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出国这么多年,都治不好你的装逼病啊

Thu Jan 12 2017 13:13:51 GMT-0800 (Pacific Standard Time)

cover

图片

留学大军千千万,大家各有各的故事。有的人低调奋进,有的人装逼飞行,各有不同,各位切莫对号入座。

注:本文并非要以偏概全,一棒子打死所有的留学生,只为讲讲留学圈的个别怪现象博君一笑,也便于大家自检。

图片

  大家都是出国学知识的,何苦在人前使劲装,显得自己比别人有优越感呢?

其实远在出国之前,有那么一群人就早已开始试图在朋友面前装13了。

你的朋友圈里一定有每天晒五百次在不同咖啡店吃着不同甜品拎着不同包包以SAT/TOEFL单词书或者复习资料为画面主题、配文“美好的明天在等着我”的“单词狗”——是的,这样的才叫装逼犯,每天呆在图书馆啃红宝书昏天黑地吐白沫的才叫“出国狗”。

你也一定遇到过“不经意间”跟你透露GRE裸考了320+感觉考太低好丢人的“学渣”在各社交媒体疯狂展示offer(录取通知书)

你以为,走出国门后就来到了美丽新世界?

乃义吾。

新的世界只是像一团温暖的火焰一般,把奇奇怪怪的人都利用趋光性聚在了一起。

图片

名校装

其实对于美国人来说,美国大学可以简单粗暴地被分成两大类:藤校和非藤校。

HYPS(Harvard, Yale, Princeton, Stanford)为首的藤校作为美国名校鄙视链的顶端生物不遗余力的鄙视着TOP20的,而TOP20则看不上各私立大校,最后私立大校也就只能挤兑挤兑公立大校了。

正是有了这种隐形鄙视链的存在,才造就了一些拿学校来装逼的人。

图片

你一定在国内某高逼格问答网站上看到过这些人的答案。

他们个人资料中的学历一栏肯定是:藤校/top20某大学xxx系本科生/研究生/PhD。

而翻看这个人的回答,不管别人有没有邀请ta,你都会发现“谢邀“两个字。

后面也一定会写着:“利益相关:本科xxx(top20),研究生xxx(藤校)” 。

不过,当然了,可能这道问题和学历背景教育知识根本八竿子打不着。

举个例子:

撩不到妹怎么办?

——谢邀,作为一名X校的大二学生,我觉得……(还不如自爆颜值比较有用吧?

有一个异装癖弟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谢谢邀请,作为X校学生,我有话要说……(弟弟是被你逼出的新奇小爱好吧?

因不孕不育造成的感情破裂应该算谁的错?

——我目前是X校研究生在读,对这个问题我不得不说……(黑人问号???

图片

其实,这都算可以接受的程度。

小编之前接到过一篇两千字的投稿,其中出现了近百次“耶X”,为了炫耀自己的名校出身简直不遗余力到用力过猛,全文十分之一的字数来自校名——

这样的人,大概学校也只教会了你校名吧?

图片

另,据说常青藤内部也分裂了,分成了上常青藤和下常青藤,也是互相鄙视。一边是:就你们也配叫常青藤? 另一边:我靠你们装什么装!

当然,拿名校光环来装逼的同学们一般都会发带有学校标志和定位的朋友圈。

内容无非就是在此读书有多么的辛苦,教授有多么的厉害,同学的背景是多么的硬。这些东西发个一两次没问题,但俗话说的好“过犹不及”,发多了就难逃装逼的嫌疑。

更有甚者,还会在朋友圈或其他社交网站上晒出自己每学期学费账单的!

难道晒出消费记录下次可以打折?

图片

专业装

我国现代作家钱钟书先生曾在《围城》一书中一语道破大学专业间的鄙视链:

“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然而七十年后的今天,诸如此类的鄙视链依旧存在于留学生的圈子中

理工科、商科瞧不上社科和文科的事实毋庸赘述,但即便仅是各科系内,鄙视链也依然赤裸裸的存在。

拿工科来说CS和EE处于金字塔最顶端,但坚持读完EE的一般都瞧不上半途而废转去CS的。

工科生中的装逼小能手往往喜欢跟人强调本专业的高难度外加对系里其他专业的鄙视。他们时常在朋友圈中发表一些跟专业有关的“答疑”,内容当然是充斥着外人根本看不懂的专业术语——相信我,为了装而装的“科普答疑”和普通的技术工科生的日常会话区别大到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吐槽:留学美国的学生主要有两种, STEM专业和非STEM专业。

而在商科中,学金融的常以一种傲视群雄的姿态来对待会计管理等其他专业。我曾听到一个学金融的朋友说:“会计和管理这种谁都可以读的专业,竟然还有些人去读个master?真是浪费钱。”虽然我不是商科生,但也想糊他一熊脸。

图片

至于学哲学的,往往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迷一样的对全人类的无差别蔑视,比如下面这一位。

图片

这种鄙视链的形成原因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无非就是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和挣多挣少的问题。而文科和艺术类专业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下难免会显得有些“无用”和“不值得”

但是,这个世界需要数学家工程师,同样也需要诗人和音乐人。就是因为有了不同的专业,多样的职业,这个世界才能如此精彩。

再说了,谁说文科生赚不了钱?你猜马云本科学的是什么

图片

隔行如隔山,别人专业的艰辛也许是你所想象不到的,所以请多给彼此一些理解。

学术装

这类人在学术繁忙的北美大学里极其常见。

他们隔三差五就要在朋友圈里抱怨自己的专业最难,抱怨上百页的reading要读不完了,抱怨每天作业写到凌晨三四点钟等等。但是当不明真相的群众叫他一声“学霸”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秒回并说自己其实是“学渣”

所以图了个什么?为了让朋友圈群体性尴尬吗?

图片

还有一种人,他们越是到考试周繁忙的时候,发朋友圈的频率就越高。而内容往往都是与学术相关的,而且在短时间内疯狂的发布抢占朋友圈刷屏王第一把交椅。

比如:“这次的final project感觉要挂”(都要挂了还有时间发朋友圈?),“fxxk,presentation又遇到某国猪队友了”(既然队友不行那你放下手机补救啊!)“今天conference的午餐时间,大牛prof特地跑过来问我要不要进他的team,开始发paper,但是我下学期还有六门课加一个intern呢,怎么办,在线等,着急。”(有在线等的时间不如去睡一会儿?)

上述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人晒出一张包括:书本,复习资料,讲义,苹果电脑,和星巴克咖啡的照片(Ice Americano效果更佳)。

图片

还有一种人则活跃于考试周之后。这种人嘛,往往会用晒成绩截图的方式向大家宣告我是世界上成绩最好的人

图片

学习好有错吗?当然没有。但可怕的是,这种人往往自称学渣!平时发朋友圈的时候都声称自己这学期“药丸”,你向他请教学术问题的时候往往得到的都是“哎呀,我是个学渣我不会”之类的言论。

这一类人中更高端一点的,则是晒出自己和教授的邮件往来。内容当然是关于教授怎么夸奖自己,评价自己是多么多么的优秀。搭配的句子往往是:“我这样的学渣/智商为零的人竟然得到了教授的肯定!

图片

语言/身份装逼

大二的时候,我遇见过一个英语相当流利的中国人,ta在知道我也是中国人的情况下亲口告诉我:“I never hangout with Chinese…, they suck!”。我笑了笑,默默走开了。

图片

这种人其实也会有中国朋友,但比较少,而且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是用讲英文的方式来提高谈话的逼格。假如这时候你很自然地用中文加入他们的讨论,他们也还是会用英文回答你。也许在这些人的世界里,英文真的比母语高一个逼格。

还有一类人,我们称之为“护照党” ,具体表现是,“我拿某国护照我是某国公民我好棒棒哦”。

此类仁兄,如果不时不时在朋友圈里秀一圈优越感,浑身上下都会不舒服的。此类人时常转发中美/中加对比并大肆批判中国的文章,并很喜欢用“你国”来强调自己的特殊身份。时不时的在朋友圈里劝大家赶紧逃离“你国”,然后感叹一下自己投胎的技术是多么的好。

图片

如果没有别国护照,家底也可以拿来装逼

身在留学圈的你一定遇到过恨不得把自己描述成偶像剧男/女主角的人。

他们往往拥有殷实的家底。爸爸妈妈不是CFO就是CEO,要么就是xxx公司董事长,再不济也是梅兰竹菊四大家族,动不动就要你全家上我全家那种。国内房产数不清,家中佣人也随叫随到。朋友圈里的照片恨不得把大牌的logo都集齐召唤王校长。奢华耀眼,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一丝对凡人的鄙视。

图片

如果你生活中遇到这些人,他们有时会质疑你为什么要买开价粉底液而不去买CPB。而开兰博基尼的ta,和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很可能会潇洒地将车钥匙往饭桌上一甩,然后开始高谈阔论跟你解释为什么CK的衣服和20万美金以下的车不能买。

图片

最后一种可能这类人中最过分的,那就是明明家境一般可是偏偏有一颗极其虚荣的心,以至于四处借钱或让父母砸锅卖铁也要为自己装逼买账

在我们身边,向周围的人借钱谎称急需交学费,但扭头就去给自己置办奢侈品并且欠钱不还的事情屡见不鲜。有的男生,看着周围的好哥们儿都买了豪车,但苦于家里没有那么多钱,苦苦哀求女朋友给他买车的事情也并非凤毛菱角。

对于这些人我想说,留学不是富二代聚会也不是名牌博览会。如果连你自己都拿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自己的价值,那么,你在他人眼里也不过是一具充满铜臭的皮囊。

  图片

结语

bi这东西,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装给国内的朋友看的。因为同在留学圈的人看到这种内容之后往往只会微微一笑,然后手动屏蔽你的朋友圈#微笑

其实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告诉大家出国之后看到了外面多元化的世界,就应该在一个大熔炉般的社会中学会互相包容和理解,行为举止应多加考虑他人的感受。你现在拥有的也许真的比别人多,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你数落他人的借口。

学霸乐于炫耀自己显赫的出身名校,土豪喜欢展示自己不菲的身价资产,这些本无可厚非。但将名校抽象化做一个万金油噱头,将专业选择的不同当做鄙视别人的资本,将挑灯夜读的苦读用来自吹自擂自卖自夸,将穿金戴银的奢侈生活当做人各有别的唯一标准——对不起,这叫装逼,而且一点都不酷。

你可以激动地为母校庆生,因为你知道,名校教会你的远远不止一个头衔;你可以为自己的就读专业充满自豪,因为它是你的兴趣也是你的骄傲,你正走在学习的上坡路上;你可以为了深夜通宵赶due急得抓耳挠腮,以朋友圈作为唯一的慰藉,但别忘了自己的初心;你可以慷慨陈词为了祖国尽绵薄之力,但请记住,外国的月亮并没有更圆;你可以一掷千金只为潇洒走一回,但也请别忘了,故乡的父母是怎样一步一步打拼缔造的你的未来。

装逼如风,常伴吾身。

愿各位今后的逼都能装的水起风生,装的风驰电掣,装的超凡脱俗

装逼不好,可不要过度哦。

  图片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