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华为遭排挤,美国、日本哪些企业将遭受损失?

Mon Dec 17 2018 10:17:31 GMT-0800 (Pacific Standard Time)

cover

近期,“五眼联盟”(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华为展开“密集围堵”。针对美、澳、日等国将华为产品排除出在5G采购名单外,日媒《日经中文网》12月17日刊文称,如果各国进一步扩大排挤华为的行动,将反过来对美国和日本的企业造成打击。

报道以日本市场为例指出,华为2017年在日本的采购额约为5千亿日元(约合303.87亿元人民币),向部分供应商提出到2020年将在日本采购额提高至2倍的计划。“如果华为的销售减速和设备投资的缩减成为现实,将对广泛产业造成影响。”

观察者网注意到,在华为高管孟晚舟被加拿大拘捕后,有外媒称事件波及日本供应商,华为将暂停对世界四大工业机器人供应商之一的日本安川电机公司(Yaskawa Electric Corp.)的采购。

不过,华为方面随后否认,“华为没有任何削减设备投资的计划。事实上,我们打算进一步扩大与日本和其他地区的供应商的合作程度。”

图片

华为公司在成田机场的广告,图自人民网

华为遭排除,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余波

日经中文网称,中国最大通信设备企业华为公司在通信基站领域居全球份额首位,在智能手机领域排在第2位。仅半导体,华为全年采购额就超过1.5万亿日元(约合911.61亿元人民币),从日本企业采购5千亿日元规模的零部件。

目前,华为面临的包围网正在缩小。继美国之后,在澳大利亚和日本,排除华为产品的行动也在具体落实。如果排除华为的趋势扩大,将对成为供应链一部分的日本和美国企业也构成打击。

报道称,在华为副董事长孟晩舟在加拿大被拘捕一事曝出不足24小时,华为供应商名单就已经在世界证券行业开始扩散。除了比亚迪(BYD)等中国企业之外,还有博通(Broadcom)、日本显示器(JDI)和SK海力士等美、日、韩企业赫然在列。

“有必要搞清楚具有10万亿日元(约合6077.4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的华为的影响范围”,美资证券分析师担忧对全球供应链产生的余波。

观察者网注意到,早在2015年人民网曾刊文,援引一家知名通讯设备制造企业高管的话说,“过去我们在中国做通讯方面的器材,高端一点的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现在我们几乎不能和华为竞争。”

而时任日本经产省的一位官员更是表示,外国通讯技术势力进入后,强化了日本国内市场在技术开发上的竞争,日本企业也正是因为有华为这样的企业到日本设立研究所,在日本研究消费者及设备投资的市场特点,让日本企业也不敢放松研发,这带来的是一种良性竞争。

华为采购美国半导体

2017年华为的采购额仅半导体就达到140亿美元。日媒援引中国媒体的报道称,华为从高通采购18亿美元,从英特尔采购7亿美元,向美国企业等大量采购。

报道还提及中兴4月遭美芯片禁售一事,称当时,中兴因无法采购面向智能手机的半导体而被迫停产。华为为了避免同样事态,正推进半导体的自产化,但仍存在脆弱性。

目前,华为正通过子公司海思半导体加强半导体的设计。不过,华为制造委托给台积电(TSMC)等,同时一半以上从博通等外部采购。如果受美国政府强硬姿态影响的采购网断裂,有可能出现通信设备等的生产难以进行的事态。

报道认为,华为的营业收入超过中兴的5倍。如果各国进一步扩大排除华为的行动,将反过来对美国和日本的企业造成打击。

例如华为供应半导体的高通,华为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率被认为达到5%左右。在日本,JDI提供智能手机液晶面板,TDK提供电池等,华为均是占销售额数个百分点的大客户。TDK和SK海力士的股价在孟晩舟遭逮捕一事曝光后持续下跌10%左右。

针对日本市场,报道称,华为2017年在日本的采购额约为5千亿日元,向部分供应商提出到2020年将在日本采购额提高至2倍的计划。如果华为的销售减速和设备投资的缩减成为现实,将对广泛产业造成影响。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精彩评论:

     a 自己的脸被人家狠狠地干了一拳。 - 却在心疼人家的手疼 [164] (2018-12-17 15:46:50)
          b SB - 又多一个 [184] (2018-12-17 16:15:14)
     a 国内媒体写的文章,为什么这么关心美国日本企业遭受损失?难道美日企业离开华为就要倒闭了。这应该是美日要 - 关系的而不应是中国要关系的 [161] (2018-12-17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