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系相机列目

美国是世界上照相机产量最大的国家,生产照相机的两大公司--伊士曼·柯达公司和波拉劳依德公司。照相机并不是它们的主产品,而是依附它们的主产品--感光材料的相关产品。           Kodak相机   柯达公司的创始人是伊士曼·乔治,1881年创建了伊士曼干版公司,主要生产照相干版,采用Kodak作为产品商标。1888年发表了第一台柯达照相机。1898年推出柯达折迭式袖珍相机,1900年制成使用勃朗尼胶卷的120照相机,1938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曝光照相机Kodak Super Six-20型相机,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感光材料生产企业,随着柯达公司各种不同胶片的推出,便有不同的照相机出现。而且都是大批量规模生产的照相机,如1963年推出使用126盒式胶片的柯达126照相机,1972年生产了采用110胶片的110照相机,1982年制成采用圆盘胶片的Disc相机,以及80年代风行的一次性相机。 90年代,柯达公司的数码图像处理系统大大推进数码相机的发展,如柯达DCS420 数码相机是NikonF90的机身和柯达数码影像技术的结合体,CanonEOSiDCS3数码相机则是CanonEOS-1N机身与柯达数码影像技术的结合体。柯达的先进摄影系统(Advanced Photo System)简称APS系列产品正式问世。该系统是柯达与日本的佳能、尼康、美能达和奥林巴斯公司历经10年研制而成的革命性新摄影系统,柯达公司在APS系统中拥有半数以上的专利成果。     polaroid   Polaroid相机   宝丽来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一次成像摄影的企业,也是生产一次成像摄影器材最大的企业。一次成像摄像技术的发明人是爱德华·兰德博士,1947年他经过多年对基本散转印工艺的研究和改进制成第一台实用的一次成像照相机。1948年投入批量生产。以后宝丽来公司致力于研制生产各种不同的一次成像胶片。1963年推出一次成像彩色胶片及可连续拍摄的插盒式一次成像照相机,1970年制成宝丽来SX-70单镜反光一次成像照相机,1978年在SX-70相机上装备声纳自动对焦装置。1976年,柯达公司开始介入一次成像系统的生产,为此,宝丽来公司诉柯达公司侵犯其专利权,至使两家公司形成长达10年的官司之争,最终以宝丽来公司胜诉而告终。宝丽来公司将永远是一次成像摄影系统的垄断企业。 Rollei相机   提起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世界上很少有人不知道罗莱弗来克斯照相机的。罗莱公司的前身是位于德国不伦瑞克的弗兰卡·哈代公司。1927年,这家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120胶卷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RolleiflexⅠ,后经修改于1932年的正式推出6×6cm的双镜头反光相机。这个机型风靡世界30年,共生产了500万台。为了满足需求,公司不断扩充生产。到60年代,已建成9个直属厂,其中德国有4个,新加坡有5个,年产18万台。进入70年代,由于受日本照相机的强大冲击,尽管罗莱照相机质量可靠,但因价格昂贵,加之几十年产品结构不变且经营管理不善,公司陷入全面危机。虽然公司在1979年推出Rolleiflex SLX自动曝光单反相机,后又开发了Rollei35镜头快门相机,力图挽救公司,但终无回天之力,于1981年6月宣布破产。同年11月,被一家英资公司(VSH)兼并,成为“罗来摄影技术公司”。罗莱公司改组后,于1982年推出Rolleiflex SL 2000 F型35mm单反相机,1984年又推出Rolleiflex 6006型6×6cm AE单反相机,以及Rollei 66E型6×6cm电测光手动曝光单反相机。1988年,公司再度易主,被德国斯奈德光学镜头厂收买,公司名称不变,罗莱又回到德国人手中,当年便推出Rolleiflex 6008型中幅单反相机,同时继续生产Rollei SL66E型和Rollei 35相机。近几年来,罗莱推出的35mm相机还有Rollei 35LED、Rollei 35TE,目前,罗莱的中幅高档单反相机的单反相机仍在世界上占着重要的地位。            Leica相机   举世闻名的莱卡相机是由德国莱茨公司生产的,是德国最早的光学仪器生产企业之一,创建于1849年,总部设在威茨巴登。 1913年,莱茨公司的技师奥斯卡·巴纳克设计并手工制成两台使用35mm电影胶片的照相机UR-Leica,即莱卡原型,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照相机,至今一台莱卡原型还保留在莱茨公司的陈列室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阻碍了Leica相机的生产,直到1923年才开始正式生产并形成系列。 1954年的科隆博览会上,莱茨公司发表了它划时代的新产品Leica M3,该机全新的机能和优秀的设计在国际同行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Leica M3划时代的机能是:用卡口接装取代原来的螺纹镜头接装,使镜头装卸方便迅速;采用测距联动的亮框式取景器,并有视场框作视着校正;卷片机构计数计自动复零;快门速度盘为单轴不回转式,并用了等间隔刻度的11档快门速度,所有这些机能都是首次在照相机上采用,Leica M3也由此登上照相机王者的地位。Leica M3在1954—1966年12年中一直畅销,共生产了23.5万台,Leica M3也是各国仿制的世界名机。 1971年,莱茨公司推出了Leica M5,采用独特的TTL内藏式曝光表,是一台使用极为方便的优秀相机。1972年,莱茨公司与日本美能达公司合作,开发了Leica CL相机,后又合作生产了Leica R3、R4型35mm单反相机。973年莱茨公司陷入经营危机,1975年公司本部被迫中止Leica M3的生产,由加拿大的子公司维持莱卡M型相机的生产。80年代,莱茨公司在极艰难的情况下的仍开发了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的Leica M6经典相机以及Leica R5、 R635mm单反相机,引入了电测光和自动曝光技术。 1988年,莱茨公司抽回在瑞士的资金,主要生产Leica M6、Leica R5、R6。1989年,莱茨公司又联合国外的几家子公司组建了莱卡集团公司,扩散照相机零件生产,降低成本,形成大批量生产,至1991年,莱卡集团公司的照相机年产量超过10万台。1992年,推出Leica R7型35mmAE单反相机。1997年推出最新的Leica R8。莱卡相机昂贵的价格标志它精良的制作和不朽的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