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为何要杜撰?

[size=4]曹雪芹是国学大师,博学多才。《红楼梦》全书引用典故无数,随手拈来掺入文中。《红楼梦》问世以来,又有众多评家对全书写下了上千条批注,给书中的引经据典作出了合理注释。如宝玉悼晴雯的名篇《芙蓉诔》,八引《离骚》《楚辞》,六引《庄子》,还有别处引《荆钗》《还魂》《西厢》等等,不计其数。然而,书中尚有数处找不出证据。[/size] [size=4]    第3回,宝玉说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怕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这段对话有点特别,宝玉一方面说,《古今人物通考》上有这段话,但当探春指出他是杜撰(编造)时,宝玉不但不指出出处,反而承认自己是杜撰。然而既是杜撰,为什么又说《古今人物通考》上有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这本《古今人物通考》本身也是杜撰,根本就没有这本书。自《红楼梦》诞生以来,确实至今还没有找到这本称作《古今人物通考》的书来。[/size] [size=4]    再比如,第56回,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红楼梦》《金玉缘》藏本,太平闲人批注:“闲人穷,藏书少,实未见姬子书。”而中国书籍名目中也确实没有人查到“姬子书”。探春在说出“姬子”之前,宝钗已罗列出朱子(朱熹)的《不自弃文》,还抬出了孔子。探春要压倒宝钗,能与前面的朱子、孔子相提并论的也只有周公了,周公姓姬,这怕就是“姬子”的来历。但周公并没有留下一本“姬子书”来。从探春所说的内容来看,所谓“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很可能是探春借周公之名狠批孔孟,发泄对孔孟之道的不满,实际上也是表达曹雪芹的不满。也因为只有抬出周公来,才压得住阵角。当然,发生在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再说“姬子书”这三个字也不大通,我们只见过《老子》《庄子》《墨子》等,不说《老子书》《庄子书》《墨子书》。如改为《姬子》倒更顺一些。[/size][size=4]现在出版的《红楼梦》,按庚辰本把“姬子书”改为“子书”,也不通。[/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