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温哥华“小印度”集市纷纷关门!都搬素里去了

Thu Jul 03 2025 13:08:27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文件 - 温哥华旁遮普市场社区。(迈克·劳埃德 / CityNews 图片)

文件 - 温哥华旁遮普市场社区。(迈克·劳埃德 / CityNews 图片)

曾经,这里是一个熙熙攘攘的社区,每天吸引成百上千的购物者和游客,如今却有一些商家表示,温哥华的旁遮普市场已经不再繁荣。

这个市场也被称为“小印度”,其核心地带位于Main街和东49街交汇处。该市场始于上世纪70年代,多年来一直是寻找南亚商品的热门去处,街道上商店林立,餐馆门口排起长队,停车位更是一位难求。

但现在的情况已不复当年。

Madan Dhingra 是位于Main街和东50街的 Mona Cloth House 的店主。他已经做了35年的生意,每周工作六天。他在接受1130 NewsRadio采访时表示,他将在今年底关店,准备退休,告别这片他熟悉的街区。

Dhingra坦言,这个社区已经“变了,而且是朝着不好的方向”。

“这里变化太大了。现在住在这儿的大多数年轻人消费力并不强,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温哥华太贵了。在过去10到15年间搬来的人,大多去了Surrey,因为Surrey比温哥华便宜得多。所以Surrey迅速发展,而温哥华却在稳步下滑——因为这里已经变得难以负担。”

Surrey 是BC省发展最快的城市,也聚集了大量南亚商店、商业街和餐馆,能够轻松满足社区的需求。

Dhingra表示,新冠疫情的冲击至今仍难以恢复,而且许多顾客已经转向网购,这也让像他这样的实体店举步维艰。

“你看看The Bay、Eaton’s、Woodward’s,这些大商场都撑不住了。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式小店,更是纷纷倒下。”

他还说,经济形势迫使他大幅裁员,从巅峰时期近十名员工裁到如今只有四个人。

“就剩我和我太太了,再加一个全职和一个兼职。”

Dhingra 回忆道,旁遮普市场最辉煌的时候,像他这样的服装店曾多达三十多家,如今却所剩无几。

“有的老板老了退休了,有的搬去了Surrey……与此同时,这个市场就慢慢消失了。曾经,只要是来自加拿大、美国或英国的访客,都会说:‘我们去Main街逛逛吧。’Main街那时候是个目的地,人们可以在那里逛上一整天。男人坐着喝茶,女人和姑娘们从早上买到傍晚。”

他形容这一切“令人心碎”,但也认为每个社区都有其生命周期,他觉得这个社区的终点已经近了。

“这里可能会复苏,但不再是旁遮普市场,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市场而已。”

就在他店对面的一家经营了20年的商铺也即将关门,店主也表达了相同的失落,并认为温哥华市府原本有机会出手相助,但现在恐怕为时已晚。

其他一些店主对1130 NewsRadio表示,这些年市场早已变了样,担心这或许是这个曾经特色鲜明社区衰落的开始。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