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非洲鲫充鲷鱼制寿司 海鲜错标涉诈骗

Sun Jun 24 2018 10:01:48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图片
胡雅茜指出,海鲜若故意错标,有可能已是一种「食品诈骗」。(UBC提供)


图片
超市出售的大比目鱼。(张伶铢摄)
卑诗大学(UBC)食品科学研究人员与海洋保护独立机构Oceana Canada合作透过DNA排序比对海鲜的基因,研究发现大温销售的海鲜有四分一错误标示,其中又以餐馆错标比例最高,高达29%;而研究更发现,鱼生寿司上常用的鲷鱼被错标的情况最为严重,在34个鲷鱼样本当中有31个不是鲷鱼(snapper),而是以其他鱼例如非洲鲫(tilapia)混充,错标比例超过九成。

该研究报告共同撰写人、UBC食品科学博士候选人胡雅茜指出,有些海鲜错标的情况是由于人为因素,是为了以便宜的海鲜种类「鱼目混珠」,混充为价格较贵的海鲜,如此行为已经构成了一种「食物诈骗」(food fraud)。

该研究是由UBC的陆氏食物品安及健康工程实验室(Lu Food Safety & Health Engineering Lab)与Oceana Canada,以及贵湖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的实验室共同合作进行。撰写报告的两名研究员均是华裔,包括陆氏实验室的陆晓楠,以及胡雅茜。

该研究在去年9月到今年2月之间,在大温的温哥华、列治文、高贵林,本那比、西温、北温、素里及兰里等多个城市,总共采集了281个海鲜样本,并以DNA检测比对海鲜的基因,并了解有多少错误标示,结果有70个样本有错标。

研究指出,整体来说,有四分一的海鲜有错标,而餐馆有最多海鲜错标的比例,高达29%,其次是超市,错标比例有24%,而寿司店的错标则有22%。至于最多被错标的海鲜则是鲷鱼,在34个鲷鱼样本当中,有31个不是鲷鱼,而是其他鱼混充,错标比例达到91%。

研究也发现,鲶鱼(sutchi catfish)也很常被用来取代大比目鱼(halibut)、鲷鱼、龙利鱼及鳕鱼。

胡雅茜指出,造成错标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商家故意标错,但也有的不是故意标错。如果是故意标错的情况,例如有餐馆明明知道所卖的鱼是低价的非洲鲫,却伪装是高价的鲷鱼,如此即有「食品诈骗」的嫌疑。

她解释,研究所采取的海鲜包括鱼、虾、螃蟹、龙虾四大类,所采集的样本都不是活的,有的是刚被渔船运回陆地,也有的是自世界各地进口的冰冻海鲜。她说,这次所研究的海鲜并未特别注明产地,所以无法得知进口生鲜与产自本地的海鲜,在错标问题上的差异。

胡雅茜指出,海鲜错标问题是国际性的问题,但在大温地区则较少受到关注,尤其是一些经过处理后的鱼肉,外观接近,颜色也接近,令市民无法辨认,连科学家都均需要透过DNA检测才能知道,说明海鲜的错标问题并不容易被察觉。

Oceana Canada推动预防「海鲜诈骗」(Seafood Fraud)问题的莱文(Julia Levin)指出,海鲜当然不能错标,举例来说,若以进口的非洲鲫取代了鲷鱼,人们却可能吃下一些带有在本地禁止使用化学成分的非洲鲫,可能会危害健康。

她认为,预防「海鲜诈骗」的关键是从海鲜的供应鍊做起,设法建立海鲜产品的重要讯息,而且是从渔船,一直追踪到海鲜送到人们的餐盘上,要求供应商在任何时候,均能提供有关正确的标示及讯息。

该报告并提出建议,为了防止海鲜错标,建议主要的贸易国家应该将海鲜或鱼的名称统一;要求标签加列海鲜的学名,以及对消费者提供更多有关鱼是野生捕获、或是养殖的,以及在哪里处理鱼、捕获或是养殖的方法等。

该研究昨日在《Food Control》的期刊上发表。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