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文)儒家治国大典 - 礼记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礼记》是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也是四书五经之一,是战国至西汉初儒家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出自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以至三传弟子之手,从汉末至明清,《礼记》在整个中国的统治文化中占据着尊崇显赫的地位。[/font][/color][color=#002060][/color][/size]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礼记》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关于学术思想论述的篇章,如《礼运》,《经解》等;有解释礼仪制度的专篇,如《冠义》,《昏义》等;有记叙孔子言行或孔子门人或时人杂事的篇章,如《孔子闲居》,《仲尼燕居》;还有记叙古代制度礼节和古代格言的篇章,如《王制》,《曲礼》等。《礼记》在古代文化中犹如一颗硕大璀璨的宝石,在哲学,历史,文献,制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散发多面的光彩魅力。[/font][/color][color=#002060][/color][/size]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整个《礼记》通读下来,最总结性的印象就是儒家虽然不是一种宗教,但是其思想,形式,组织,社会功能却完全同宗教一样,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因为它崇拜的不是神明,至少不以神明为主,而是以先贤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礼记》作为传统文化指导大纲,其旨意与宗教的相似之处:维护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旨在全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并且用务实的“爱”也就是“仁”来调节社会的行为规范,为这种行为规范披上温情脉脉的华丽外衣。[/font][/color][color=#002060][/color][/size]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通过《礼记》,我们也看到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就是“人伦关系”,血缘关系是人伦之本,所以儒家最为重视的就是“人伦孝道”,也因此形成了古代中国的宗族社会。在儒家思想中亲情是人类一切感情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能为自己本来所属的血缘亲情人群负责任,那么他也肯定不可能为整个社会的其他人群负责任,所以《大学》篇里提出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儒家之所以极其重视丧礼的根本原因。姑且不论孝道文化在现实社会中执行是否理想化,这种思想的本意是良善美好的,值得每一个有文化归属感的中华儿女去继承和发扬。[/font][/color][color=#002060][/color][/size]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儒家文化是一种先贤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看似一种理性思维的人类自我管理体系,但细读《礼记》后却发现儒家从来也不否认神明的存在。孔子在《论语》里面说过不论六合以外的话,在《礼记》里面也可以感受到神明无所不在。《祭统》篇里面规定了凡祭祀之前必须要斋戒三日,这斋戒三日的目的就是要清心专一,以迎接神明的到来。所谓“齐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儒家认为自己智慧不够,不能判断神明的存在,所以姑且承认有神明,而且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不忘神明的一席地位,但是人类还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力量,神明的存在,只不过是人类行为的监督者和审判者,并不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font][/color][color=#002060][/color][/size]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笔者个人认为儒家之所以不否定神明的存在,是与老子的天道思想的浸润有很大关系的。比如《中庸》篇中有一段话“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的自然哲学思想和老子天道思想的影响。另外儒家礼仪中的活动规划和古代城建的规划思想也直接反映了这种倾向。例如《祭法》篇中有一段话“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 旱也;四坎坛,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这段话说明了祭祀活动与天地万象神灵鬼怪的密切关系,而天坛,地坛以及日月坛至今还作为典型的传统文化的象征矗立在中国的土地上。[/font][/color][color=#002060][/color][/size]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在盛行了几千年之后逐渐衰落,其原因是复杂的。笔者大致有几点看法,首先是等级制度的设计不合理,不能顺应历史演变的潮流。在《祭统》篇中记叙了有一种叫馂的祭祀程序,是祭祀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代表先贤祖先的尸享用了祭品后,君王才可以享用;君王享用后,卿,大夫,士人,百官以及庶人才能依次享用,地位从高到低排列,但是无一遗漏,这种祭祀程序典型地代表了儒家君恩惠泽万民的思想,“事故明君在上,则竟内之名无冻馁矣。”笔者在《荀子思想之我见》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儒家等级制度设计的思想根据,在当时的确有它的合理性,也是本着良善的目的和理想,但是由于圣贤也未必就能看到几千年之后的历史发展,所以等级制度被注定了在现代社会行不通,要被打入冷宫。由于等级制度的推行,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孝道文化的本意是尊敬长辈维护亲情,但是由于把长辈的地位抬得太高,以至于失去了制约,那么就导致并不能完全领会儒家经义的百姓在家族或宗族中行使独裁的家长制。传统的家长制很是令人生厌,无怪乎五四期间到都是打倒孔家店的声音。可见一种文化,有很良善很美好的愿望还是不行的,必须要能适合现实的复杂和发展。各类人群的权利和义务都要能得以平衡,否则一方压制另一方,遭到反抗是迟早的事。妇女儿童的地位在儒家文化中也很低,基本上是男权社会的附属品。比如男子可以三妻六妾,任意休妻,而妻子却只能依附于丈夫的宗族。男子仅仅凭一面之词就可以休掉妻子,而妻子却没有申诉法庭,没有人权保障,被休之后就可以算是被社会遗弃了。[/font][/color][color=#002060][/color][/size]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儒家治世理想的实施是以至上而下的教化体系紧密相连的。孔子讲过“君子之德[i]风[/i],小人之德[i]草[/i]。[i]草[/i]上之[i]风[/i],必偃”,圣王是万民的榜样,万民以圣王为效法的对象,是典型的宗教教化的模式。但是儒家的教化模式却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行为规范太繁琐,严苛,一举一动都代表了深刻的含义,不照规矩做就是逾越了雷池。比如《乡饮酒礼》中就对参加宴会的宾客有严格的规定,介宾人数,迎送礼仪,座位安排,歌舞秩序等等都要照本宣科,一一执行。如果民众不能很好地理解儒家经义,只是迫不得已去遵守这些严苛的行为规范,笔者认为这难免会是教育上的大的失误。好的教育,是心灵上的滋润,是在心灵深处对天地万物的道理有了深层的理解和感应之后在行为上的反映,而不是直接地教人如何行动。所以,基督教经过马丁路德金改革后的口号变成“因信称义,不因行为得救。”而佛教的六祖惠能倡导“佛即我心,我心即佛。”儒家从古到今没有出来一位改革派领袖进行改革,所以在历史的发展中遭到了阻力,形成了今天这样衰落的状态。[/font][/color][color=#002060][/color][/size]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笔者还认为儒家的衰落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政教不分。治理一个国家,左手要抓政治,右手要抓宗教(或是类似宗教的东西),但是二者不可以合二为一。政治是理性的,纯粹的事物处理,必须要有公平的处理制度和程序,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操作体系;宗教是民众的心灵导师,是纯感性的,以安抚灵魂和提高民众整体素质为目标。[/font][/color][color=#002060][/color][/size]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儒家没有把政治和教育分清楚,导致了直接用感性的东西插手理性的部分,使得政治上因为受感性情绪的影响而显得是非不分,有失公平;而纯粹灵魂上的精神因为被赋予了政治上的权利而变得世俗化,失去了纯洁性,开始腐化堕落。[/font][/color][color=#002060][/color][/size]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评判任何文化的发展都要客观公平地去看待它的各个方面。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文化之母,它的深邃博大的思想内涵和它塑造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万世不灭的火种。至于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兴衰存亡,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不必因为其兴盛就激动不已,一提到衰落就萎靡不振。历史发展不是一种文化的评审委员,就好比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一样。我们只有把一种文化的精神清清楚楚地从历史中分离出来,加以批判性的吸收和继承,这样,或许才可以正确地评论其功过是非,客观地进行盖棺定论的。[/font][/color][color=#002060][/color][/size] [size=5][color=#002060][font=新宋体] [/font][/color][/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