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3个月死尽80万人的种族灭绝 法国有错吗

Sun May 30 2021 20:14:16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图片

图/法新社

“法国不是种族灭绝的共犯,但我们难辞其咎。”法国总统马克宏在27日访问卢安达,不仅是两国睽违11年的元首级访问,针对近年争议再起的卢安达屠杀历史问题,马克宏代表法国的立场态度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马克宏在大屠杀纪念馆前发表演说,表明“法国的确有其责任”,应该为当年种族灭绝事件时的冷眼旁观负责。虽然马克宏的“进步态度”得到不少肯定,但刻意模糊的具体责任、以及并非实质道歉的法式说法,也引发正反不同的批评。法国应该为卢安达屠杀负责吗?今年法国国内的专家调查报告,又有什么样的历史解释?

卢安达屠杀发生于1994年4月7日,因为前一天突然发生卢安达总统——胡图族的独裁者哈比亚利马纳(Juvénal Habyarimana)——搭飞机时遭到“不明的防空飞弹击落爆炸”,举国陷入混乱,进而引爆了卢安达军方与胡图族激进主义者的复仇行动,针对长久以来相处矛盾的图西族进行种族灭绝式的无差别屠杀,在短短的百日之内就杀死超过80万名图西人。最终是在流亡乌干达的图西族武装“卢安达爱国阵线”(FPR)强势重返之下,同年的7月15日回攻首都吉加里后,为这场血腥惨剧画下休止符。

这场外界看来是卢安达种族内战的风暴,为何又和法国扯上关系?追溯卢安达被殖民的历史,19世纪末被德意志帝国统治,一战之后则沦为比利时的殖民地,殖民母国为了统治需要的种族政策,让图西族人的权力地位不断巩固,加剧了卢安达的族群矛盾。直到1960年代更有激进派的胡图族人,开始针对图西族发动攻击,迫使许多图西族难民流亡到邻近国家,而近代的卢安达自此也由胡图族掌权。

法国为了巩固曾经在非洲殖民的政治影响力,在与卢安达的政经往来上也特别亲近胡图族政权,因而埋下了日后有关卢安达屠杀时期的争议种子。

图片

一名大屠杀的生还者在“尼亚马塔种族灭绝纪念中心”向埋葬于此的亡者致敬——此地过去曾是一座教堂,在大屠杀时庇护不少图西族难民,但包围而来的胡图族人在教堂墙上挖洞,借此朝内部放火、投掷手榴弹,再把逃出火场的人全部砍死。包含邻近村落,一共有5万人死于此地。 图/美联社

卢安达现任总统卡加梅(Paul Kagame),就是在大屠杀当年领军FPR回归结束内战后成功掌权,并以内战后重建国家为名,在卢安达实行“开明专制”的独裁政体。在其任内的2004年,卢安达政府成立大屠杀的真相调查委员会,其中就包括“法国在屠杀事件中的角色”进行研究与追查,卡加梅也曾经多次公开指控:法国就是参与卢安达种族灭绝的共犯。

法国面对相关指控全部予以否认,但是国内对于殖民历史转型正义的反思诉求,也迫使法国在2006年着手解密政府档案。而卢安达政府方面,则透过调查委员会的研究成果,指出法国在当时“早已知情胡图族政权的屠杀准备,还协助训练胡图族民兵”,换句话说是咬定了法国政府有实际参与了种族灭绝。

然而法国的一贯立场并没有太大的转变,尽管承认殖民历史“确实有问题”,但法国政府不会为这些陈年往事提出官方正式的道歉,这也是法国近二十多年来面对像是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的转型正义,最为人所批评的态度。而实际上在马克宏这次访问卢安达之旅前,上一次来到访问的法国前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就有针对卢安达屠杀表示:

当年法国确实有着严重的错误,对屠杀视而不见,导致了悲剧后果。

图片

内战末期,巡逻的法军与为了躲避“可能的图西族复仇”而大举往南方边境逃亡的胡图族难民潮。 法新社

图片

图/美联社

只是具体的错误细节为何、又是否需要负起相应的责任?法国秉持迂回的外交说法,没有更多深入正面的回应。时至2019年,现任总统马克宏又重新召集了独立调查小组,高调地邀请历史学家杜克雷(Vincent Duclert )在内的15位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利用法国政府内部档案资源,深入检讨法国在卢安达屠杀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个历史委员会的研究成果,在今年2021年3月时提出了专案报告,结论同样承认“法国在屠杀事件时刻意袖手旁观”,但之中更提及许多细节,包括当时的法国密特朗政府为了在非洲拉拢盟友的需要,明知胡图族的种族灭绝行动,但仍选择支持胡图族政权,并将图西族的武装阵线视为潜在敌人,乃至于包庇涉嫌屠杀的胡图族人士。

但尽管报告认为法国的确有道德责任,但并没有相关证据显示法国参与了种族灭绝行动,因此无法定调“法国是卢安达屠杀的共犯”。这也是马克宏后来在卢安达的致词演说中,所抱持的陈述立场。

“今天站在这里,是带著谦卑与尊重,我已认识到我们的责任。”马克宏在27日于卢安达的吉加里大屠杀纪念馆前,在卢安达总统卡加梅的共同出席下,极具历史象征性地发表演说。马克宏表示,

法国对卢安达的苦难沉默太久了...法国对于屠杀难辞其咎,但并非种族灭绝的共犯。

图片

图/路透社

马克宏还刻意以卢安达语“Ndibuka”(意思是“我记得”)强调历史不容遗忘的立场,并诉诸温情喊话,“希望穿过黑夜的图西族人,能够原谅我们、给我们宽恕。”不过到底法国有什么责任、又该如何负责,马克宏没有太多着墨,因此这段演说固然有进步的象征意义,但是在卢安达幸存者与遗族的眼中,也认为根本没有讲到重点,

“相当失望...马克宏应该要代表法国政府道歉。”

不过一旁的卡加梅倒是相当赞誉,而且也“识趣”地注意到马克宏根本没道歉,卡加梅回应:“马克宏的这番话可比道歉更有价值,因为说的就是事实,说真话是有风险的!”讽刺的是,作为当年结束内战的领导人、同时也是图西族的一份子,卡加梅主政以来便用高压手段试图压制国内的族群矛盾,尽管看似政局稳定和谐,但也相对地在大屠杀事件的历史真相、转型正义等问题上没有积极作为,欠缺遇害者的相关调查与档案,反而让整个灭绝惨案凝结成模糊的微妙历史记忆,遗留许多待解的谜题。

为屠杀幸存者争取权益的伊布卡协会(The Ibuka association)表示,“虽然马克宏没有道歉,但他已试图解释了大屠杀的发生、法国在其中的责任....,至少显示了他是理解我们的。尽管马克宏的发言算是一个对卢安达事件的立场再确认,但相关历史的厘清有没有机会更深入、法国政府会不会为此道歉,就往例来看似乎没有太多的可能性。

而卢安达屠杀的后续争议中,也还有《卢安达饭店》 主角原型——鲁塞萨巴奇纳(Paul Rusesabagina)——被卢安达当局逮捕,控罪涉入恐怖主义的诉讼纠纷,至今也都还没有明确的审判进度。

图片

罹难者的照片。 图/路透社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