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新帖 发表回复
收藏 

母亲节到了 常回家看看 

母亲节到了 常回家看看

母亲节到了 常回家看看 十年前,一首《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唱出了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背景下,亿万中国父母和儿女的共同心声。 来自子女的感情慰藉,是老人最为看重的东西。而在现实的摧残下,一些家庭正忍受着分离。老人们忙碌大半生后,抬起茫然发现儿女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甚至远离双亲在外谋生,顿时成了“矜寡孤独、废疾者”,这是当代中国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固然离不开政府发展经济的同时反哺民生,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但同时也离不开社会资本、民间慈善对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关爱。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越来越清晰,相比来自外界物质的照顾,老人的情感需求日益凸显。 其实,养老,不只有经济供养,还要有精神之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穆光宗认为。   老人的心 ,你  伤不起 当代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强烈的也是普遍的,显著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是解决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深层次话题。 因此,不管是居家养老还是依托社区养老抑或入住养老机构,除了应提供老人基本的生活照料、必要的医疗保障以外,还应重视社区阅览室、老年活动室、老年健身设施的建设,促使老人们积极参与娱乐、健身等活动,让老人们多交流、多活动、多学习,通过积极有益的活动,实现精神的愉悦、满足和发展。 于此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还应大力宣传中国民族优良传统——孝文化,多创造机会让子女抽时间陪伴老人,让志愿团体持续介入帮助空巢老人,让每一个都形成尊老爱老意识,使得每一位老人都不晚景凄凉,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天下所有的儿女,趁着亲人还在常回家看看!!
不单单只是母亲节,贵在坚持。
新帖 发表回复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标题  (可选)
内容

恢复自动保存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