。   “从 2016 年 7 月 5 日到 2019 年 8 月 16 日,Matthew Herbert Calvert 未能遵守其了解您的客户和适当性义务,并向客户推荐了不合适的高风险豁免市场证券,”该委员会表示。   出售证券时,Calvert 正在为总部位于北温哥华的 Ascenta Finance 工作。   BCSC 声称 Ascenta Finance 的首席合规官 Tracy Anne Mabone 没有保留显示 Calvert 遵守适用性要求的记录。Ascenta Finance 是北温哥华豁免市场交易商公司。   乔治王子城的卡尔弗特自 2012 年以来一直在 BCSC 注册为豁免市场交易商。   Calvert 和 Mabone 已被要求于 2022 年 10 月 27 日出现在 BCSC 办公室,以便在委员会安排听证会之前提供证据。   然后,BCSC 将举行听证会,执行董事将在听证会上评估这些指控,并可能“申请针对被告的命令”。   BCSC 的所有指控均未得到证实。
    time 14小时前
  • cover

    NDP提发$1000元应对通胀!有人已经领钱了!

    新民主党党魁驵勉诚(Jagmeet Singh)今天喊话联邦政府,要求向民众发放$1,000元用于支付汽油、超市购物和租房的费用,以应对通胀。 在一段视频中,这位党魁谈到加拿大的通胀。他说:“通胀对民众的真实影响是,越来越难以支付日常生活的开支。” 驵勉诚用汽油和超市杂货的价格为例,称日常开支越来越贵,为此,他呼吁向加拿大人一次性支付,直接提供帮助。 他还通过推特分享了新民主党(NDP)的请愿,要求给加拿大所有打工家庭发放最高$1,000元。 他说:“他们需要帮助,不是打工者引发了通胀,所以他们不应该承担通胀解决方案的冲击。” NDP的请愿书写道: “生活越来越难了。你应该立即得到帮助。” “驵勉诚(Jagmeet Singh)和新民主党呼吁工薪家庭现在就获得最高1000元的补贴,以帮助支付汽油、杂货和房租的费用。” 不过,他没有说明这笔钱具体谁有资格领,钱从哪里来。 与此同时,加拿大有一个省份已经开始行动了。 PEI省65岁以上老人每人100元! 据报道,在加拿大东海岸的爱德华王子岛,政府率先提出为岛上的老人发放一次性超市购物卡。 爱德华王子岛政府官网称,由于通货膨胀而面临食品不安全的65岁及以上的低收入老年人,现在可以登记领取一张100元的一次性购物卡。申请期限是8月26日。 该省的长者食物支援计划(Seniors Food Support Progam)接受网上报名。登记表格也可以在网上获得,并可交回省级社会项目办公室。如有需要,长者可致电2-1-1协助完成网上注册。 爱岛社会发展和住房厅长Brad Trivers表示:“我们知道,老年人通常有固定收入,随着食品和燃料成本的上升,在当地杂货店购买健康营养的食物可能会更加困难。任何一点资金都会有帮助。这项新的支持措施,加上省政府其他抗通胀的计划,将有助于确保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加拿大统计局近日公布的5月份通胀数据显示,爱德华王子岛这个全国最小的省份通胀率达到11.1%,高居榜首。加拿大全国平均水平为7.7%。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5月以来,燃料成本上涨了48%,能源成本上涨了35%。 食品杂货的价格也在上涨,蔬菜、肉类和鱼类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0.3%、9%和11.7%。 为了帮助加拿大人提高生活成本,自由党政府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对抗通货膨胀的措施,包括租户一次性补贴,提高加拿大低收入工人的福利(Canada Workers Benefit),降低平均托儿成本等。
    time 1星期前
  • cover

    好消息!误领CERB的这些人不急退款了

    特鲁多政府近日通过一项减免令,近 100,000 名被要求偿还的 CERB 福利的学生可以松口气了,他们误领的福利金很快就会得到暂停追讨欠债。     根据本月早些时候通过的一项议会命令,学生们可以从他们被要求偿还的 CERB 福利金额中扣除他们本可以在针对学生的CESB援助计划下收取的金额。   联邦就业部长卡拉·夸尔特罗( Carla Qualtrough )表示,政府在跟进大流行期间支付的福利金时意识到,许多领取加拿大紧急救济金 (CERB) 福利的学生实际上应该申请一个不同的计划——加拿大紧急学生福利(CESB)。   CERB和CESB两个福利是不一样,CERB 福利针对向因 COVID-19 大流行而失业的工人,但 CESB 则是旨在帮助因大流行而就无法找到工作的学生。   而这些学生本来应该申请CESB,现在却误领了CERB。   在某些情况下,学生被告知他们必须偿还他们收到的数千加元的 CERB 款项,但这些学生现在申请 CESB 学生福利为时已晚。     特鲁多联邦内阁于 6 月 2 日通过了一项减免缓解令,旨在解决就业部长所描述的“不平等”。   “如果我们确定你欠 CERB 的钱,你可能会对自己说,如果知道没有资格获得 CERB,我会申请学生福利,因为我知道我有资格获得那个CESB ,” 夸尔特罗在接受 CBC 新闻采访时说。“你就是我们要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你就是我们正要纠正这种不平等的人。”   就业部长估计,此举可以帮助大约 98,000 名学生。   Qualtrough 说,因为CERB福利每月支付 2,000 元,而CESB学生福利每月只有1,250元。她说,现在可以用这笔钱来减少一些学生被要求偿还的金额。   “这将大大抵消人们在偿还 CERB 时被视为欠下的任何金额。”   为了有资格获得减免令,学生必须在 2020 年 9 月 30 日之前申请 CERB,并且不能同时获得 CESB、EI就业保险或省级育儿假或产假等福利。   他们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之一:   他们因 COVID-19 而无法工作;或者 他们正在找工作;又或者 他们有工作,但4周CESB 期间的税前收入低于1,000 元。       加拿大税务局已经建立了一个网站,概述了减免令的条款和申请表的链接。     详情参考:https://www.canada.ca/en/revenue-agency/services/benefits/apply-for-cerb-with-cra/return-payment/student-cerb-debt.html   如果符合要求,则可填写申请表格: https://www.canada.ca/en/revenue-agency/services/forms-publications/forms/t186.html   CBC新闻询问 CRA 是否在学生发出还款通知时告知学生减免令。发言人克里斯托弗·杜迪(Christopher Doody)表示,CRA 没有在其还款通知中提到学生可能会被中断,因为它“没有办法确定符合减免令资格的个人”。     就业部长说,如果学生已经偿还了他们收到的 CERB 福利,他们将获得差额资助。   夸尔特罗还表示,除了这个外,政府目前没有任何其他减免令的计划。   虽然政府正在通知一些 CERB 领取者他们必须偿还福利,但部长表示,政府“正在拼命努力让人们尽可能轻松地享受这一点”,并允许他们在数月甚至数年内慢慢还钱。   夸尔特罗说:“我们真的在努力尽可能地灵活,努力确保……这不会影响或破坏某人支付账单的能力,”她补充说,大多数人都是真诚地申请 CERB 福利的,并且认为自己有权获得 CERB。   学生获得政府减免令,加拿大学生联合会Taylan McRae-Yu 表示,很高兴看到政府对学生的帮助,但认为政府应该帮得更多。   “COVID、生活成本危机以及学费上涨,这迫使一些学生在偿还额外贷款、基本需求和学业之间做出选择。”   乔安娜·克拉克(Joanna Clark)是一名前学生,现在是一名小学教师,在 5 月份,她收到 CRA 的还款信。   她最初申请了就业保险EI,但获得了 CERB 福利。现在,这位小学老师被要求偿还她 2,000 元,但她说没钱拿不出来。   克拉克说,政府尚未通知她有关减免令的信息,她希望自己有资格获得减免。   “如果这意味着我不必偿还 2,000 加元,那将大有不同。”    
    time 1星期前
  • cover

    加国通胀率再创40年新高 食品成重灾区

    据官方(Statistics Canada)提供的数据--加拿大已经打破了自己1983年以来的通货膨胀记录,增长幅度高达7.7%。   你没看错,自1983石油危机以来,整整39年都没有这么糟糕过。   加拿大统计局在周三上午发布了今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阐述了加拿大人在过去一年中受到的价格上涨的冲击方式。   "这是自1983年以来最大的年度涨幅,比今年4月的6.8%的涨幅要高,"报告中写道。   除汽油外,4月份的CPI增长了5.8%,5月份同比飙升了6.3%。     但5月份的加速主要是因为汽油价格的上涨。   与2022年4月(-0.7%)相比,5月的汽油成本上升了12.0%。而与去年5月相比,加拿大人为汽油支付的费用增加了48.0%。   "按月计算,5月份CPI上涨1.4%,此前4月份上涨0.6%“,StatCan报告说。"在季节性调整后的月度基础上,CPI上升了1.1%,这是自1992年引入该系列以来的最快速度”。   虽然今年5月的平均时薪上升了3.9%,但生活成本上升得更快。仅仅是全年的能源成本在5月份就上升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34.8%。加拿大统计局说这是自2003年1月以来最大的单月价格飙升。 ​   食品 加拿大人受食品和食品杂货价格的影响最大。   食用脂肪和油的价格上升到 "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涨幅",新鲜蔬菜的成本在5月份也上升了10.3%,而4月份是8.2%。   今年5月,冷冻和鲜鱼的价格上涨了11.7%,而肉类价格的增长速度较慢(+9.0%)。   出行 今年旅行者的住宿价格也经历了一个飙升,几乎翻了一番,全国范围内增长了40.2%。   安大略省(56.8%)、不列颠哥伦比亚省(+43.2%)和新斯科舍省(+41.8%)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加拿大各地的旅行需求更高,当时COVID-19的限制更严格,旅行疫苗的规定仍在实施。   住宅 5月份的住房成本仍然很高,同比增长7.4%,与4月份的增幅相当。但看起来新房市场正在一点点降温。   由于家具价格在今年上涨了15.8%,装修房屋变得更加昂贵。   "2021年5月初首次实施的对来自中国和越南的进口软体家具的关税(+22.7%),促成了价格的上涨,"StatCan报告说。  
    time 2星期前
  • cover

    好消息!大温油价终于大幅下跌了

    大温地区汽油价格周二下降至每升2.17元。 这对于连续几个月承受高油价重负的司机而言,是一个好消息。6月初,部分油站每升普通汽油价格高达2.37元,跌了整整百分之十! 油价追踪服务GasBuddy.com首席油分析师德哈恩(Patrick De Haan)预测,在加拿大国庆日长周末到来之前,油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跌。全国各地的司机在6月下旬可能会看到每升10仙的跌幅,“除非在市场极为敏感的时候出现任何意外停工”。 但即使跌至2元每升,仍将远高于往年相同季度的平均油价。据GasBuddy资料显示,两年前,大温油价仅为每升1.25元左右。 卑诗保险公司(ICBC)许多客户仍在等待收取省府在3月下旬承诺的110元油费退款。最初预计退款将在5月和6月发放,但有部分人可能必须等到7月下旬才收到。 据City News报道,时至6月中旬,三个月过去了,仅有25,000位司机收到了这笔退款,这些都是使用直接存款支付保险费的人,其他的340多万人还在漫长的等待之中。 对此,ICBC回应,使用借记卡、信用卡、现金、支票等手段支付保险的司机将从本周开始领取到支票。只可惜一周过去,收到支票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不过,ICBC却坚持,自己仍可以按计划在7月底前让BC省350万名司机全部获得退税。至于办事效率如何,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time 2星期前
  • cover
    14小时前

    BC 证监会指控经纪人出售证券时严重欠缺考虑

      BC证券委员会指控乔治王子城的一名注册顾问向五名投资者提供了考虑不周的建议,违反了委员会的规定。   BCSC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Matthew Herbert Calvert 建议投资者购买不需要招股说明书来解释投资细节和所涉及风险的豁免市场证券。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一些没有招股说明书的公司(称为豁免公司)进行交易是合法的,但销售代理必须注册并以客户的最佳利益行事。这些规则规定代理人必须了解其客户的风险状况并考虑他们是否是合适的投资者。   根据委员会的说法,投资豁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创新产品的早期公司的机会,这些公司的规模不足以成为上市公司。   “从 2016 年 7 月 5 日到 2019 年 8 月 16 日,Matthew Herbert Calvert 未能遵守其了解客户的义务,向客户推荐了不合适的高风险豁免市场证券,”该委员会表示。   出售证券时,Calvert 正在为总部位于北温哥华的 Ascenta Finance 工作。     Calvert  已被要求于 2022 年 10 月 27 日出现在 BCSC 办公室,以便在委员会安排听证会之前提供证据。   然后,BCSC 将举行听证会,执行董事将在听证会上评估这些指控,并可能“申请针对被告的命令”。   BCSC 的所有指控均未得到证实。   “从 2016 年 7 月 5 日到 2019 年 8 月 16 日,Matthew Herbert Calvert 未能遵守其了解您的客户和适当性义务,并向客户推荐了不合适的高风险豁免市场证券,”该委员会表示。   出售证券时,Calvert 正在为总部位于北温哥华的 Ascenta Finance 工作。   BCSC 声称 Ascenta Finance 的首席合规官 Tracy Anne Mabone 没有保留显示 Calvert 遵守适用性要求的记录。Ascenta Finance 是北温哥华豁免市场交易商公司。   乔治王子城的卡尔弗特自 2012 年以来一直在 BCSC 注册为豁免市场交易商。   Calvert 和 Mabone 已被要求于 2022 年 10 月 27 日出现在 BCSC 办公室,以便在委员会安排听证会之前提供证据。   然后,BCSC 将举行听证会,执行董事将在听证会上评估这些指控,并可能“申请针对被告的命令”。   BCSC 的所有指控均未得到证实。
  • cover
    20小时前

    美股开盘重挫!道琼“狂崩580点”

    近日各国股市震盪,美国时间5日美股开盘大跌,道琼工业指数暴跌580点或1.87%,标普500指数下滑约70点或1.84%,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大跌165点或1.49%。   美股上週五收涨300多点,没想到5日开盘再次暴跌,据《CNBC》指出,这凸显市场对经济对通膨衰退的疑虑仍相当高。   另外,欧元在欧洲午盘前下跌约1.3%,至1.029美元,此前曾低至1.028美元。报导指出,由于对欧元区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天然气价格飙升以及乌克兰战争没有缓解的迹象,因此欧元週二跌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  
  • cover
    2天前

    他要“买下币圈”!赌赢首富,赌输清零?

    剩者为王,如果赌赢,这个男人或许将赢下整个数字货币衍生市场。在扮演“币圈央妈”后,FTX联合创始人Sam Bankman Fried(SBF)的下一步动作成为币圈关注焦点。有评论认为,SBF的逆市扩张极有可能帮助FTX赢得整个数字货币衍生市场。币圈“央妈”本周五,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所巨头FTX与加密数字货币贷款机构BlockFi签订了价值最高可达6.8亿美元的协议,FTX获得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lockFi的选项,并将给予BlockFi约4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加密货币亿万富翁、FTX联合创始人SBF还表示,他对即将遭受重创的加密货币采矿业进行收购持开放态度。有媒体评论称,SBF正在充当币圈的最后贷款人,以帮助经历雷曼式危机的币圈机构“喘口气”。有人因此赋予了他“币圈央妈”的头衔,也有人将SBF的举动与当年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int Morgan)出资为银行业危机灭火相提并论。SBF对此则相当冷静。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其认为更多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即将破产: 有些公司基本上已经走得太远了,由于资产负债表上的重大漏洞、监管问题,或者没有多少业务可以拯救等情况,要为它们提供支持是不现实的。 有一些三线交易所已经秘密破产。数字货币套利掘金媒体资料显示,在创办FTX交易所之前,SBF在华尔街的量化交易公司简恩资本(Jane Street)工作。当2017年比特币在6个月内从2500美元暴涨至近2万美元,25岁的SBF察觉到潜藏的机会。于是他辞去了华尔街的高薪工作,创办加密量化交易公司Alameda Research,开始币圈逐利的生活。对于进入数字货币市场的理由,SBF也直言不讳:我进入加密币领域时,对加密币是什么一无所知。我只是感觉那里有很多很好的交易机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SBF表示自己的第一桶金来自美日市场的比特币套利。由于整个数字货币市场刚刚起步,市场定价紊乱,套利机会众多。这导致SBF一度可以在美国买进1枚比特币,然后到日本加价10%卖出,在韩国的价差甚至高达30%。SBF随后与合伙人一起飞到日本,进行数字货币的套利交易,在巅峰时每天可进帐多达2500万美元。SBF随后在2018年底转赴香港,并在隔年5月成立FTX。不同于Coinbase等供新手买卖加密币的平台,FTX以提供复杂的衍生品闻名,类似于投资银行贩售的产品,包括期货、选择权、波动率指数、杠杆代币等等。据SBF的说法,那些参与度最高且资金充沛的交易者可透过这类产品放空加密币,在市场下跌时获利。FTX也提供所谓“代币化股票”,即发行追踪市公司股票表现的代币,包括特斯拉(Tesla)、苹果(Apple)、GameStop等,作为一种权证,方便投资人24小时不间断地交易,甚至还能用同样方式购买Pre-IPO合约,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数字货币大潮下,FTX短短几年内已经从一家小型加密货币交易所发展成为加密行业的一家龙头公司。日交易量从2019年的5000万美元攀升至目前的20亿美元。除了创新的产品、低廉的交易费用以及其平台大量的币种选择,通过收购获得市场份额也是FTX一直采用的策略。2021年8月,FTX的美国子公司FTX.US收购了位于纽约的LedgerX。 LedgerX拥有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许可,可销售加密衍生品,意味FTX又抢先币安(Binance)、Coinbase和Kraken等同业,进入美国加密衍生品合约市场。FTX随后在2021年9月宣布将总部从香港迁至巴哈马首都拿索(Nassau)。根据SBF的透露,FTX仍在寻求并购美国证券经纪商的机会,以便向美国客户提供股票交易服务。这代表FTX准备更直接地与罗宾汉(Robinhood)等新兴线上券商直接竞争。“他可能赢得整个数字货币衍生品市场”就像1907年的股灾和崩盘时的摩根大通一样,外界认为SBF正利用加密货币市场的混乱来扩张他的帝国。其最近完成了对陷入困境的日本交易所Liquid的收购。BlockFi和Voyager Digital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但并非每笔交易都能够成功。据SBF自己透露,他控制的Alameda公司可能会损失至少7000万美元已经发放的信贷。但SBF同时强调,FTX在过去10个季度一直保持盈利。FTX最大的竞争对手Coinbase在2022年第一季度损失了4.32亿美元,其股价较历史高点下跌了近90%。针对SBF的持续收购行为,FTX的早期投资者投资公司 Race Capital合伙人Chris McCann评论认为,SBF极有可能赢得整个数字货币市场:我们不知道这件事会变得有多大。最终结果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惊讶。我们认为他很有可能赢得整个衍生品市场。我不知道他是否会赢得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甚至可能超越这个市场,因为他现在甚至开始涉及一般的股票和金融业。McCann认为,与Coinbase和Binance等竞争者不同,FTX始终对员工人数非常节制,相比于竞争对手近4000人的公司规模,FTX员工人数仅为300人:可悲的现实是——你雇用的人越多,你的效率就越低;员工成本通常是一般公司的最大支出。由于加密货币价格保持低位,Celsius、三箭资本和 BlockFi 等公司引发了对流动性危机的担忧,投资者的焦虑情绪很高。但McCann表示,最糟糕的时期通常是风险投资的最佳时期: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糟糕的。但目前是一个更可怕、更惨淡的时期。目前更像是一种宏观经济形势,它一直在拉低所有资产类别,而不仅仅是加密货币。更有可能是自身难保但也有看衰者认为,SBF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填补币圈“无底洞”。SBF虽然拥有雄厚的资金,但他的财富几乎完全与加密货币有关,在币圈暴雷的过程中,他自己的命运也岌岌可危。此外,虽然FTX每年10亿美元的收入在加密货币领域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就信用和交易对手风险而言,这家交易所与受监管的华尔街公司完全不同。这也意味着,SBF的举动很难像传统央行一样,能够获得广泛认可从而提振市场信心。
  • cover
    4天前

    下半年刚开始 国家经济已撑不住了

    2022年下半年刚刚开始,有些国家已经撑得很辛苦。 其中一个,就是斯里兰卡。这个岛国正陷入1948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外汇储备严重不足,必要的进口都无力支付;食品和基本药物普遍短缺,卫生系统面临崩溃;除了供应基本服务部门以外,所有燃料暂停销售两周,为了省电,不少地方的路灯都不开了…… “印度洋上的明珠”为何沦落至此?     斯里兰卡怎么了? 斯里兰卡目前遇到的种种经济问题,症结在于外汇储备极度匮乏,而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疫情。 旅游业是斯里兰卡的经济支柱之一,每年都有大批来自欧洲、东南亚等地的游客前来观光。疫情前,斯里兰卡旅游业占全国GDP的12%以上,旅游业收入占该国外汇收入的14%。但受疫情影响,海外游客锐减,斯里兰卡旅游业蒙受沉重打击。 更糟的是,俄乌冲突之下,国际油气价格飞涨,这对本来就缺外汇的斯里兰卡来说,不啻为又一次打击。 斯里兰卡自身经济管理不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2009年内战结束后,斯里兰卡选择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而不是进军海外市场销售。2021年初,斯里兰卡已经出现外汇短缺。当时政府为了阻止外汇外流,下令禁止化肥进口,让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结果导致大面积农作物歉收。 斯里兰卡央行行长卡布拉尔此前表示,该国需要包括国际社会提供50亿美元资金支持。 全球性危机? 目前,针对斯里兰卡的援助已经在路上。 6月28日,中国紧急援助斯里兰卡的1000吨大米已经抵达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此前,中国已宣布向该国提供共计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这是斯里兰卡经济民生危机爆发以来接受的最大无偿援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6月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承诺将向斯里兰卡提供粮食援助共1万吨大米,这能为该国9个省份、7900所学校、110万学生提供长达半年的学生餐支持。 事实上,这一轮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危机中,很多国家都遇到了难题。 能源价格飞涨之下,不少国家都出现了“用电荒”。在亚洲,日本政府时隔7年向家庭和企业提出节电要求。美国也宣布进入能源紧急状态。因俄乌冲突被俄罗斯断供天然气的国家,更是面临迫在眉睫的窘境。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Carmen Reinhart指出,越来越多的高负债国家可能需要多年才能看到其债务出现实质性削减,斯里兰卡面临的经济困境不过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国家将会紧随其后。 她认为:还有很多的“斯里兰卡”在路上,比如缅甸、老挝等国家。它们不是全球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但其经济状况正在恶化。 Carmen Reinhart还指出,俄乌冲突加上大宗商品涨价,让加纳和埃及等国家也面临着巨大冲击。 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危机应对小组日前发布的报告称,多达94个国家的16亿人正面临粮食、能源和金融等危机中的至少一项,其中约12亿人生活在极易遭受危机影响的国家。
  • cover
    6天前

    通胀压力下,美股今日大震荡!!

    美国股市在今日周三盘中涨跌互现,因为投资者仍然关注着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不断增加。 截至美东时间上午11:30左右,标准普尔500指数在波涛汹涌的交易中下挫,在一天前该指数下滑2%后扩大了损失。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升,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因为科技股仍然受到压力。 比特币下跌,价格短暂跌破20,000美元。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两周来首次升至每桶113美元以上,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3.2%以下。 在整个市场的最新一轮波动中,人们对通货膨胀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影响再次感到不安。周三,美国第一季度GDP被下调,显示年化收缩1.6%,因为个人消费比之前的报告要疲软。本周早些时候的另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下滑至16个月低点,短期预期恶化至9年低点,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即消费者会因为预期价格持续走高而抑制支出。 鉴于这些和其他最近的报告,一些美联储官员已经标明了通胀预期将在消费者中变得根深蒂固的风险,使央行有理由暂时保持其鹰派姿态。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洛雷塔-梅斯特(Loretta Mester)在周三的讲话中说:"汽油和食品的突出价格仍然很高,这表明存在一些风险,即家庭和企业的长期通胀预期将继续上升。 她表示,如果经济状况在下个月的美联储会议上看起来类似,她将支持在7月份再次加息75个基点,这与近期其他官员对这种加息的支持相呼应。根据CME集团的数据,目前市场对7月最终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超过了80。 这些对一系列大于典型的加息的预期仍然是科技股的一个压力点,尤其是科技股,它们的估值主要是基于未来的盈利增长前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仍然稳居熊市,年初至今下跌了28.5%,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科技含量高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服务行业都落后于大盘指数。 "通胀担忧依然存在,美联储将不得不更积极地介入,并进一步推高利率,这对科技股非常非常不利,"Opimas首席执行官Octavio Marenzi周二告诉雅虎财经直播。"无论如何,美联储的加息活动还没有结束......。我不指望这里会很快出现任何转机。我认为这是一个有一些腿的下跌市场。" interest(PINS)股价上涨,此前该公司称谷歌和PayPal高管Bill Ready将接替Pinterest联合创始人Ben Silbermann担任该社交媒体平台的CEO。分析师认为,Ready的经验表明他可能会帮助推进Pinterest的扩张计划,在其平台上建立购物功能。 在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发布报告称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参与了 "会计诡计 "以达到财务目标后,Nio(NIO)股价周三上午暴跌,扩大了损失。尼奥公司发表声明回应称,该报告 "毫无道理可言,且包含大量错误"。 据彭博社报道,在摩根士丹利将Upstart Holdings(UPST)的股票评级从 "同等重要性 "下调至 "减持",并将该公司的目标价从之前看到的88美元下调至19美元之后,该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摩根士丹利认为,由于业务的周期性,该消费贷款平台将面临压力。
  • cover
    6天前

    注意!Airbnb今日将永久禁止派对房屋

    Airbnb将永久禁止在该网站上列出的短期租赁房屋中举行派对。 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Airbnb公司认为这项禁令已经奏效,今日表示,关于在挂牌房产举行派对的报告比一年前下降了44%。 Airbnb表示,去年有超过6600名客人因相关违规行为被停职。 2019年,在加州一栋房子的派对上发生致命枪击事件后,Airbnb开始打击派对房屋。当时,该公司禁止在社交媒体上宣传Airbnb地点的派对。 该公司表示,在大流行期间,Airbnb地点的聚会数量有所增加,因为人们将聚会从酒吧和俱乐部转移到了出租屋。这导致了2020年的一项临时禁令。 Airbnb表示,在将禁令变成永久禁令的同时,它将取消对出租房屋的16人限制。它说,在COVID-19疫苗问世之前,这个上限是出于健康考虑。
  • cover
    1星期前

    花几百亿收购,中国“马斯克”陷入怪圈

    自从新东方的直播火了以来,几百万家长就像着魔一样,天天守在直播间买大米。只要那个跟兵马俑撞脸的董宇辉一出现,整个抖音的服务器都得抖三抖——人太多了,遭不住啊。就在前几天,吉利汽车还专门跑到东方甄选的直播间,不光刷了7个“嘉年华”、还顺带买了不少大米。买大米当然只是个幌子,有心人一看就知道——爱折腾的吉利又要搞大事了。就在这之前,吉利才刚刚完成了对魅族的股权收购,并把自主研制的卫星,用一箭九星的方式送上了太空,造皮卡、射卫星、刷火箭、买手机,多元化布局简直堪比大洋彼岸的马斯克。动作搞了一大堆,可惜就是股价不给力。 相比之下,比亚迪的命运就很不一样。 就在6月10日,比亚迪的股价创下了历史新高,成为了首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中国车企。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冲击中高端市场,吉利在2001年推出了号称中国第一跑的“美人豹”。为了与国际接轨,他们还专门花钱请了意大利的设计师,把外形、线条都整到了极致。除此之外,还斥资1000万元入主了一家广州足球俱乐部。这就有点类似给主播刷火箭、当榜一,通过冠名的方式来给品牌打广告。遗憾的是,这两次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就拿所谓的“中国第一跑”来说吧,好看是挺好看,但马力不行。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足球队就更惨了,先是被吹“黑哨”,紧接着晋级失败,一千多万打了水漂。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资历更老的吉利一直等到2005年才在香港上市,落后于比亚迪3年。几年之后,吉利又在一次活动中公开表示:“以演艺明星为主要人群的部分有钱人,现在只知道消费世界名牌,汽车要开宝马、奔驰,服装只穿法国的,甚至连包都必须用LV的”。言下之意就是——民族品牌不能崛起,都怪有钱人不买国产车。痛定思痛之下,吉利开始了漫长的国际化之路。在那些年里,一边跟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接触,一边跟外国车企眉来眼去,以期完成品牌的升级和转型。2010年,吉利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100%的股份和相关资产。由于当时吉利与沃尔沃在市值上有着将近4倍的差距,这场收购也被很多人称为“蛇吞象”。在那之后,吉利还接连收购了宝腾汽车、英国莲花汽车和飞行汽车太力,很快就膨胀成了一个“巨无霸”。2015年的时候,看准了新能源赛道的李书福还提出了“蓝色吉利计划”,宣告全面转型。按照他的说法,吉利不仅要“5年投入1500亿用于研发”,还要在“2025年实现365万辆销量目标,其中新能源占比30%,如果加上极氪,占比会提升到40%以上”。这么多年下来,吉利一共砸了多少钱?收购沃尔沃花了18亿美元,收购戴勒姆花了90亿美元,除此之外还有不下20家整车工厂,总投入加起来应该不下千亿。除此之外,吉利还是国内拥有汽车品牌最多的一家汽车集团,包括吉利、沃尔沃、宝腾、路特斯、伦敦电动车、远程、领克、极星、几何、枫叶、极氪、蓝睿等等。产能+品牌的扩张,当然会换来销量的膨胀。自2017年以来,吉利连续五年位居自主品牌销量第一位,看起来声势很浩大。不过这些优势,却迟迟没能在股价上有所体现。按照目前的股价来看,吉利汽车的市值只有1500多亿,距离比亚迪的一万亿差着八千多亿。而在更受资本市场青睐的新能源领域,转型声势最浩大的吉利也没能扑腾起多大的浪花。2020年,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只有6.8万辆,占总销量的比例只有5.2%。没有销量,就无法对上游供应商“吆五喝六”;没有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则无法满足资本市场对车厂“量价齐升”的苛刻要求。相比之下,更专注的比亚迪则在这波新能源浪潮中更显从容。就在2008年,巴菲特以18亿港元购买了2.25亿股比亚迪股份,这是他人生中投资的第一家中国企业。从此之后,比亚迪股价一路飙涨。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在电池领域的多年积累也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在过去的几年中,比亚迪不仅股价一路高歌猛进,被剥离的“比亚迪半导体”即将上市,刀片电池则也有望打入特斯拉供应链。假如当年吉利把收购的钱拿去搞研发,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 cover
    1星期前

    Nike市值一夜蒸发800多亿, 为啥?

    6月29日,“耐克市值一夜蒸发800多亿”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耐克为何不香了?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耐克市值一夜蒸发800多亿 据多家财经媒体报道,截至当地时间6月28日(星期二)美股收盘,耐克股价大跌7%,市值一日蒸发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5亿元。 同时,耐克股价盘中一度跌至102.48美元/股,创下2020年8月以来新低。引发耐克股价下跌主要因为其发布的财报数据。 当地时间6月27日,耐克公布其截至今年5月31日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2022财年耐克全年营收达467亿美元,同比增加5%,剔除汇率变动影响同比增长6%。 按理说耐克在2022年财年营收实现了增长,股价应该上涨才对,结果反而却出现了下跌。 不过,再次引发市场关注及热议的是,耐克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失守中国市场。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第三财季,耐克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降5.2%至21.6亿美元。而在上一财季,耐克大中华区销售收入亦大跌20%至18.44亿美元。第四财季大中华区业绩加速下滑,实现营收15.61亿美元,同比下降19%。大中华区全年营收75.47亿美元,同比下滑9%,剔除汇率变动影响则下滑13%。 资本市场更担忧的是,耐克的净利润数据表现不太乐观。 耐克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第三财季,总销售额同比增长5%至108.7亿美元,净利润下滑3.7%至13.96亿美元。 耐克,这家美国体育运动巨头品牌曾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时至今日,为何越来越不香了?难道中国消费者真的抛弃耐克了吗? 02 耐克昔日在中国市场的辉煌往事 1963年,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和导师比尔·鲍尔曼共同创立了蓝带体育用品公司,主营体育用品。一年后,奈特与他的教练鲍尔曼各出资500美元,成立了运动鞋公司,取名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也就是耐克的前身。 1972年耐克公司成立,一年之后耐克就出名了,全美2000米到10000米跑纪录创造者史蒂夫·普雷方丹成为第一个穿NIKE运动鞋的田径运动员。耐克从此一鸣惊人,很快进入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和南美等国际市场。 耐克1980年进入中国市场,和可口可乐在同一年进入中国市场。与可口可乐明显不同,耐克一进入中国市场并没有爆红,反而度过了十年的沉寂期。 在当年那个信息和物资匮乏的时代,人们并不会以穿了一双耐克的运动鞋而炫耀,耐克的鞋在当时也没有什么性价比可言,不过耐克反而加大了中国市场的广告营销宣传力度。 1986年,耐克在中国市场投放了第一则广告,而主体是一个黑人穿着耐克鞋在天上奔跑,虽然如今看来已经十分常见,可在当时却是一条爆炸性的广告,影响力很大。 不过让更多中国人认识耐克,要归功于全球顶级体育赛事NBA。1986年,NBA进入中国市场,耐克请NBA明星代言,宣传他们的传奇故事,用情怀营销打动了球迷及年轻人。 在上世纪90年代,耐克用250万美元请了乔丹代言,乔丹的明星效应果然很见效,当年耐克的销售额就突破了7000万,超过竞争对手阿迪达斯。 2002年,姚明进入休斯顿火箭队,成为一个全新的NBA巨星冉冉升起,而姚明是中国人,更能引起中国消费者的关注,耐克自然看中了姚明,请姚明代言,这让耐克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陡增。 在当时的球迷眼中,耐克就是球鞋的代名词,篮球鞋只穿耐克。 巅峰时期的耐克在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即使是在2019年,耐克占据中国运动鞋整个市场22.9%的市场份额,已经严重极度依赖中国市场。 耐克在去年3月上市了一款699元的女子运动鞋,居然有34.6万人预约,足见其影响力依然存在。 03 耐克为啥不香了? 让市场很意外的是,耐克这两年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而且有荣光渐失之势。 耐克为什么不香了?在NBS新品略看来,耐克在中国市场销售下滑有着多方面原因,可以说是四面楚歌。 第一,国产体育用品品牌的强势崛起。 耐克失去的市场份额的背后,正好是安踏、李宁等国产体育用品品牌崛起之时,如今国产品牌已经对耐克等国际品牌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之势。 前文所述,耐克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接连下滑,反观李宁、安踏等国内品牌的业绩却是蹭蹭上涨。 安踏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安踏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录得10%-20%高段的正增长。2021年,安踏总营收达493.2亿元,已超越阿迪达斯大中华区45.97亿欧元的营收,且与耐克大中华区82.9亿美元营收非常接近。 相比安踏,李宁的销售数据增长更为明显,截至2022年3月31日,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于整个平台之零售流水按年录得20%-30%高段增长。 第二,年轻人爱上国产运动品牌,不再迷恋“洋品牌”。 80、90后年轻人是运动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在过去也很喜欢买耐克等国际品牌,更是以穿国际运动品牌视为潮流,的确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年代国产运动品牌创新力不足,在款式上也曾模仿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 但是近年来随着国产体育品牌的强势崛起,研发能力大大加强,在产品设计、功能、款式,以及价格等方面已经能与国外品牌相比较。 更重要的是消费进入年轻时代,95后及00后的消费观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不再一味迷恋国际体育品牌。 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买国货,买国潮商品。据《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00后是国风文化关注程度最高的群体。 所以说,耐克失去了这一代中国年轻人,中国年轻人抛弃了耐克。 第三,耐克没有跟上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变化,不仅很傲慢,而且还作死。 耐克过去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NBA体育赛事,得益于乔丹、姚明等明星的代言,快速占领中国消费市场,讲故事、讲情怀,搞饥饿营销等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在传统零售时代是赢家。 后来中国进入电商时代,耐克等国际运动品牌发展步伐明显慢了,在社交媒体时代,新崛起的国产运动品牌更懂年轻人,更善于营销、更加注重电商及社交媒体宣传,耐克等国际品牌显然没有这方面的基因。 不过耐克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数据下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耐克自己很傲慢,甚至是作死,比如在2021年三月因为众所周知的公共事件影响,引发了中国消费者抵制。 第四,来自国际同行品牌的竞争,特别是新对手的竞争。 耐克在中国市场不仅要面临日益崛起的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竞争,同时还要面临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的竞争,而且行业内卷十分严重。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依然有国际体育用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展得不错,比如最近几年崛起的新鞋王斯凯奇,在销量上早已赶超了耐克和阿迪达斯。 数据显示,2021年斯凯奇在中国市场零售额达到228亿元,同比增长24%,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刚已经超过了3000家。斯凯奇在今年618整体销售增长20%。 04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前景可期,但耐克的日子会越来越难 尽管耐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连续出现下滑,但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及运动鞋市场依然发展得如火如荼。 根据中金公司本月发布的研报显示,全球运动鞋行业规模较大且增速稳定,全球运动鞋行业规模较大且增速稳定,国内近五年市场复合增速超过10%。 2007-2021年期间全球运动鞋市场规模CAGR达4.77%,至2021年该市场规模达1469亿美元;同时国内运动鞋市场得益于需求多元化、消费能力升级、年龄构成及背景的变化等因素,2016~2021年期间市场规模CAGR达到16.2%,国内市场展现出更好的成长增速及扩容空间。 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前景被各方看好,在未来运动鞋服饰灵活搭配、多场景适用的风格优势下,运动鞋甚至有望进一步影响传统正式穿搭需求。 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对体育运动鞋及服饰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加之伴随着国潮设计及消费需求以及女性运动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容,包括运动鞋在内的体育运动用品市场未来有望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面对竞争十分激烈但前景十分广阔的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国内外各大体育用品品牌正在摩拳擦掌,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但中国消费市场环境已经与过去完全不同,耐克等国际体育用品品牌过去用在中国市场的招数现在的效果已经大打折扣,必须要求新求变。 美国《华尔街日报》早在去年8月就发表文章,提醒耐克和阿迪达斯两家企业,快速发展的中国本土品牌正在崛起,两大品牌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市场战略。 所以未来耐克要进一步加速产品及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贴近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产品风格、功能、款式、版型、时尚等方面的研究,因地制宜推出更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此外,耐克还需要加速企业品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速线上市场。不过在NBS新品略看来,目前未来的消费下沉市场前景更值得期待。 不过更重要的是耐克要尊重中国市场,尊重中国消费者,不要踩红线,否则未来只会被更多中国消费者抛弃。 总结来看,耐克等国际体育运动品牌在中国市场未来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像过去那样躺赢,随便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运动爱好者的你,现在还买耐克吗?
  • cover
    1星期前

    NDP提发$1000元应对通胀!有人已经领钱了!

    新民主党党魁驵勉诚(Jagmeet Singh)今天喊话联邦政府,要求向民众发放$1,000元用于支付汽油、超市购物和租房的费用,以应对通胀。 在一段视频中,这位党魁谈到加拿大的通胀。他说:“通胀对民众的真实影响是,越来越难以支付日常生活的开支。” 驵勉诚用汽油和超市杂货的价格为例,称日常开支越来越贵,为此,他呼吁向加拿大人一次性支付,直接提供帮助。 他还通过推特分享了新民主党(NDP)的请愿,要求给加拿大所有打工家庭发放最高$1,000元。 他说:“他们需要帮助,不是打工者引发了通胀,所以他们不应该承担通胀解决方案的冲击。” NDP的请愿书写道: “生活越来越难了。你应该立即得到帮助。” “驵勉诚(Jagmeet Singh)和新民主党呼吁工薪家庭现在就获得最高1000元的补贴,以帮助支付汽油、杂货和房租的费用。” 不过,他没有说明这笔钱具体谁有资格领,钱从哪里来。 与此同时,加拿大有一个省份已经开始行动了。 PEI省65岁以上老人每人100元! 据报道,在加拿大东海岸的爱德华王子岛,政府率先提出为岛上的老人发放一次性超市购物卡。 爱德华王子岛政府官网称,由于通货膨胀而面临食品不安全的65岁及以上的低收入老年人,现在可以登记领取一张100元的一次性购物卡。申请期限是8月26日。 该省的长者食物支援计划(Seniors Food Support Progam)接受网上报名。登记表格也可以在网上获得,并可交回省级社会项目办公室。如有需要,长者可致电2-1-1协助完成网上注册。 爱岛社会发展和住房厅长Brad Trivers表示:“我们知道,老年人通常有固定收入,随着食品和燃料成本的上升,在当地杂货店购买健康营养的食物可能会更加困难。任何一点资金都会有帮助。这项新的支持措施,加上省政府其他抗通胀的计划,将有助于确保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加拿大统计局近日公布的5月份通胀数据显示,爱德华王子岛这个全国最小的省份通胀率达到11.1%,高居榜首。加拿大全国平均水平为7.7%。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5月以来,燃料成本上涨了48%,能源成本上涨了35%。 食品杂货的价格也在上涨,蔬菜、肉类和鱼类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0.3%、9%和11.7%。 为了帮助加拿大人提高生活成本,自由党政府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对抗通货膨胀的措施,包括租户一次性补贴,提高加拿大低收入工人的福利(Canada Workers Benefit),降低平均托儿成本等。
  • cover
    1星期前

    投资谨慎!金属市场经历如此严重的崩溃!

    由于经济衰退的担忧,工业金属有望迎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的一个季度,价格受到冲击。 铜,这个重要的经济风向标,已经从四个月前的记录反弹到了熊市,而锡刚刚下跌了21%,这是自1980年代的危机冻结伦敦交易四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周。 这是对过去两年的一个戏剧性逆转,当时金属在封锁后的乐观情绪、通胀预测和供应紧张的浪潮中飙升。现在,通货膨胀来了,供应仍然紧张。但是,由于对各主要经济体工业活动放缓的担忧与中国需求的下滑相吻合,价格正在暴跌。 制造业活动已经在萎缩,标普全球指数周四显示欧洲制造业产出两年来首次萎缩,而美国的产出则创下23个月的新低。即便如此,铜和其他工业金属加速下挫的幅度表明,投资者正在押注未来几周需求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 上周五,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触及16个月的低点,为每吨8,122.50美元,6月份迄今为止11%的跌幅使其成为过去30年中最大的月度损失之一。从铝到锌的金属也出现了暴跌,彭博工业金属现货子指数本季度下跌了26%,将成为自2008年底以来的最大跌幅。锡从3月的高点下跌了一半多。   金属比其他商品如农作物和能源受到的冲击更大--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对这些商品的供应和贸易影响更大。彭博能源现货子指数自3月底以来上涨了10%,而相应的农业指数则下跌了9.7%。 然而,铜和其他几个金属市场仍然面临着一些有史以来最紧张的供应条件。随着全球库存的减少,以及几乎没有迹象表明会有大量的新供应,即使像高盛集团这样坚定的铜牛市也曾警告说,可能需要破坏需求来帮助缓解压力。 工业金属的溃败始于本月早些时候,此前美联储将利率提高了75个基点,并警告说其将猖獗的通货膨胀重新置于控制之下的努力有可能引发衰退。但上周,即使其他市场的投资者开始对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提前结束进行定价,这种抛售也在加速。 美联储警告说,它对支撑原油等大宗商品飙升的供应方驱动因素几乎没有影响,而随着消费者财务压力的增加,对汽油和食品等基本商品的需求将保持弹性。 但美联储的加息可能会对可支配支出产生更直接的影响,可能会结束房地产、汽车制造和耐用品等领域的金属需求的繁荣。随着制造商面临着不断上升的借贷成本,建筑和工业机械等领域的需求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这些领域占到了整体使用量的主要部分。 看跌的证据在市场上最为明显,在价格急剧下降期间,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合约的未平仓合约大幅上升。这表明交易者正在增加新的空头,而不是卖出看涨头寸。在LME,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最近的暴跌更多是由于投资者放弃对价格上涨的押注,而在本月大部分时间里,看跌定位大致持平。 这可能反映出在交易所库存仍接近极低水平时,对与市场对赌的犹豫不决,因为去年年底库存急剧下降帮助推动了现货铜价格的历史性大涨。镍熊在3月份陷入了更大的空头挤压,而在上周LME库存降至历史最低点后,锌市场正在酝酿新的供应危机。 目前,围绕铜的经济衰退风险正在驱赶普通投资者,中银国际的Fu说。 "一些所谓的散客已经决定要暂时退出,从交易的角度来看,这是有道理的--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市场仍然非常紧张。" 对于像铜这样的金属来说,它用于从重型工业机械到先进的电子产品的各种用途,这意味着市场与经济变化密切相关,而这次回撤标志着商品市场发出的信号,即恢复价格控制的努力正在取得一些早期的成功。即使Covid-19封锁开始缓解,金属市场已经变坏,而且有迹象表明,那里的交易商正在押注铜价将进一步下跌。 The source : https://www.mining.com/web/metals-havent-crashed-this-hard-since-the-great-recession/
  • cover
    1星期前

    中国的中小银行倒闭,只是刚刚开始

    自从今年6月初河南村镇银行爆雷后,国内又爆出一大批问题银行,这其中不仅有中小银行,就连工商银行也出现被挤兑事件。由于受房地产次贷危机等影响,绝大多数中小银行都面临倒闭,加上银行挤兑风波愈演愈烈,更是加速了这些中小银行的倒闭。 中国次贷危机早已超过国际警戒线 据日经中文网2021年12月20日报道,2020年世界整体的净资产达到510万亿美元,比2000年的160万亿美元增长3倍。其中中国从2000年的7万亿美元猛增至120万亿美元,增长17.1倍,比国际平均增长高出14倍。 据《中国住房存量报告:2021》披露,2020年,中国住房市值为62.6万亿美元(约445万亿人民币(专题)) ,占国家总财富量120万亿美元的52.16%。同年,美国的住房市值是33.6万亿美元,占国家总财富量的37.78%;日本(专题)10.8万亿美元,占国家总财富量的30.85%;英法德三国住房市值合计只有31.5万亿美元。 从住房市值与GDP比例来看,2020年,中国的GDP为14.72万亿美元,住房市值与GDP比例为414%。同年,美国是148%、日本是233%、德国是271%、英国是339%、法国是354%。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住房市值与GDP比例最高为169%。在1991 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前,日本的住房市值与GDP比例最高为391%。 中国次贷危机早已超过国际警戒线。从2020年开始,中国住房市值与GDP比例比当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就高出245%,比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前还高出23%。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之所以至今还未破灭,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干预才能硬撑到今天。但受疫情封城和民企倒闭等影响,业主断供潮早已突破了银行所承受的风险能力,而且这次的断供潮还只是刚刚开始。 中国已成为全球的负债大国 根据中国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银行数量有4602家,银行网点20多万个。其中,开发性金融机构1家、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行6家、股份行12家、城商行128家、民营银行19家、外资行41家、农商行1595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农信社577家、村镇银行1651家等。这其中除国有银行外,几乎90%都属于地方性中小银行。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显示,2021年,全球债务规模激增至30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总债务为336万亿人民币(约50.1万亿美元) 。按照宏观经济杠杆(电视剧)率来看,2021年,中国的GDP为114万亿,杠杆率为296%。同年,日本的杠杆率为115.6%、美国为84.6%。全球发展中国家的杠杆率很少有超过70%的,而中国却高出这一警戒线的226%。可见,中国已成为全球名符其实的负债大国。 国家总债务主要包括政府债务、居民债务和企业债务等。据美国高盛的报告显示,2021年末,中国的债务总量为50.1万亿美元,其中政府负债总额11.3万亿美元(国债3.4万亿美元、地方政府债7.9万亿美元);国内居民总负债约30万亿美元(其80%以上是房贷);企业债务总额约8.8万亿美元(60%是房地产企业负债)。 中小银行是引发次贷危机的根源 据银行业内部采样分析,中国中小银行的资金来源分别是:国有银行转贷约占80%、银行投资人的投资约占5%、居民存款约占15%。所谓的银行帐面存款总规模,其中80%是由贷款转为存款,而这些所谓的储户都是贷款者。也就是说,中小银行一旦倒闭,损失最大的还是国有银行。 中小银行是引发次贷危机的根源。中小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有三大类:一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如今各地方政府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哪有钱偿还银行贷款呢?二是民营企业贷款。其中60%以上的民企贷款都流入到房地产市场,由于房市大萧条,90%以上的房企都面临着生存危机,银行的贷款只能用房子来抵债;三是居民个人贷款80%属房贷和车贷。近几年来,由于受外资逃脱潮、民企倒闭潮、疫情封城潮、社会失业潮、房地产降价潮、员工降薪潮等影响,居民个人的偿还能力也大大下降,房贷和车贷的断供潮也相继而来。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小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几乎有80%都变成了次贷,一旦有同类银行出现被挤兑事件,就很快会形成多米诺骨效应,整个中小银行都会受到影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上百家村镇银行面临破产清算,而且各地中小银行被挤兑现象还在进一步恶化。有专家认为,按照中国的经济现状,预计到今年年底,绝大多数中小银行都会出现生存危机,而大量中小银行的倒闭,必然会引发中国的经济危机。因此,如今的中小银行倒闭还只是刚刚开始。
  • cover
    1星期前

    操纵美股市 26名中国人遭美证交会重罚7500万美元

    华尔街股市。    图/美联社(达志影像)(资料照)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日公布宣布处罚公告,提及 26 名中国散户因操纵美国股市,被联邦法院重罚 7,500 万美元。 SEC 公告提到,包括陈爽(Shuang Chen,音译,以下皆为音译)、杜雯雯(Wenwen Du)、高立荣(Lirong Gao)、关静(Jing Guan)、贾同辉(Tonghui Jia)、贾学杰(Xuejie Jia)、史洪磊(Honglei Shi)、孙鲁俊(Lujun Sun)、王外龙(Wailong Wang)、王家栋(Jiadong Wang)、王嘉峰(Jiafeng Wang)、吴琳琳(Linlin Wu)、林星(Lin Xing)、杨勇(Yong Yang)、赵建成(Jiancheng Zhao)和 Forrest(香港)有限公司,上述 15 名中国交易员和一家香港咨询公司被裁定违反《证券法》相关的反欺诈规定。 报导提到,其中有 3 人常往来中美, 23 人常住中国,涉嫌操纵三千多支美国上市证券,获取超 3,100 万美元的非法利润。这些中国人涉嫌输入大量“欺骗”订单,推动市场后再撤单,来回操作,获利相当可观。据 SEC 的诉状提到,这些人反覆操作 3 千多支股票,时间长达 6 年 ( 2013 年起、至少到 2018 年 ),直到 SEC 的工作人员靠分解数据、分析 IP 位址,才找到些人作案的证据。 2019 年 SEC 紧急将 18 人财产冻结,随后增加 2 名被告和 8 名救济被告。在 2020 年要求联邦法院对 15 名中国交易员和一家香港谘询公司做出判决。 今年 6 月,法院裁定 15 人违反证券法相关的反欺诈规定,将取消约 3 千 5 百万美元的不义收益,以及约 598 万美元的判决前利息负有连带责任,每人必须支付 200 万美元的民事罚款。 法院也在 6 月 9 日下令,10名“救济被告”每个人需退回他们在交易之中的盈利,金额从 3 千5 百万美元到 53 万美元不等,外加预判利息,总额约为 150 万美元。
  • cover
    1星期前

    好消息!误领CERB的这些人不急退款了

    特鲁多政府近日通过一项减免令,近 100,000 名被要求偿还的 CERB 福利的学生可以松口气了,他们误领的福利金很快就会得到暂停追讨欠债。     根据本月早些时候通过的一项议会命令,学生们可以从他们被要求偿还的 CERB 福利金额中扣除他们本可以在针对学生的CESB援助计划下收取的金额。   联邦就业部长卡拉·夸尔特罗( Carla Qualtrough )表示,政府在跟进大流行期间支付的福利金时意识到,许多领取加拿大紧急救济金 (CERB) 福利的学生实际上应该申请一个不同的计划——加拿大紧急学生福利(CESB)。   CERB和CESB两个福利是不一样,CERB 福利针对向因 COVID-19 大流行而失业的工人,但 CESB 则是旨在帮助因大流行而就无法找到工作的学生。   而这些学生本来应该申请CESB,现在却误领了CERB。   在某些情况下,学生被告知他们必须偿还他们收到的数千加元的 CERB 款项,但这些学生现在申请 CESB 学生福利为时已晚。     特鲁多联邦内阁于 6 月 2 日通过了一项减免缓解令,旨在解决就业部长所描述的“不平等”。   “如果我们确定你欠 CERB 的钱,你可能会对自己说,如果知道没有资格获得 CERB,我会申请学生福利,因为我知道我有资格获得那个CESB ,” 夸尔特罗在接受 CBC 新闻采访时说。“你就是我们要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你就是我们正要纠正这种不平等的人。”   就业部长估计,此举可以帮助大约 98,000 名学生。   Qualtrough 说,因为CERB福利每月支付 2,000 元,而CESB学生福利每月只有1,250元。她说,现在可以用这笔钱来减少一些学生被要求偿还的金额。   “这将大大抵消人们在偿还 CERB 时被视为欠下的任何金额。”   为了有资格获得减免令,学生必须在 2020 年 9 月 30 日之前申请 CERB,并且不能同时获得 CESB、EI就业保险或省级育儿假或产假等福利。   他们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之一:   他们因 COVID-19 而无法工作;或者 他们正在找工作;又或者 他们有工作,但4周CESB 期间的税前收入低于1,000 元。       加拿大税务局已经建立了一个网站,概述了减免令的条款和申请表的链接。     详情参考:https://www.canada.ca/en/revenue-agency/services/benefits/apply-for-cerb-with-cra/return-payment/student-cerb-debt.html   如果符合要求,则可填写申请表格: https://www.canada.ca/en/revenue-agency/services/forms-publications/forms/t186.html   CBC新闻询问 CRA 是否在学生发出还款通知时告知学生减免令。发言人克里斯托弗·杜迪(Christopher Doody)表示,CRA 没有在其还款通知中提到学生可能会被中断,因为它“没有办法确定符合减免令资格的个人”。     就业部长说,如果学生已经偿还了他们收到的 CERB 福利,他们将获得差额资助。   夸尔特罗还表示,除了这个外,政府目前没有任何其他减免令的计划。   虽然政府正在通知一些 CERB 领取者他们必须偿还福利,但部长表示,政府“正在拼命努力让人们尽可能轻松地享受这一点”,并允许他们在数月甚至数年内慢慢还钱。   夸尔特罗说:“我们真的在努力尽可能地灵活,努力确保……这不会影响或破坏某人支付账单的能力,”她补充说,大多数人都是真诚地申请 CERB 福利的,并且认为自己有权获得 CERB。   学生获得政府减免令,加拿大学生联合会Taylan McRae-Yu 表示,很高兴看到政府对学生的帮助,但认为政府应该帮得更多。   “COVID、生活成本危机以及学费上涨,这迫使一些学生在偿还额外贷款、基本需求和学业之间做出选择。”   乔安娜·克拉克(Joanna Clark)是一名前学生,现在是一名小学教师,在 5 月份,她收到 CRA 的还款信。   她最初申请了就业保险EI,但获得了 CERB 福利。现在,这位小学老师被要求偿还她 2,000 元,但她说没钱拿不出来。   克拉克说,政府尚未通知她有关减免令的信息,她希望自己有资格获得减免。   “如果这意味着我不必偿还 2,000 加元,那将大有不同。”    
  • cover
    1星期前

    茅台股票暴涨 股东分红发272亿元现金

    “股王”贵州茅台分红272亿元,约占去年净利润的51.9%。 6月23日晚间,贵州茅台(600519.SH)公告,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1.67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72.28亿元。 贵州茅台又一次刷新了上市以来的分红记录。此次分红,比上年的242亿元增加近30亿元,分红占净利润比率连续第三年保持在51.90%。 公告显示,此次分红的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6月29日,除权(息)日为2022年6月30日。此次利润分配方案已通过贵州茅台6月16日的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自6月17日以来,贵州茅台(600519.SH)股价再次站上1900元关口。截至6月23日,贵州茅台(600519.SH)收涨1.09%,报收1957.10元。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表示,贵州茅台股价近2000元,“20万买一手,每年派(约)2000元”,分红方案“真小气”。也有投资者认为,“谁这个价位买茅台图分红”。 就在6月16日的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提出,公司手握现金资产近1900亿元,期待茅台将分红比例逐步提高到70%,同时向世界一流公司的回报看齐,由每年一次分红变为一年四次,按季度分红。 贵州茅台董事会秘书蒋焰回应称,公司近三年的分红比例都保持在52%,基本保持稳定,且绝对额不断增大,“我们希望我们的股东能有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茅台在整个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蒋焰说。 年报显示,2021年,贵州茅台实现营收1061.9亿元,首次跨过千亿营收门槛,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1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6亿元,同比增长12.34%。 “今年,我们提出实现营收1259亿元的目标,增速15%,较去年增速目标提高4.5个百分点,增长额164亿元。二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9.69亿元。”6月16日,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在股东大会上为公司定下2022年经营目标,今年也是他走马上任的首个完整年度。 在股东大会上,丁雄军对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评价颇高。今年一季度,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331.87亿元,同比增长1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45亿元,同比增长23.58%。“创下近三年来单季度最大增幅和茅台上市以来最大单季增长数额。”丁雄军称。
  • cover
    2星期前

    加国通胀率再创40年新高 食品成重灾区

    据官方(Statistics Canada)提供的数据--加拿大已经打破了自己1983年以来的通货膨胀记录,增长幅度高达7.7%。   你没看错,自1983石油危机以来,整整39年都没有这么糟糕过。   加拿大统计局在周三上午发布了今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阐述了加拿大人在过去一年中受到的价格上涨的冲击方式。   "这是自1983年以来最大的年度涨幅,比今年4月的6.8%的涨幅要高,"报告中写道。   除汽油外,4月份的CPI增长了5.8%,5月份同比飙升了6.3%。     但5月份的加速主要是因为汽油价格的上涨。   与2022年4月(-0.7%)相比,5月的汽油成本上升了12.0%。而与去年5月相比,加拿大人为汽油支付的费用增加了48.0%。   "按月计算,5月份CPI上涨1.4%,此前4月份上涨0.6%“,StatCan报告说。"在季节性调整后的月度基础上,CPI上升了1.1%,这是自1992年引入该系列以来的最快速度”。   虽然今年5月的平均时薪上升了3.9%,但生活成本上升得更快。仅仅是全年的能源成本在5月份就上升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34.8%。加拿大统计局说这是自2003年1月以来最大的单月价格飙升。 ​   食品 加拿大人受食品和食品杂货价格的影响最大。   食用脂肪和油的价格上升到 "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涨幅",新鲜蔬菜的成本在5月份也上升了10.3%,而4月份是8.2%。   今年5月,冷冻和鲜鱼的价格上涨了11.7%,而肉类价格的增长速度较慢(+9.0%)。   出行 今年旅行者的住宿价格也经历了一个飙升,几乎翻了一番,全国范围内增长了40.2%。   安大略省(56.8%)、不列颠哥伦比亚省(+43.2%)和新斯科舍省(+41.8%)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加拿大各地的旅行需求更高,当时COVID-19的限制更严格,旅行疫苗的规定仍在实施。   住宅 5月份的住房成本仍然很高,同比增长7.4%,与4月份的增幅相当。但看起来新房市场正在一点点降温。   由于家具价格在今年上涨了15.8%,装修房屋变得更加昂贵。   "2021年5月初首次实施的对来自中国和越南的进口软体家具的关税(+22.7%),促成了价格的上涨,"StatCan报告说。  
  • cover
    2星期前

    好消息!大温油价终于大幅下跌了

    大温地区汽油价格周二下降至每升2.17元。 这对于连续几个月承受高油价重负的司机而言,是一个好消息。6月初,部分油站每升普通汽油价格高达2.37元,跌了整整百分之十! 油价追踪服务GasBuddy.com首席油分析师德哈恩(Patrick De Haan)预测,在加拿大国庆日长周末到来之前,油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跌。全国各地的司机在6月下旬可能会看到每升10仙的跌幅,“除非在市场极为敏感的时候出现任何意外停工”。 但即使跌至2元每升,仍将远高于往年相同季度的平均油价。据GasBuddy资料显示,两年前,大温油价仅为每升1.25元左右。 卑诗保险公司(ICBC)许多客户仍在等待收取省府在3月下旬承诺的110元油费退款。最初预计退款将在5月和6月发放,但有部分人可能必须等到7月下旬才收到。 据City News报道,时至6月中旬,三个月过去了,仅有25,000位司机收到了这笔退款,这些都是使用直接存款支付保险费的人,其他的340多万人还在漫长的等待之中。 对此,ICBC回应,使用借记卡、信用卡、现金、支票等手段支付保险的司机将从本周开始领取到支票。只可惜一周过去,收到支票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不过,ICBC却坚持,自己仍可以按计划在7月底前让BC省350万名司机全部获得退税。至于办事效率如何,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 cover
    2星期前

    加拿大5月通胀率料7.4%!联邦措施无效!央行要有大动作

    本周,加拿大将公布最新的通胀数据。4月份加拿大通胀率达到6.8%,为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加拿大两家大银行:蒙特利尔银行BMO Economics和加拿大皇家银行RBC Economics现在预测,5月通胀率将升至7.4%。 经济学家指出,加拿大猖獗的通胀意味着,为了使经济恢复可控。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将不得不把利率提高到3%以上。 据Global News报道,女王大学经济学家、研究员Don Drummond在接受The West Block节目主持人Mercedes Stephenson采访时说,尽管加拿大央行已经明确表示有意将利率上调至正常的2%至3%区间,但这只是所需的“最低限度”。 他说:“我不认为这能达到目的。我认为通胀压力太深。他们将不得不把利率提高到3%以上。” Durmmond说,他担心联邦政府的行动不够迅速,无法阻止刺激经济并导致消费者需求过剩的支出。 他说:“政府必须努力回到预算平衡的状态。” “请记住,他们的上一个预算增加了更多的刺激。他们不能再这样做了。” “当你在坑里的时候,不要一直挖。” 与此同时,另一间大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Scotiabank)的一份报告称,削减政府支出计划可能有助于遏制猖獗的通胀,并减轻央行的加息压力。 该银行首席经济师Jean-Francois Perrault和模型主管René Lalonde的报告称,加拿大财政政策制定者“目前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来减缓通胀”。他们认为,削减政府开支将减轻加拿大央行和私营部门的通胀负担。 上周,加拿大副总理兼财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强调了价值89亿元的措施,帮助加拿大人应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这些措施都不是新的支出。 财长指出,在高通胀、乌克兰战争和供应链问题的背景下,对全球经济的预测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但她相信加拿大有自身的农业产出、较低的失业率和强劲的移民需求,与七国集团(G7)的一些盟友相比,加拿大的经济会经受住这场风暴。 她说,并不能保证软着陆,但全世界绝对没有哪个国家比加拿大更适合实现软着陆。 不过,有迹象显示,如果加拿大央行在目标范围内的加息不足以抑制通胀,它可能准备进一步加息。 央行副行长Paul Beaudry在6月初发出了警告。他说:“我们担心通胀会变得根深蒂固。”他承认,“通胀率远高于我们的预期,而且在减缓之前可能还会更高。” “这增加了一种可能性,即我们可能需要将政策利率上调至中性区间的高端或以上,以实现需求和供应平衡,并保持良好的通胀预期。” 越来越多的经济师预计,加拿大央行将在7月13日宣布下次加息时升息75个基点,紧随美联储的做法。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上周采取了一项超大举措,试图稳定通胀预期。Perrault说:“我们认为加拿大央行也将加息75个基点。他们真的没有太多选择。”
  • cover
    2星期前

    加拿大拟耗资400亿 加强北美防空司令部防御

    加拿大将在20年内支出400亿元,更新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的防御设施,应对新威胁。 联邦国防部长阿南德(Anita Anand)周一在安省川顿(Trenton)军事基地公布,未来6年耗资49亿,升级加拿大北美防空司令部的大陆防御系统新计划,以应对来自独裁政权、及其他国家正开发的新武器,她更形容这是对加国的新威胁。 这49亿是长期计划的一部分,政府将在未来20年支出400亿来加强大陆防御。 阿南德说,60多年前,于冷战和苏联时代空袭威胁的背景下,加拿大和美国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双边军事指挥部,可为类似巡航导弹等威胁的迫切需要作出回应。NORAD之后不断适应和发展来应对新威胁,现时更开启了NORAD的新篇章,而新威胁似乎每月都出现。 不过,她没有向媒体提供具体支出承诺的细节,只说具体细节仍未最终确定,但将集中在五个特定领域,包括新的北方监视系统、北极和极地超视距雷达系统、用于加美边境至北极圈的早期预警。 此外,一个名为Crossbow的新系统将在全国部署预警传感器,以识别侵入的威胁; 另将启动一个航天监视项目,以卫星探测来自世界各地的威胁。 阿南德称,除最近联邦预算宣布国防开支增加80亿元外,这49亿元是新资金。 据环球新闻(Global News)报道,不确定性于近年已成为当务之急,包括疫情大流行带来的全球经济灾难、随之而来的供应链问题与社会动荡、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持续危机、对加拿大等国构成的地缘战略威胁、北极海冰融化使荒凉地区更容易航行、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威胁。 另一方面,国防部参谋长艾尔将军(Gen. Wayne Eyre)表示,加国需研究对潜在袭击的有效威慑,包括惩罚和抵御性,其中部分涉及拦截能力,另外是全国具弹性的抵御能力,因此,加拿大不得不更深入探索,作为政策更新的一部分。
  • cover
    2星期前

    美联储导致美国经济正式衰退?

    美联储在周三(6 月 15 日 )会宣布加息 75 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 1994 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加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方面表示说美国经济不会出现衰退,但另一方面却表示没有信心让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 那么一次加息 75 个基点到底对不对呢?这非常难以给出衡量标准。赞成和反对的声音几乎同样响亮。经济之所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儿,就是因为在经济的世界里,现实和期望是交织的,客观情况和精神反应是相互作用的。简单来说,从经济的基本面上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如此高幅度地加息。我在上周的节目中介绍过,美国目前的通胀,货币增发的流动性过度的因素只是较小的一个原因,普通老百姓的储蓄率以及他们的消费信心已经降到了比疫情之前还要低的水平。因此目前的高通胀根本不是需求端拉动的。引起高物价的最大原因是俄乌战争导致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这种供给端导致的通胀,靠抬高利率抑制需求,是无法平息的。 但是,美联储猛然加息 75 个基点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这其实是从市场心理层面给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告诉市场美联储要平抑物价的决心。这不仅有经济学的意义,也有政治上的意义,否则物价不受控制的上涨,将会反过来影响市场对于经济走向的预期,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这就是为什么当消息宣布之后,美国股市还出现了一波温和的上涨的原因。当然,鲍威尔也表示说,75 个基点的上涨不会成为常态,基本上他许诺说下一次加息会回到 50 个基点,这一表态稳定了市场。 很多人还是怪罪美联储。认为美联储反应太过迟钝。在去年五月份,通胀首次开始突破 5%,当时美联储一直使用 “暂时性通胀” 来解释价格上涨的现象,认为这是被疫情积压的需求集中爆发所导致的,当然,其中也有很重要的供应链混乱的问题。这些批评者认为美联储在这个时候就应该严肃地对待通胀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在当时,美联储的判断是没有错的。这个时期的通胀,确实是需求端导致的通胀。而且那个时候,美联储的工作重心在于帮助美国经济的恢复,降低失业率。这是非常重要的。 请注意,在这个时刻,也就是去年 9 月份的 FOMC 会议上,还没有人会预见到俄乌战争。因此没有人会去牺牲经济恢复,来刻意地应对通胀。从去年底开始一直到俄乌战争开战之前,由于通胀依然持续,而失业率已经下降到 4% 左右,因此美联储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开始转向比较强硬的态度,开始了缩表进程,也告知市场一旦缩表完成,立刻开始加息,而且加息次数在 2022 年可能会达到 6-7 次。我认为到此为止,美联储的应对都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但美联储确实犯了错误,而这个错误,就在于对俄乌战争造成的影响的判断上。 俄乌战争爆发于今年 2 月份,而在3 月份的 FOMC 会议上,美联储完全没有意识到对于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限制,以及战争对于欧洲粮仓乌克兰的摧毁,将会导致类似 1973 年石油危机的效应。1973 年由于美国放弃了货币金本位制,本来就已经出现货币贬值引起的通胀,1973 年由于海湾国家对于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猛然推高了原油价格,使得美国在 1974 年出现了最高超过 12% 的通胀率。这一情况非常类似于俄乌战争所起到的作用。但是,美联储在这个时候,完全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3 月例会上仅仅加息了 25 个基点。完全没有给出强硬的要抑制通胀的信号。这使得后来在能源价格的推动下产生的物价上涨,一发不可收拾。要说美联储出错,这是美联储犯得最大的错误。 这就是为什么上周超出常规的 75 个基点的联邦利率飙升,反而起到一个稳定市场的作用的原因。大家看到美联储开始纠正自己的错误,开始集中精力对付通胀了。这显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是,我们要问的是,成本呢?如此激进的基础利率飙升,将会给美国未来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首先来说,美联储敢于一次加息 75 个基点,反过来也说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是比较健康的。因此可以看作美国经济指导的重点,已经彻底从保增长保就业转向为对抗通胀。请注意,在升息的同时,我们可别忘了,美联储依然在按计划缩表。按照目前的缩表计划,美联储在 2022 年将会缩减 5200 亿美元的债务,而在 2023 年,缩减负债表的规模将达到 1.1 万亿。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来看看美国经济在 2022 年到 2023 年期间,会大概是一个什么样子。 通胀依然会超过美联储认为的正常水平 2%。和我们一般喜欢用的美国劳工部的物价指标 CPI 不同,美联储更喜欢用 PCE。具体的考察内容不同,但基本上都反应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时的价格变化情况。美联储预测 PCE 在 2022 年将会提高 0.9 个百分点。高通胀依然会是主要的经济压力。在 2023 年到 2024 年通胀会出现下降。美联储的长期目标 2% 的通胀率不会改变。 那么经济增长呢?没错,大幅下调了。2022 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低于疫情前的水平,估计在 1.5% 到 1.7% 之间(2019年是 2.3%),而且衰退的风险高于 30%。同时,2023 年和 2024 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下调了 0.5% 和 0.1%。除了通胀外,这主要是因为加息周期的影响,属于正常的经济放缓的节奏。 失业率方面,2022 年预测失业率将会稍微比原来估计的 3.5% 高一点,达到 3.7% 的水平。但这依然是美国较低的失业率。在一般情况下,美国正常的失业率在 4% 左右。失业率在 2023 年和 2024 年还会持续增高,这依然是正常的经济周期的结果,2024 年的失业率可能在 4.1% 左右。 如果俄乌战争和世界局势不发生戏剧性的改变,那么美联储希望在今年年底将联邦利率提升到 3.5 – 4% 的水平,明年可能更高一点。然后可能逐步下降。这一利率水平的预测大大地高于三个月前的预测水平。三个月时间出现如此大的预期改变,也说明美联储面对自己之前对通胀规模的错误预判做出了明确的调整,美联储现在表现出全面鹰派的姿态。但同时,美联储也表示,长期的利率目标会比这要低,大概在 2.25 – 2.5 % 之间,这就是我之前说的联邦利率的新常态。                                            在经济表现方面。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看到美国房地产销售开始出现回落,新屋销售和新屋开工,都出现了下降,显示市场对房地产前景的悲观预期。失业率会出现上升,这我们在之前提到过了。另外,制造业也会出现放缓。美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从年初开始就出现下降,目前虽然还在景气的范围内,但已经从年初的 60% 下降到现在的 55% 左右。显示由于成本骤升的因素,未来发展的后劲显得不足。消费者信心方面我在上周三已经分析过了,一直较为强劲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上个月开始出现了下降。今年的消费者支出将会进入一个下行通道。 另外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在美联储激进的升息之下,美国国债收益率出现了暴跌。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 19 个基点,2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 24 个基点。这是因为一旦市场开始紧张,大家都会去买最保险的投资,也就是美国的国债。这就导致美国国债的价格飙升,收益率就下降了。 这同时也会带来一个效应,就是美元相对于其他各种货币,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价格上涨(因为大家都需要买入美元来购买美国国债)。虽然欧洲央行也将开始停止量化宽松,开始提高利率。英国、加拿大、瑞典、澳洲的央行都会赶快跟上,但美元的强势地位,基本上已经是可以预期的了。 The Source :  jrmz.org。
  • cover
    2星期前

    全球拉响饥饿警报,美欧却要继续把粮食变燃料?

    近期,个别国家出现批评中国在国际市场囤积粮食的论调,包括要求中国为全球粮食安全采取更多行动。 事实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向来善于“囤粮”,最具备“囤粮”条件,却一边“囤粮”,一边将“囤粮”注意力引向他国,所言非实又锲而不舍。 1 疫情冲击粮食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方面,通过激化引起全球饥饿的驱动因素,如生产下滑和经济衰退、就业和运输、冲突与不稳定等作用,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干扰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推高了物流成本,进一步影响大宗商品供给。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明显上升,明显地增加了生产成本,对扩大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些问题削弱了脆弱国家和低收入人群获取粮食的能力,加剧了政治不稳定和地区冲突。 例如,今年春天因食物不足、物价上涨、大面积停电,以及能源和药品短缺,斯里兰卡出现了一场政治危机。 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极影响也折射出治理体系不平等、粮食体系缺乏适应性和韧性、粮食贸易的脆弱性和波动性等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困境。如埃及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进口国,7000万人依靠国家补贴的大饼生活,长此以往,其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都将受到国际粮食市场动荡的影响。 2 全球饥饿水平处于新高 俄罗斯和乌克兰占全球小麦交易量的28%,全球大麦交易量的29%,全球玉米交易量的15%,以及全球葵花籽油交易量的75%。利比亚、埃及、黎巴嫩和突尼斯一半以上的需求要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 2022年乌克兰的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化肥供应趋紧,估计收成将会减少20%或更高。由此造成的全球粮食和饲料供需缺口,可能使国际粮食价格在本已偏高的基础上再上涨8%至22%。 长此以往,俄罗斯和乌克兰供应的粮食受到限制,还有可能使数亿人陷入贫困。人们将会忍饥挨饿,儿童将发育迟缓,政治动荡将蔓延。5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一场关于全球粮食安全的部长级会议上表示,当前全球饥饿水平处于新高。短短两年内,严重缺乏食物保障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前的1.35亿,增加到了今天的2.76亿。 古特雷斯指出,过去一年中,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了近三分之一,化肥价格上涨了一半以上,油价上涨了近三分之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缺乏财政空间来缓冲这些上涨带来的打击。许多国家无法借贷,因为市场对它们关闭了,而那些能够借贷的国家被收取了高额利息,使其面临债务困境和违约的风险。 2022年5月17日,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农民在播种小麦(航拍照片)。   3 能源危机抬升成本 因国际贸易受到新冠疫肺炎情导致的供应链不稳定影响,能源价格走高。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导致国际贸易市场出现较为严重的能源危机。 其中,欧美国家汽油等能源价格一路飙升。自去年以来,随着原油价格的强势攀升,能源价格走势和农产品价格表现已经出现了高度协同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能源危机可以看成当前粮食价格提升的加速因子。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是产量稳定的保证,机械是现代农业作业的重要工具。当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时,粮食生产和运输的能源成本就会飙升,威胁农作物的价格以及农作物将来的供给量,并使得温室种植蔬菜堕入困难境地。 当粮食种植成本更高时,传导至终端销售的食品成本就会更高,而这些不断上涨的成本,使得当地的居民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比更大,甚至很难购买到食品,而农民也很难将农作物出口到工业化或对粮食依赖进口的国家。 此外,石油成本的增加,会导致许多国家大力投资生物燃料的开发,生产更多的生物燃料,这意味着更少的食物供给。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指出,今年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3次创下历史新高,3月份较2月份上涨12.6%,较2021年同期跃升34%。 4 气候变化引发地区动荡 在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能源危机对全球粮食供给及其价格上涨巨大压力之下,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是引发大规模饥荒的关键微观因素。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通过进一步加剧全球的粮食危机,抬升粮食价格,导致更多的人道主义灾难和地区社会政治动荡。 受干旱影响,美国小麦价格创下九年最高。2021/22年度美国小麦农场平均价格预估上调20美分,为每蒲式耳6.90美元。美国农业部(USDA)2022年5月12日公布了5月份供需报告指出,2022/23年度美国小麦供应、出口、国内用量及期末库存预计减少,价格上涨。2022/23年度美国玉米产量、国内用量、出口和期末库存减少,价格上涨。今年玉米产量预计为145亿蒲式耳,同比下降4.3%。2022/23年度美国大米供应、出口、国内用量和期末库存预计减少。2022/23年度美国大豆供应、压榨、出口和期末库存预计均高于2021/22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46.4亿蒲式耳,同比增长5%,主要因为收获面积增加。2022年,美国部分粮食产区继续受到干旱的威胁,硬红冬小麦相关的期货交易价格已接近2008年,创下的历史新高。此外,玉米在今年价格也已经上涨了约30%。 2022年5月13日,印度政府暂时叫停了该国小麦的出口。印度外贸总局表示,做出临时禁止小麦出口的决定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印度国内高通胀,粮食价格上涨明显;二是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正值施肥期的大量农田所用化肥基本依靠进口,而俄乌恰恰是世界主要化肥供应国,也推高了粮价预期,威胁到印度的粮食安全。除此之外,天气的变化,也就是高温的提早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政策的调整。对此,七国集团(7G)农业部长立即谴责印度禁止未经批准的小麦出口的决定。德国食品和农业部长杰姆·厄兹代米尔指出,“如果所有人都开始实施出口限制或关闭市场,那将加剧危机。” 目前,大约有20个国家禁止出口某些粮食,以防止短缺,这将主要进口国置于非常微妙的境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目前处于粮食危机状态的36个国家超过10%的粮食供应依赖俄乌两国,首当其冲的是埃及和利比亚。 5 究竟谁在“囤粮”? 在5月27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在提问中说到,近期个别西方国家出现批评中国在国际市场囤积粮食的论调。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奉行的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观。到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没有必要去国际市场“囤积粮食”   赫赫有名的国际四大粮商“ABCD”,即阿丹米(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集团,巅峰时期掌控着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如今依然在国际粮食乃至能源、金融市场举足轻重。四家中有三家位于美国,在1973年和2008年的两次世界粮食危机中,赚得盆满钵满。 历史重演,当前不断上涨的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让嘉吉等又获取巨额利润。有报道称,作为美国最大的非公开控股公司持有者,嘉吉家族有三名成员新晋跻身全球最富有的500人名单,每人的净资产为53亿美元。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每年食物浪费量接近撒哈拉以南非洲所产食物的总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美国每年有30%-40%的食物被浪费,2018年食物浪费总量就达1.03亿吨,价值1610亿美元。 此外,美欧等20多国正在将粮食变成生物燃料,以应对俄罗斯的能源限制。4月12日,美国拜登政府宣布采取紧急措施,扩大生物燃料销售,以遏制不断飙升的汽油价格。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目前主要以粮食为原料生产,近期全球石油价格飙升,作为替代品的生物燃料需求大增。美国2021年乙醇产量约4500万吨。按照1吨生物燃料乙醇大约需要3吨粮食原料推算,美国共消耗约1.35亿吨粮食,约为澳大利亚一年粮食总产量的2.5倍。而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仅美国、巴西、欧盟生产生物燃料所消耗的粮食就达约3亿吨。 一边指责中国“囤粮”,一边把粮食做成燃料,真是双标得肆无忌惮。 The  Source :  瞭望智库  
  • cover
    2星期前

    谁让比特币“走下神坛”?这次暴跌,为何?

    截至6月20日14时,比特币交易价格徘徊在20044美元附近,逐步远离上周五创下的年内低点17630.5美元,暂时收复2万美元整数关口。                                        “但是,这未必能扭转当前比特币市场的低迷人气。”一位加密数字资产投资机构人士直言。随着未来美联储或将继续单次加息75个基点,华尔街各类投资者仍在不计成本地抛售风险资产,包括美股与比特币;且受上周比特币跌破2万美元影响,目前比特币仍处于新一轮爆仓的旋涡。   据Coinglas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8时,加密数字资产领域共有15万人在过去24小时内遭遇爆仓,爆仓金额高达5.67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一度跌破2万美元,意味着过去7个月时间,比特币价格从2021年11月创下的历史高点69000美元,骤跌约70%。   这位加密数字资产投资机构人士同时表示,比特币此番大跌,表面原因是美联储大幅加息75个基点令大量投资者纷纷远离风险资产,但深层次原因是近期加密数字资产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风险事件,令比特币遭遇巨大的流动性危机。   具体而言,5月起加密数字资产行业可谓“厄运连连”——第三大稳定币——UST被爆与美元脱钩;百亿规模的加密数字资产借贷平台Celsius突然暂停提款、交易和转账;近日加密货币对冲基金三箭资本(Three Arrows Capital)因无力缴纳交易保证金而寻求救助方案;加密货币贷款机构贝宝金融突然冻结所有账户提款……都令众多投资者感到比特币流动性危机正“风雨欲来”。   “如今,有些投资者认为加密数字资产市场正遭遇新的雷曼时刻。”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直言。但相比2008年全球央行斥资万亿美元救助因雷曼兄弟倒闭而爆发的次贷危机,此次加密数字资产的流动性危机则没人施予援手。   多位家族办公室负责人透露,上周以来,他们正应富豪要求迅速清仓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资产持仓,因为这些富豪担心比特币因流动性危机而遭遇更大的抛售压力,最终将跌破1万美元整数关口。   有着“新债王”之称的亿万富豪杰弗里·冈拉克(Jeffrey Gundlach)直言,若比特币跌至1万美元,他一点都不会感到惊讶。   这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透露,尽管6月20日比特币有所回升,但众多高杠杆投资者却在逢高减仓以避免爆仓风险。某种程度而言,美联储持续超预期大幅加息或将给比特币“致命一击”——它迫使众多高杠杆投资者承受比特币价格大跌与杠杆融资成本骤增的双重打击,迫使后者以更快速度止损离场,令比特币遭遇更大的下跌压力。   “毫无疑问,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资产已成为美联储暴力加息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他坦言。   跌跌不休的比特币   “如今你很难分清,是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资产大跌引发了一系列风险事件,还是这些风险事件加剧了比特币跌幅。”上述加密数字资产投资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业界普遍认为,6月以来的一系列风险事件,都是比特币价格大跌的“产物”,其中包括百亿规模加密数字资产借贷平台Celsius决定暂停提款、交易和转账;加密货币对冲基金三箭资本(Three Arrows Capital)因未能满足保证金要求而考虑出售资产并寻求救助方案;加密货币贷款机构贝宝金融宣布冻结所有账户提款。   “加之5月第三大稳定币——UST突然与美元脱钩,如今加密数字资产市场已显得弱不禁风,任何一个负面事件都会被放大,令比特币迅速跌向1.5万美元。”他指出。某种程度而言,上周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仿佛是彻底推倒比特币的导火索——在美联储此次超预期大幅加息后,众多长期坚定持有比特币的投资机构也开始不计成本地抛售离场,令比特币一度快速跌破2万美元整数关口,触及年内低点17630.5美元。   多位加密数字资产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现象显得极不寻常,以往比特币大跌时,这些长期坚定持有者要么按兵不动静待反弹,要么逢低抄底力挺比特币。但此次他们坚决离场,凸显他们对加密数字资产的投资信心正遭遇180度大转变。   在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看来,这些长期坚定投资者心态骤变,或与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导致美股跌入熊市行情有着较高关联性——由于比特币与美股存在着逾35%的正相关性,只要美股牛市行情延续,这些投资者就有足够底气持续长期看涨比特币;但如今标普500指数等相继跌入熊市行情,迫使他们彻底改变对比特币的看涨态度。   他表示,此前大举坚定持有比特币的部分对冲基金开始在上周大举抛售比特币,因为他们认为除了美股下跌拖累比特币价格回落,比特币大跌正引发加密数字资产流动性危机,只有早早清仓离场,才能成功躲避这场金融风波。   经多方了解到,如今越来越多华尔街投资机构正预期加密数字资产市场的“雷曼时刻”触发几率骤然上升。尤其在加密数字资产借贷平台Celsius决定暂停提款、交易和转账后,他们预计越来越多投资者会加快赎回各类数字加密资产抛售套现避险的步伐,令整个加密数字资产投资信心彻底“崩盘”。   “这将进一步动摇加密数字资产发展的根基。”一位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资产配置部主管坦言。面对近年全球加密数字资产监管趋严,比特币依然能受到众多投资者的热捧,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秉承加密数字资产将持续蓬勃发展的强烈信念,若比特币此番遭遇流动性危机导致上述信念“退潮”,加密数字资产或将遭遇“灭顶之灾”。   在他看来,6月20日抄底资金入场固然“勇气可嘉”,但未必能有效力挽狂澜。因为只要美联储持续超预期大幅加息,高风险资产估值不断回调仍将全面压制比特币估值。   “更重要的是,去年6月市场仍热炒比特币属于抗击高通胀的最佳避险资产之一,但如今这种声音却突然消失了,或许表明最后的多头也不见了。”这位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资产配置部主管认为。   投资机构迅速离场避免踩雷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迫使比特币遭遇大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赚钱效应消散与踩雷风险骤增令大量机构投资者迅速离场。   一位亚太地区家族办公室负责人同时透露,上周他们应多位富豪客户紧急要求,清仓了他们家族资产投资组合里的加密数字资产持仓。此前,比特币一度占据他们整个投资组合的逾5%。   “这背后,是一系列风险事件令富豪们不再疯狂逐利,而是考虑迅速明哲保身。”他分析说。以往,富豪客户会要求他们将投资组合里的比特币“借给”加密数字资产借贷平台,赚取年化逾12%的无风险收益,但随着6月初百亿规模加密数字资产借贷平台Celsius决定暂停提款、交易和转账,这些富豪骤然意识到这项投资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拿不到可观利息,还令大量比特币资产血本无归,纷纷要求紧急赎回比特币抛售套现“落袋为安”。   “不只是家族办公室,部分涉足加密数字资产拆借获利的银行投资机构也采取类似紧急避险措施。”这位亚太地区家族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毕竟,谁都不愿意遭遇新的投资踩雷风险。   多方了解到,迫使大量投资机构不计成本撤离比特币市场的另一个导火索,还有三箭资本(Three Arrows Capital)因无力缴纳交易保证金而寻求救助方案。   上周五,这家主要投资加密数字资产的对冲基金联席创始人Kyle Davies直言,在加密数字资产价格大跌导致他们遭遇沉重损失,以及未能满足保证金追加补缴要求面临强制平仓风险后,他们已聘请律师与财务顾问,帮助投资者与贷款人寻求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出售资产,以及接受另一家投资机构的救助。   “但是,市场普遍预期即便救助方案迅速形成,但只要加密数字资产价格持续跌跌不休,三箭资本仍面临巨额投资亏损,导致大量投资者蒙受不小的损失。”前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指出。这令越来越多高净值投资者开始正视加密数字资产的巨大投资风险,要么暂停投资,要么紧急赎回资金避险。
  • cover
    2星期前

    吃饭赚3.5亿!被中国富豪捧上天的男神为何不干了?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世上有最贵的午餐。 它就是巴菲特的午餐。 巴菲特的第一任妻子苏珊热心公益,在一家基金会做了 15 年义工后,2000 年想出了拍卖巴菲特午餐的主意,得来的钱全用于公益。 巴菲特和他的第一任妻子苏珊 基金会的人这才知道她竟是巴菲特的妻子,对这主意当然欢迎。而巴菲特也没意见,一拍即合。 最初,巴菲特午餐在旧金山公开拍卖,至多不过 2.5 万美元。 从 2003 年开始,巴菲特午餐转为网上拍卖,价格暴涨! 前天,最后一届的巴菲特午餐落定,一位神秘买家以破纪录的 19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3 亿元)竞拍成功。 22 年,这顿 3 小时的午餐,价格翻了 760 倍! 即使顶着 " 最后的午餐 " 的噱头,如此天价也显然太过离谱。 不再和人约饭的巴菲特,或许也意识到:变味了的午餐,早该停了。 不吃午餐,只吃巴菲特 拍卖自己午餐的名人不少,但谁都赶不上巴菲特。 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大佬是史玉柱。2010 年,他的 3 小时午餐拍出 189 万元,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表示,原本以为叫价到 8 万就很多了,因为他的时间不值钱,每天都在打游戏。 10 年后,李国庆也公开拍卖自己的午餐时间,却遭到恶意抬价,价格飙升至 10 亿元。重新拍卖后,最终以 12.94 万元成交。 和他们相比,巴菲特午餐的影响力、拍卖价格和持续时间,全方位吊打。 和名人共进午餐,最好吃的永远是名人本身。 巴菲特,唯一一个不干实业,光靠投资就成为世界首富的人,传奇色彩拉满。 他的投资战绩让人羡慕。他的投资原则和理论,又为他收获了无数拥趸。 此前没有哪位投资大师能像他一样,说得如此形象生动,比如相信 " 能力圈 " 的概念,不懂不做;也没有哪位大师能创造出各种新奇理论,护城河理论、打洞理论、厨房蟑螂理论、时间的朋友 ...... 为了传播效果,他的段子张口就来: " 如果国王的后宫中有四十个女人,他永远不会跟其中的任何一个特别熟。" " 年轻时找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这就好像把你的性生活省下来到晚年的时候再用。" " 牛市就像做爱,当你感到高潮快到的时候也就是快结束的时候。" 投资大佬 + 段子大师的巴菲特,注定被大众捧上神坛。 在美国,他被叫做 " 奥马哈先知 ",因为他居住在美国中部城市奥马哈。 在中国,他有个更直白的外号:股神。每年 5 月初,巴菲特在奥马哈举行股东大会,都能吸引 4000 多名中国人前去朝圣。 但是当真有机会和巴菲特近距离接触时,就不是朝圣这么简单了。 最初的巴菲特午餐,参与竞拍的相对而言还是普通人,花 2.5 万美元带上 7 个朋友和巴菲特唠嗑,还挺划算。 后来价格暴涨的巴菲特午餐,目的性则越来越强。 有的人借此与巴菲特相识,被他收入麾下,管理上百亿资产;有的人把他和巴菲特的午餐经过写成书,同一主题演讲了 10 年。 还有的人是来 " 追星 " 的。比如步步高的创始人,有着 " 中国巴菲特 " 之称的段永平,他拍下巴菲特午餐的原因:" 就是想给他老人家捧个场,告诉世人他的东西确实有价值 "。 巴菲特与段永平 如果仅是这样,倒也皆大欢喜。 但很快,巴菲特见识到了 " 人心险恶 "。 被中国人玩坏了的天价午餐 巴菲特与不少人共进过午餐,但和中国大佬们的午餐经历,恐怕是最难忘的。 一来,至今有 4 位中国大佬拍下巴菲特午餐,人数难忘。 二来,中国大佬们不仅哄抬价格,更是频出花招,套路难忘。巴菲特一怒之下,甚至说出过 " 以后中国人不得参与拍卖 " 的气话。 2006 年,段永平用 62 万美元竞拍成功,而他前一年的价格只有 35 万美元。 2008 年,被称为 " 中国私募基金教父 " 的赵丹阳,直接翻倍抬到了 211 万美元。 巴菲特与赵丹阳 2015 年,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玩起了数字游戏,因为公司股票代码是 002354,就把价格抬到 235 万美元。 朱晔 2019 年,加密货币 TRON 创始人孙宇晨,继承了前任的传统,以 456.7888 万美元的价格再次拿下。 每次中国大佬出手,巴菲特午餐的价格都要被 " 卷 " 上一个新台阶。 段永平主要是为了捧场。他曾在 2001 年时低价购入大量网易股票,大赚一笔。据他所说,这次投资就是得益于巴菲特 " 投资你看得懂的、被市场低估的公司 " 的理念。 但是,其他人则把这顿午餐玩出了新花样。 赵丹阳在共进午餐前,大手笔购买了 " 物美商业 " 的股票。后来在午餐期间,他向巴菲特推荐了这只股票,巴菲特敷衍说道 " 会考虑看看 "。 午餐结束后,赵丹阳便把 " 巴菲特看好这只股票 " 的消息透露给媒体,结果这只股票连续四个交易日暴涨 24%,赵丹阳赚了 1.3 亿。 从此巴菲特立下规矩:午餐期间不谈个股。 但巴菲特还是太单纯了。中国大佬的套路,防不胜防。 2015 年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朱晔,严格遵守规矩,不谈个股,但却一个劲地介绍自己的公司。 饭后,朱晔的媳妇眉开眼笑地告诉媒体,巴菲特提到要看公司的财务报表,他们回国后会立即翻译一份英文版本发给巴菲特。最终公司股价大涨 90%。 巴菲特与朱晔 到了 2019 年,币圈大佬孙宇晨更是给巴菲特整破防了。 巴菲特向来不喜欢没有生产能力的资产,连黄金都看不上。对于加密货币,他在 2018 年直言:" 比特币是老鼠药 "。后来比特币价格暴涨,他还是坚持看法:" 比特币可能是老鼠药的平方了。" 谁能想到,巴菲特越抗拒,孙宇晨越兴奋。 花天价拍下午餐后,孙宇晨在网上高调宣布了这一消息,随后疯狂炒作,声称要给巴菲特的手机安装第一个数字货币的钱包,并打一点波场币给他。 最狠的是,午餐会前一天,孙宇晨表示自己突发肾结石,成为了 20 年来第一个放巴菲特鸽子的狠人。 好在还有段永平,否则巴菲特应该要被这些中国大佬恶心坏了。 暴收 3.5 亿后,这顿午餐早该结束了 为公益而生的巴菲特午餐,至今为基金会带来了 53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3.5 亿元)的捐赠,效果喜人。 但是,也是时候结束了。 这顿午餐已经是一场真人秀,变成了有心之人进行作秀式营销的舞台。 朱晔在 2015 年拿出公司约 15% 的年利润,花 235 万美元和巴菲特吃饭。这么重要的场合,他却迟到了。 因为他站在餐厅门外,不停接受采访,告诉媒体自己准备和巴菲特聊什么。饭后,又夹带私货地对媒体说,自己和巴菲特聊了什么,顺便夸奖起巴菲特:" 他会摆出不同的 pose,去引导你跟他一起拍照 "。 巴菲特与朱晔一行人 非要让巴菲特和加密货币扯上关系的孙宇晨,得知巴菲特只有一部翻盖手机,玩不了加密货币,于是在 2020 年 1 月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时,特意送了他一部内含比特币和波场币的三星手机。 虽然巴菲特转头就把手机捐给了基金会,但也不妨碍孙宇晨再次炒作一番。 巴菲特与孙宇晨一行人 表面上,这些大佬是去聆听巴菲特的教导。 实际上,他们在媒体面前透露自己对巴菲特说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样的大佬需要蹭巴菲特的流量,甚至拉他做背书? 除了王多鱼,大概只有那些底气不足或心怀鬼胎的伪大佬。 拍下巴菲特午餐的 3 年后,朱晔的公司巨额亏损,其本人还因与公司账户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立案调查。 至于孙宇晨,在舆论场中几乎从未有过正面形象。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名人的午餐。 2012 年,团贷网创始人唐军以 213 万元的价格拍下史玉柱 3 小时的午餐时间,那是他当时账面上 1/5 的资金。 史玉柱与唐军 史玉柱热情接待了唐军,还介绍其他大佬给唐军,从此唐军的融资一帆风顺,不再为钱操心。在 2016 年的一场慈善晚宴上,唐军更是在马化腾、李彦宏等人面前,以 4100 万元的价格拍下支付宝开屏广告。 然而他的大饼也没能画下去。2019 年,唐军自首入狱。 企业需要营销,可是作秀式营销,很难不让人怀疑其中有猫腻。 在 90 年代,就有孔府宴酒、秦池等品牌在花巨资拿下央视标王后,销售额飙升,然而由于产品问题、品牌问题不断,掏空家底当上标王也没能过上几天好日子。 当时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外企为何不争标王》的长文,有人解释:外企无法理解标王的意义,他们的企业是一步步做起来的,中国的企业则是一口气吹起来的,他们不愿意加入这个赌桌。 不论是央视标王还是巴菲特午餐,都畸变为了吹牛的工具。 不同的是,电视台需要打广告赚钱,巴菲特不需要。 92 岁的巴菲特,终于可以不被有心人当枪使了。
  • cover
    2星期前

    加拿大又发钱了!每个家庭可领$2400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娅-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今天将发表她自预算以来的第一个重要讲话,概述了特鲁多政府将推出的89亿加币的财政支持。   "我们知道加拿大人对通货膨胀感到担忧,他们正在询问他们的政府将对此做些什么,"弗里兰在一份媒体声明中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一个新的负担能力计划--今年有89亿加币的新支持--这将在加拿大人最需要的时候把更多的钱放到他们的口袋里”。   弗里兰说,这89亿将负责五个部分:尊重加拿大银行的作用,投资于工人,管理债务,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以及为构成负担能力计划的一整套方案提供资金。     弗里兰在多伦多帝国俱乐部的40分钟演讲中还谈到了提高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战略,并承诺如果经济形势恶化,将增加财政支持。   保守党领袖候选人Pierre Poilievre指责加拿大银行及其现任行长Tiff Macklem通过其大流行时期的量化宽松政策加剧了通货膨胀。   他还发誓,如果他成为总理,将解雇Macklem--这一承诺引起了一些人的批评,他们说保守党议员正在不公平地将一个一直与党派政治保持距离的机构政治化。   弗里兰称保守党对银行的批评是 "经济文盲",她说银行的工作是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她在去年年底重申了这一任务。   她说:"银行已经开始了将通胀率拉回到目标范围内的工作,它拥有使通胀率不至于变得根深蒂固所需的工具和专业知识”。   弗里兰说,加拿大银行的声誉是加拿大AAA信用评级得到重申的一个关键原因,该机构促进了经济稳定。   她说:"在这个全球经济和政治动荡的时期,破坏加拿大的基本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包括加拿大银行--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更不用说经济上的文盲了。   联邦政府在2022年预算中已经宣布的、弗里兰在今天的演讲中提到的措施包括。   今年将加拿大工人福利金提高17亿美元。个人工人现在每年可获得高达1395加币福利,而一个家庭每年可获得高达2403加币的福利。这些金额将被提高,个人提高1,200元,家庭提高2,400元。   加拿大通胀率已达三十年最高   将老年保障金(OAS)提高10%,从7月开始的第一年为75岁及以上的人提供高达766元的新支持。   为低收入的加拿大人提供一次性500元的住房负担费。   在年底前将儿童保育费用平均减少50%,并在2025-26年将其平均费用降至每天10元。   从2022年开始,为年收入低于9万加元的加拿大人提供免费的牙科保险,包括12岁以下的儿童。   增加与通货膨胀挂钩的福利,包括OAS、保证收入补贴(GIS)、加拿大退休金计划、加拿大儿童福利和GST信贷。   联邦政府说,由于通货膨胀,GIS已经比一年前高出4.9%,其他指数化的福利也将增加。  
  • cover
    3星期前

    全球打击加密货币,大温“华人首富”漂到越南

    币圈流传这样一句话,“币圈一日,人间十年”,无涨跌幅限制,财富的大起大落都在瞬息发生。被媒体制造出来的“华人首富”赵长鹏,在当下的加密货币大退潮中也遭到重创。 去年11月,有媒体用一个极不严谨的计算方法,宣称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创始人赵长鹏,以900亿美元身家问鼎华人首富,同时也跻身世界十大富豪。 但对外宣称其个人财富中99%是加密货币的赵长鹏,其“华人首富”的头衔来的快去的也快。据4月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这次赵长鹏身家仅剩650亿美元,短短半年缩水近30%。   除了财富缩水,赵长鹏更大的变化是开始向监管低头,跑遍全世界寻求被政府“招安”。继英国、阿联酋之后,他最近又“漂流”到越南。 与人们认知当中的首富不同,赵长鹏日常鲜少穿西装,在绝大数公开场合现身时,印有币安logo的T恤或是帽衫是标配,被视为加密货币行业反监管立场的象征。然而在越南,赵长鹏却身穿西装,像一名政客一样与越南高官对坐而谈。在币安屡被各国驱逐的境况下,他必须尽快给流浪的币安寻找一个安稳的“家”。 即使币安2021年总交易量达到惊人的34万亿美元,即使其估值达到约3000亿美元,但漂泊数年的赵长鹏明白,拥抱监管才是出路,合规化,是所有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必然趋势。 当初要“挑战古典世界规则”的加密货币,终于“认怂”了? “华人首富”到越南嗦粉 无论有心还是无意,赵长鹏一来便为越南的区块链事业“送”了一份“大礼”。 在越南当地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名叫Phoswap。自去年圣诞节以来,Phoswap的官方推特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没有发布过任何一条动态,运营状态成疑,但近期忽然发布了一条动态特意感谢赵长鹏,宣称是赵长鹏让他们获得了新生。     在6月3日那天,Phoswap项目的代币PHO的价格,一路从0.018美元急涨至最高0.065美元,不到半天的时间内上涨幅超过360%。至于原因,就在当天早些时候,人在越南刚下飞机不久的赵长鹏发了一条推特:“我爱河粉”(越南河粉在越南语中用Phở表示)。正是在这条关于Phở的推特之后,PHO币价开启了短时间内暴涨的模式。 币圈就是这么一个容易诞生魔幻故事的地方,“首富”来越南嗦个粉,Phở会不会涨价还不知道,但PHO着实跟着暴涨了一波。   赵长鹏越南之行的目的,是为了参加当地区块链协会举办的2022年越南NFT峰会。就在不久前,李嘉诚旗下地产旗舰长实集团也来到越南,承诺引进高端房地产项目。李首富再次为他的资本找到了一个价值洼地。 但在越南,有加密货币的投资者则高呼,“忘记房地产和黄金吧”,加密货币已经成为越南热门的投资资产之一。显然,赵首富精准洞悉这又是一片适合韭菜生长的沃土。 赵长鹏说,“越南区块链产业的潜力是巨大的。你们有很多对技术充满热情和知识渊博的员工。在与越南技术社区互动后,我看到你们对创新非常感兴趣,很多人对区块链这样的新技术感兴趣,越南是亚洲区块链领域的潜在市场。” 这话听着非常耳熟。2018年4月时,赵长鹏前往台湾,与当时的“地区立法委员”许毓仁在Facebook直播,赵长鹏也用类似的口吻夸赞了台湾,并对许毓仁说:“台湾非常适合发展区块链行业,所以我们现在非常希望能够在台湾落地……非常荣幸得到您的支持,所以我们希望币安在台湾能够落地,在这里把办公室建起来。” 四年过去,赵长鹏在越南这场活动上表示,“我们每天都在努力与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合作,为数字资产制定法律和监管框架。如果该领域有明确的法律体系,越南可以成为获取新技术的先驱之一。我很感激越南是最早拥有合法区块链协会的国家之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凡是有可能收留币安的地方,都要先感激涕零一番。 他太想为币安找一个安稳的家,台湾之行已过去四年,但他和币安依旧在流浪,对于被多国监管驱来逐去、屡遭严厉指控的币安来说,自然不会拒绝人家抛来的橄榄枝。 赵长鹏表示,“今天,我与越南区块链协会一起承诺,币安将始终遵守越南法律的规定,将用户放在首位,让越南用户和世界各地的用户相信它。” 不见容于规则的赵长鹏,屡遭规则整治后,现在也开始强调起规则。   币安“流浪地球” 币安在2017年创办时,另外两家交易所火币和OKCoin已经很有规模。赵长鹏曾在接受福布斯的采访时说,火币和OKCoin虽然有双语界面,但运营方式很中国化,而币安成立时就支持四种语言,一个月内升级成支持9种语言,后来支持31种语言。 看起来与当时的火币和OKCoin相比,这是币安仅有的一点优势。2017年9月4日,央行、网信办、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为“非法金融活动”,所有相关交易平台都需要在月底前清理关闭交易。 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的价格经过一轮“血洗”,交易所出海求生,圈内称这一天为“九四币灾”。正是凭借那一点优势,出海规避监管反而成了币安实现弯道超车的契机。 钻规则漏洞而高速发展的币安开始受到外界关注,2018年2月,赵长鹏登上了福布斯的封面。这家以报道富豪而闻名的杂志与赵长鹏的缘分也延续到了四年后,今年2月,币安对福布斯进行2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成为其两大股东之一。   赵长鹏登上杂志封面 《福布斯》2018 年 2 月 28 日刊 光鲜的表面下也尽是狼狈。像赵长鹏一样遁走海外的还有多位币圈大佬,其中有一位人称“宝二爷”,有一天,这位宝二爷坐在他于美国置办的“韭菜山庄”中突然有感而发,终于吐露了“担心被抓,不敢回国”的心声。有熟悉赵长鹏的人透露,自“九四”币安团队远赴日本之日起,赵长鹏便再未踏上过中国大陆的土地。 海外的日子也不像想象当中那么一帆风顺。去往日本的第二年,日本金融厅以币安未在日本注册,或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为由向其发出警告,币安在没有拿到正式牌照的情况下,不能向民众提供交易服务。日本也不再是个长久安身之所。 负责币安营销和品牌建设的何一对外解释说:“币安没在日本办公和注册,是‘去中心化办公’”,“币安都做链了,以后没公司了”。被迫流离失所的币安由于“去中心化”这个时髦词汇,被打扮成了契合区块链精神的象征,这一刻,的的确确体现出了他们所宣扬的区块链的那种“优越性”。与此同时,币安开启了“流浪地球”模式。 赵长鹏的西装 当年台湾之行,许毓仁问赵长鹏,“听说平常你是不穿西装的,你把第一次献给了我。” 赵长鹏回答:“对,其实今天发生了好几个第一次,我平时不穿西装,我连上福布斯和彭博社的采访都只穿帽衫。今天因为见您所以特别重视,然后穿了西装过来了。” 长久以来,赵长鹏公开亮相的大多数时间,总是身着印有币安logo的T恤或是帽衫。在行业内的人看来,那些对加密货币交易持否定态度或者进行强监管的国家,通通都被赵长鹏的放在了对立面。   “我们不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欢迎,就撤走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办公室,坚持屏蔽我们网站的做法,我们也不去惹人烦,区块链是个全球的东西,我们不会锁死在一个国家,可以去发展别的市场”。身穿印有币安logo的T恤或是帽衫,正好能彰显赵长鹏桀骜不驯的气质。 如今,这种气质已渐渐转变。简单来讲,就是赵长鹏开始“认怂”了。 赵长鹏在接受《晚点》采访时曾提到,他们曾经去一些国家进行沟通时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区块链是不是恐怖分子用的? 由于被用来洗钱、暗网交易等原因,监管机构眼里加密货币生来便带有原罪。 此外,一些国家的监管机构控诉币安的另一个核心问题,便是币安没有设立总部。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明确表示,币安“广泛的地理分布”使其无法进行监管。这种为了在监管宽松地区开展业务而不设立总部的行为是很多监管机构所不能容忍的。 由于各国监管机构的压力,赵长鹏急于结束这种流浪生涯,为此奔走于各个国家之间。赵长鹏区分国家,不看地域,不看发达与否,也不看人种,国家分两种,欢迎币安的和不欢迎的币安的,为了使币安被欢迎起来,被他所重视、需要穿西装出席的场合越来越多。 今年3月,赵长鹏接受了《财富》的采访,据《财富》的报道,就在接受采访的前一晚,为了向英国方面展示币安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赵长鹏与英国政府官员和立法者在一个酒会上促膝长谈数个小时。 赵长鹏说“目前,我们正在与所有监管机构进行沟通,我们在尽快解决之前遇到的问题。”而在这篇报道中也提到,身材修长的赵长鹏在接受采访时,身着深蓝色西装和白衬衫。 赵长鹏在币安的亲密战友何一曾开玩笑说,以中国丈母娘的标准来说,赵长鹏这样的女婿是不合格的,因为他没车没房。赵长鹏亦曾对外表示,加密数字货币占据他个人财富的99%。 去年,没车没房的赵长鹏在迪拜购置了一套公寓。富豪去土豪云集的地方买豪宅,这事本也平常,但发生在赵长鹏身上时,便有了更深的含义。行业内有人认为,这是为了能使币安安置在迪拜,而向迪拜示好。 此番来到越南,赵长鹏不仅盛赞了越南河粉,还穿上了当地特色的服装,一脸喜气洋洋。而在出席NFT活动后,与越南国会外事委员会副主席见面的赵长鹏,并没有忘记换上西装,将自己打扮成懂事的大人模样。 2008年,中本聪在发布论文,阐述比特币的技术原理,2009年比特币的技术搭建成功,上网运行。其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等特点,让区块链这项技术被赋予了挑战古典世界规则的意义,这个意义也撑起了支持者们的信仰。 “即使某个国家不让我们经营,币安也没问题,这就是加密货币之美。”2018年时,赵长鹏曾自信满满地说。 有一家名叫Coinbase的加密货币交易所,虽然在大众知名度上远不如赵长鹏的币安,但其在加密货币领域中历史悠久,2012年Coinbase创立,那时比特币的价格才刚刚超过1美元。这家交易所在众多加密货币交易所显得非常特殊,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从创立之初便非常注重合规化工作,甚至在其他交易所野蛮生长的时期,为了合规,Coinbase不惜牺牲一部分市场。 2021年4月,Coinbase成功登录纳斯达克。而赵长鹏的币安,直到今天也仍然得不到美国监管机构的认可。 时间来到2022年,赵长鹏作为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掌门人,已经认为接受监管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匿名属性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当你运行一个中心化的交易平台的时候,受到监管是有意义的。” 3月时赵长鹏告诉《财富》,将“很快”宣布一个“适当的总部地址”。在另外的公开场合,赵长鹏还表示,一些“不能说出具体的名字”的 G7和G20国家“争相吸引我们在他们的国家建立总部。” 从14年发展的结果来看,“挑战古典世界规则”,依然只是噱头大于实际的一句空话,合规化才是整个加密货币行业的必然趋势。
  • cover
    3星期前

    美国股市开盘:道指跌近700点 纳指跌逾3%

    金融界6月13日消息,投资者关注美联储官员讲话以及企业财报,同时美债收益率狂飙,海外市场暴跌以及市场越来越担心美联储大幅加息将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股大幅低开,道指开跌约644点,标普500指数开跌2.55%,纳指跌3%跌破11000点,为2020年11月以来首次。科技巨头大跌,亚马逊跌约5%,苹果跌约3%,特斯拉跌约3%;新东方涨逾10%。 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了1.6%,德国DAX指数下跌2.3%,法国CAC-40指数下跌2.1%。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达到3.24%,为201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日内上涨近15个基点,达到3.20%,续刷2007年底以来新高。日元贬值至24年来的最低点。日元兑美元今日一度下跌0.6%,至135.22日圆兑1美元,为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加密货币下跌中,糟糕的情绪也很明显,比特币跌破24000美元,为2020年12月以来首次,日内跌近10%。 交易员认定美联储在9月底之前会有一次加息75个基点 交易员们押注美联将在9月份前加息75个基点,以给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降温。货币市场在此前押注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上周五债市大跌,导致美国两年期和五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美国5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短暂倒挂,向一些投资者发出美联储收紧政策将使经济陷入衰退的信号。巴克莱银行和杰富瑞集团的经济学家加大了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押注,称美联储可能提前加息75个基点。 大摩和高盛策略师称美股尚未完全反映风险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Michael Wilson等表示,信心下降不仅从需求角度对经济和市场构成风险,而且在上周五通胀数字爆表的背景下,还将使美联储继续停留在抗击通胀的鹰派道路上。Wilson认为,虽然市场走势已经反映了利润率压力及消费者需求下滑这一动态,但库存过剩的风险才刚刚开始体现在股价中。他们重申低配消费必需品类股。 与此同时,David J. Kostin等高盛策略师表示,美国企业盈利预测仍旧太高,预计将进一步下修。Kosti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尽管今年标普500指数遭抛售,但股市估值远未到低迷的程度。 美联储加息预期何时能降温?高盛:非农月增人数降至15万 随着通胀预期持续火热且不太可能快速恢复正常,尤其是能源、食品和租金的价格将长期处于高水平的情况下,就业市场崩溃是股市多头最后的希望。 高盛计算出,就业人数的增长需要在下半年平均放缓至约每月15万,才能开始重新平衡劳动力市场并平息工资和价格压力,而且越快越好。但高盛也指出了一个问题,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这样的放缓可能很难实现。 近70%受访经济学家预测,美国明年将陷入衰退 据英国《金融时报》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合作的最新调查,近70%的受访经济学家表示,美国经济明年将陷入衰退。因美联储加大力度以遏制约40年来最高的通胀,美国经济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阻力。 在49名受访者中,近40%的人预计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将在2023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宣布美国进入衰退。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明年下半年美国才会陷入衰退。只有一位经济学家预测2022年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 小摩再度唱多中国股票:部分逆风转为顺风,成为优质多元化资产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随着新冠疫情封锁的缓解和监管压力的减弱,中国股票面临的一些不利因素将会减弱,甚至「逆风可能转为顺风」。与此同时,在欧美通胀高企并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中国稳定的通胀环境将为央行提供更多的货币政策灵活性,从而令中国资产成为更好的多元化配置选择。 摩根大通全球市场策略师Tilmann Galler指出,在经历了此前的股市抛售之后,中国股票的市盈率目前比过去长期平均水平低20%,因此对中国股票来说,很多坏消息已经得到充分消化。 英伟达或推迟新款显卡发布时间 英伟达计划在2022年6月15日推出基于Turing架构的GeForce GTX 1630,以更新其低端/入门级产品线。同时基于Ada Lovelace架构GPU的GeForce RTX 40系列,发布时间很可能会在今年秋季。然而据最新市场消息,英伟达在距离GeForce GTX 1630推出前几天,通知其合作伙伴,将发布时间改为「待定」。 特斯拉寻求进行拆股,拟将一股拆三股 特斯拉在6月11日发布的声明中表示,特斯拉股东将投票表决一项授权股票修正案,批准以红股形式进行1股拆3股的股票分拆。特斯拉称潜在的拆股计划将为员工管理股权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还将使散户更容易获得股票。 大摩:业绩有望超预期,重申可口可乐增持评级 摩根士丹利重申对可口可乐的增持评级,并给予其76美元的目标价。大摩看好可口可乐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 1)高度相信可口可乐将在2022年和2023年实现高于市场预期的营收增长; 2)可口可乐的每股收益预期高于饮料行业同行; 3)可口可乐的强大定价权(需求弹性有限); 4)可口可乐在此前近10年每股收益持平后盈利增长潜力强劲; 5)以及在近期股价压力下被视为有吸引力的估值。 Robinhood因美国SEC拟改革美股做市商交易规则走低 美国SEC公布了一项美股交易规则改革计划,旨在促进一些免佣金券商以及做市商在处理交易指令方面的相互竞争,以确保散户投资者获得最佳交易价格。 这被华尔街看作是美国股市近15年来最大的改革,最早将在今年秋天公布正式提案,或将颠覆Robinhood等零佣金券商赖以生存的订单流支付(Payment for Order Flow,PFOF)商业模式。有分析认为,如果SEC禁了支持机构抢单散户的PFOF模式,网红券商Robinhood的价值将等于零。 新东方盘前涨超10% 东方甄选直播间6月11日观看人数达1274.6万,当日GMV为2100.43万元。今日,港股新东方在线盘中一度翻倍,收盘涨约40%。 雾芯科技盘前涨近4%,电子烟生产企业许可证发放在即 港股电子烟概念股逆势上涨,带动美股雾芯科技盘前涨超3.9%。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电子烟行政许可和产品技术审评有关问题的解答》,透露近期将审批发放一批符合行政许可条件的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浙商证券表示,在更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下,技术实力强的品牌龙头仍然值得关注。 滴滴正式结束了在纽交所的挂牌 根据美国期权清算公司的公告,滴滴于6月13日开始转入场外OTC市场交易,证券代码变更为DIDIY(DiDi Global (Pink Sheet)(DIDIY.US))。
  • «
  • 1
  • 2
  • 3
  • 4
  • 5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 封面
    他要“买下币圈”!赌赢首富,赌输清零?
  • 封面
    美股开盘重挫!道琼“狂崩580点”
  • 封面
    下半年刚开始 国家经济已撑不住了
  • 封面
    通胀压力下,美股今日大震荡!!
  • 封面
    注意!Airbnb今日将永久禁止派对房屋
  • 封面
    花几百亿收购,中国“马斯克”陷入怪圈
  • 封面
    Nike市值一夜蒸发800多亿, 为啥?
  • 封面
    NDP提发$1000元应对通胀!有人已经领钱了!
  • 封面
    投资谨慎!金属市场经历如此严重的崩溃!
  • 封面
    中国的中小银行倒闭,只是刚刚开始
  • 封面
    操纵美股市 26名中国人遭美证交会重罚7500万美元
  • 封面
    好消息!误领CERB的这些人不急退款了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联系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