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加拿大住房到底有多难,怎样才叫“可负担”?

Sat Apr 13 2019 09:32:05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图片

 

加拿大几周前发布2019年预算案。预算案为加拿大人描绘了激励发展可负担住宅的蓝图。

 

其中有首次住宅买家鼓励机制(First-Time Home Buyer Incentive (FTGBI))。这一机制让买家们可以少出钱,而能获得他们所需的有保险房贷。2019年预算还许愿说,要在全加拿大建造42,500个新住宅单位,重点放在低价出租住宅上。

 

但是问题是,对加拿大人来说,究竟什么是“可负担”?预算中的数字适用于全加拿大吗?

 

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高层政策分析师尤瑟夫(Josef Filipowicz)说,“对有些人来说,可负担住宅指的是社会或者公共住宅,也就是政府拥有的,补贴了的,或者有利益关系的住宅。另一些人则认为,可负担住宅指的是价位更可负担的住宅。”

 

尤瑟夫说,常用的基准线是,个人收入的30%被用于住屋。不过这个基准线只是部分有用。

“有些人可能愿意多花钱,非必需地住某一种住宅,住某一个社区,或者某一个城市。还有些人有很多钱,但是收入很低或者为零,比如一些退休者。”

尤瑟夫说,“住宅可负担性”比“可负担住宅”用词更恰当,因为前者表达的是人们对住宅的相对负担能力。同时,对旧屋的负担能力比对新屋的负担能力更重要。

“住宅和汽车一样,被称为耐用品。不是用一下就扔掉的东西。你在一段时间内使用耐用品,在此期间,它们的价值由于磨损或者破损而贬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部分的第一辆车都是二手车的原因。”

在一个健康的住宅市场,逻辑是一样的。“起步”屋通常都不是新屋。旧屋顶,旧车道,或者旧地基,这些因素都会让住宅贬值。所以对买家或者租户来说,更可负担的住宅通常都是老房子。这一住宅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可负担的过程被称为“过滤”。但是,只有在有稳定的新屋流进入市场,主要是进入中高端市场时,过滤才会发生。

 

基于收入的可负担性

要确定什么是可负担性,很难。没有标准码。加拿大统计局的低收入分割线是其中一个可以用来测量住宅可负担性的指标。

“在楼市里,看有多少低于某个收入线的人们需要花费高于收入某个比例的钱来负担他们的住房,会很有参考。不过这样得出来的数据可能会和联邦政府鼓励年轻人拥有住宅的企图相去甚远。”

但对有些加拿大人来说,哪怕想想拥有自己的住屋,都是件可笑的事。有些人选择和父母同住,付一点钱,或者什么也不付。决定住在父母家,通常是因为租不到可负担的房子,为了节约开支,或者为了方便。

地产咨询公司GWL Realty Advisors做出一份2018年研究。这份研究取用的是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的数据。研究显示,多伦多有279,000名25岁到39岁的成年人和父母同住(同年龄组的22%),温哥华有92,000名(同年龄组的18%),卡加利有10%。

研究重点是加拿大的住宅短缺。研究评估是基于愿意居住在供出租单位里家庭的数量。

根据GWL公司的报告估计,从2015年到2017年,多伦多增加了14,000个供出租的单位或者可出租的高层公寓。但是要满足多伦多的市场需求,每年需要增加或者空出共25,000套出租单位。温哥华每年需要提供12,000个出租单位,但是过去三年,温哥华每年仅有3,400个新出现的出租单位。

一句话,完全供不应求。

根据2016年加拿大普查的数据,2011年到2016年,多伦多53%的新建公寓是用于出租。而在温哥华,从2016年到2017年,3,400个新增单位中,2,600个是出租公寓,800个是用于出租的单位。

 

各地的加拿大人都很困难

RBC银行2018年12月发布的住房趋势和可负担性报告(Housing Trends and Affordability report)进一步说明了在加拿大拥有住宅有多难。

报告说,加拿大的住宅可负担性跌到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温哥华和多伦多的楼市最难负担。按揭利率在升,全国房价在跌(满地可除外),楼市看起来很麻烦。

报告说,“去年,RBC的全加公寓可负担性测量指标上升了3.6%,独立屋上升了仅1.2%”。指标上升意味着可负担性下降。

“我们在加拿大的各大楼市上,看到对公寓单位的强劲需求。通常公寓为更可负担的选择。”

根据下图的表格,全加可负担性都很差,但是温哥华和多伦多最艰难。表格中数字取自2018年第三季度。在温哥华和多伦多,一个家庭需要分别拿出收入的86.9%和75.3%,才能涵盖拥有一个平均价位住宅的开支。

 

15

前景

尤瑟夫说,要观察加拿大住宅的可负担性,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和省政府,应该监控各个收入人群能够购买或者租赁住宅的选择有多少。比方说,收入百分比谱系上排到第30位的家庭,在市场上有多少个他们买得起或者租得起的住宅可供选择。

“每个收入群体应该起码或者理想上有多少套单位可供选择,我说了不算,至于这些可供选择的单位里出租单位和出售单位应该是怎样的比例才理想,更不由我发言。但是,了解一个城市里所有收入人群租房或者买房的可能性,很重要。”

“只有常规性地检查这些“生命迹象”,我们才有可能尽早地解决住宅短缺问题,而不是让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恶化。我相信各级政府已经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类似的监控措施,这是好事。”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