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中国岳父母逼疯洋女婿!来探亲各种作妖,不走了!

Thu Jun 19 2025 13:30:37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这两天刷短视频的时候,刷到一对跨国情侣vlog,外国媳妇儿一家飞来中国参加婚礼,现场气氛又感人又热闹,忍不住多看了几个。

说实话,跨国婚姻看起来像偶像剧,满满的浪漫氛围,但真走进现实,很多时候也难免被文化差异狠狠教育一顿。

最近就有个网友在论坛上发帖吐槽,标题直接写着:中国岳父岳母要把我整崩溃了

中国岳父岳母要把我逼疯了!

 

让我们先来看看帖子原文,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位小哥是真的快疯了。

图片
图片

说实话,这可能听起来像一通情绪发泄,但我真的需要一些和我有类似经历的人来支个招——怎么设边界,怎么不让自己被搞疯,尤其是当对方还是家人时。

 

我们终于在一个新地方安顿下来,租期比之前长了一点,挺不容易的。最开始,我们订了一个月的短租,想着在这段时间内找个长期的住处。那时候还特别热情地邀请了我岳父来看看我们的新生活,我们也预计他大概住一两周。结果他一落地就问我们啥时候退房,然后高兴地说:“太好了,那我也差不多那时候走。”我当时心想,这节奏不错,能有点自己的空间了。

 

然而,生活永远不会按剧本走。我们悄悄把租期又延了一个月,想着终于能享受一下没有人打扰的二人世界。结果你猜怎么着?婆婆一听说老伴在这边,醋意大发,直接也杀过来了——没打招呼,也没说住多久,仿佛这是她的新家一样。

 

接下来的故事就像一部家庭情景喜剧,只不过我一点都笑不出来。

 

整个厨房被重新“装修”了。锅碗瓢盆的位置全变了,我每次做饭都得像在解谜题一样找东西。而那些我精心囤下准备用来做点好吃的食材,常常莫名其妙地就被用光了。

 

最让我无语的是他们似乎天然默认我们就该吃他们做的饭。我公公厨艺还行,偶尔吃吃也可以,但说真的,我喜欢自己决定每天吃啥。而我婆婆做饭……怎么说呢,她有一颗想下厨的心,但手艺真的不敢恭维。我可不想委屈自己吃那一锅味道微妙的“创新菜”,于是只好假装胃不舒服,坚持按我的饮食计划来。

 

吃饭时间对我来说是个硬伤。我有恐音症,特别怕吃东西发出的那种吸溜声、咂嘴声,还有那种用生命在咀嚼的声音。在我岳父家住过一段时间,我最盼望的就是搬出来后能在安静中好好吃一顿饭。但现在,我得刻意错开吃饭时间,不然简直像在用餐战场上忍受酷刑。

 

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堆上来。比如我花钱买的一大袋原味生花生和腰果,我超爱原味的。结果某天我出门买鸡,回来一看,我婆婆已经把整袋花生(至少半公斤)拿去烤了鸡……全用光了。我内心那叫一个崩溃。

 

更别说,他们还觉得自己做的这些都是“为我们好”,是一种服务,我们理应感激涕零。所以当我尝试委婉地表达“可以稍微像客人一点吗”,听起来就好像我在不近人情,搞得我还挺内疚。

 

问题是——现在的我,才像个客人好吗?!这哪是我家?!

 

有没有人遇到过这种情况?求点有用的建议,教教我怎么把边界立起来,又不搞得撕破脸皮……

说真的,光是看完这些文字就已经觉得喘不过气了,实在太憋屈了。更别提亲身经历的人,肯定感同身受。

评论区也是一片共鸣,不少网友纷纷跳出来分享自己的类似遭遇,谁家没点难以安放的亲戚,谁没在边界感这事上焦头烂额过?

图片

(我真的太懂你了,因为我现在也和公婆一起住,他们也快把我逼到精神边缘了。孩子上学了,我得依赖他们接送上下学,这种绑在一块的生活一时间还真甩不开。好在年底他们就会搬出去——我们在隔壁小区刚买了一套公寓,到时候起码还能隔条马路喘口气。

你提到那些咂嘴吸溜声,简直就是我的噩梦重现。我每次吃饭都要强迫自己离开餐桌,找个安静的角落躲着。不然我真的怕哪天在饭桌上崩溃大哭。

你说的那种生活状态我也感同身受——他们一家人特别容易满足,可以一整天盯着手机不带腻的,仿佛这就是快乐的全部了。我看着他们无所事事地刷视频,心里却压着一整锅烦躁的情绪,真是又羡慕又无语。还有,我岳父也有糖尿病,偏偏只爱吃面条,说了多少次都不听。

唉,说出来心里真的舒服点了。

谢谢你分享你的故事,也让我有地方可以吐吐槽。我真的也太需要这个情绪出口了。)

图片

(一定要和你的另一半好好沟通,哪怕话题有点敏感,也得开诚布公地说清楚。态度可以温和,但底线得立住。说实话,设立边界这事吧,有时候的确可能会吵起来,甚至有点难看,但这也是过程的一部分,不能因为怕冲突就一忍再忍。

尤其在中国,跟姻亲发生点小摩擦其实太常见了,别担心)

还有网友表示,虽然岳父岳母现在很烦,但是等你有了孩子,你就懂了,他们简直是上天派来的帮手。

图片

(其实吧,这种情况说难搞确实难搞,但它真的挺常见的,说是无解也不夸张。有时候你甚至都想不到什么有效的应对策略。但从我的角度看,感觉他们其实是真的挺喜欢你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深入参与你们的生活,对吧?

你有孩子了吗?或者打算要孩子吗?如果有的话,我建议你可能得咬咬牙,尽量接受他们原本的样子。因为一旦涉及带娃,他们的战斗力和耐力真的可能是神级水平的。)

不过马上就有网友跳出来反对:

图片

(你可能一开始还以为他们擅长照顾孩子,结果发现所谓带娃只是往你家塞满各种又吵又俗的玩具,顺手把你娃喂成一颗移动糖罐子。然后等你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立个规矩,他们反倒一脸委屈,仿佛你才是那个不讲理的人。

我真的懂楼主的感受。我自己的对策就是以婆之道,还治婆身我学我中国婆婆那一套,对公婆展开猛烈还击,明着暗着全方位输出。他们要是敢动我厨房,我就大声抱怨:哎,我怎么又找不到XYZ了?然后当着他们的面把厨房全都恢复原状,顺便发出点重整家园的胜利气场。

我婆婆做饭不好吃?没关系,我照吃,但吃的是别的。有时候我甚至就在她面前直接重新调味,加盐加辣加料,一点也不藏着掖着。她要是拿我的坚果去炸鸡,我就开启演讲模式,讲坚果高温加热怎么破坏营养,说生坚果才是长寿秘诀,还能顺带批评她败家。这时候别说立边界,你得说成是帮她省钱、保命,效果立竿见影。

当然,他们要是偶尔做了你喜欢的事,比如岳父烧的一道拿手菜,咱也别小气,夸几句没问题——但别过头。适度的表扬混合着持续的吐槽,反而更能让他们觉得你是个实诚人是的,这招连心理咨询师都赞成。

说到底,如果婚姻是要过一辈子的,那咱没必要每天咬牙切齿、把自己熬成中年愤怒战士。不如让你的另一半也加入战斗,一起维护好你们的小家庭。尤其是如果这些长辈将来还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里。)

还有网友发出了灵魂总结,谁看了不说一句“太对了”!

图片

(欢迎加入中国式大家庭的终极修炼场。微笑着,嘴角抽搐着,内心咬紧牙关。如果说我在中国这些年只学会了一句口头禅,那一定是:“算了,认命吧,你赢不了。”

图片

(咱们中国人常说,结婚不是嫁一个人,而是嫁给了整个家庭。你得清楚自己到底面对的是什么建议你还是找个合适的时机,跟你妻子好好聊一聊想想有没有什么折中的方式,否则还是离开。)

很多评论看下来才发现,受折磨的真不少。跨国婚姻绝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小故事,它更像是两大家族,甚至几代人的大合奏。要是边界感不强,再加上文化背景天差地别,那真的是一锅大乱炖,没点耐心和智慧,谁能受得了?

中国婆婆:如果你们不听我的话,我就走!

 

这种吐槽帖可不止这一篇。还有一篇标题直接点名:中国婆婆完全不能接受界限!如果我们不听她的话,她就会选择从我们的生活中退出。

内容也是相当精彩:

图片

我怀孕几周的时候,婆婆答应说,如果我决定回去工作,她会帮忙照看孩子。孩子出生后,我接受了她的提议,还告诉老板准备复工。她说打算搬到离我们近点儿,等新房交易完成之前先和我们一起住。结果长话短说,她买房没成功,直接在我们家住了整整两个月。

 

说实话,这两个月里,她帮不上多少忙,反而添了不少乱。她没跟我们商量就把家具和东西全搬来了,弄得家里乱七八糟。更尴尬的是,她几乎没怎么帮忙带孩子,说她还想尽情玩乐,直到我回去工作的那天才认真。结果回去前一周,她得了重感冒,我为了孩子健康,严令她康复前别用厨房和公共区域,保证给她所需东西。没想到这让她彻底崩溃。

 

她平时爱出去玩,参加派对,还和朋友玩游戏赚钱。通常凌晨两点出门,半夜才回。我本以为她呆家里时能保持距离,至少孩子不会被传染,结果我错了。她还给我老公打电话说要搬出去,理由是我们管得太严、卫生要求太高。

 

说实话,她非常邋遢,碰了垃圾都不洗手却坚持要抱孩子。我几次看到她给孩子冲奶时把奶瓶放在不干净的地方,我有礼貌地跟她解释新生儿的卫生重要性,她倒是规矩挺多,但现在根本没办法履行照顾孩子的承诺。她跟我丈夫说自己不能带孩子,让我们措手不及。

 

丈夫试图沟通,结果她翻出一堆陈年旧账,比如我怀孕时不吃她做的饭,丈夫更关心我没照顾她。丈夫崩溃了,说根本搞不懂她的情绪。我知道我不该插手他们母子间的事,但如果是我妈,估计不会这样。丈夫很难和母亲对抗,尽管她对他不好。

 

婆婆专横,不断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我们很烦。但丈夫却觉得这就是她表达爱的方式。我们之间界限清楚,坦白说他们不能这样对待我和丈夫,但为了和睦,我尽量尊重她,大部分时间吃她做的饭。

 

经历了这一切,她告诉丈夫事情无法挽回。我写这帖时凌晨三点,感觉生活像炼狱,不仅不能复工,她还指责我们不尊重她。我一直觉得她对丈夫太严厉,甚至不满他娶了我。过去一年半,我一直努力让她喜欢我,结果她说我对儿子的影响太大,规矩太多。

 

我不知道婆婆是不是都这样,但我从未如此迷茫困惑。我深爱丈夫,但若早知道他家的情况和他的脆弱,也许我不会嫁给他。但现在我们有了孩子,一切都太迟了。

 

下面的评论大多也是劝她别忍了:

图片

没有边界感是一切的源头

 

说实话,这种家庭矛盾,真不是外国人受不了,咱们中国人自己平时也常常被搞得头大。老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家都有自己的苦水和难题。

甭管是啥原因,最后都绕不开边界感”“责任感还有亲情这三大关键词。

先说说边界感吧。年轻夫妻刚结婚,想着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想说家里的事儿自己说了算,谁想被人天天关照得紧紧的?但老人们习惯了传统的大家庭生活方式,觉得帮忙管管媳妇儿、儿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结果就是,长辈们各种插手,年轻人心里憋屈,你说这不闹矛盾才怪。

图片

在咱们文化里,照顾老人是子女的天职,这没错。但现在年轻人压力山大,工作忙,孩子小,哪儿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和老人陪伴聊天?老人想多点关心,年轻人顾不过来,这不容易闹崩吗?

而且最尴尬的是,有些儿子女儿就开始当甩手掌柜自己躲一边去,让婆媳、岳媳自己较劲,结果家里气氛尴尬得不行。

如果是跨国婚姻,那就更麻烦了。外国人不理解咱中国家里那些复杂的亲属关系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规矩再加上文化差异、语言沟通障碍,真是让问题堆积成山,火药味十足。

说到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沟通和理解。年轻夫妻得学会和父母坦诚地聊聊,别憋着,告诉他们你们的想法和需求;长辈们也得试着换个角度想想年轻人的难处,别老是我说的都对,给年轻人多点空间和尊重。

最关键的,是作为儿子或女儿的,别光当旁观者,要当好润滑剂和协调员,别躲着不管,让矛盾升级。

当然了,这也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事儿,毕竟观念那么深,改变没那么容易。而且真过过日子的才知道,有的人根本就是讲不通的,就算是你嘴皮子都说破了,他也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横冲直撞。

写在最后

说白了,年轻人该有年轻人的自由和空间,老人们也需要他们的安稳和自在。大家各自安好,别天天掺和彼此的生活,可能日子反而会更顺溜点儿。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精彩评论:

     a 整个厨房被重新“装修”了。锅碗瓢盆的位置全变了,我每次做饭都得像在解谜题一样找东西。 - 深有体会 [13] (2025-06-19 10:40:58)
     a 一切的源头是“边界感” - 有道理 [12] (2025-06-19 13: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