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新帖 发表回复
收藏 

泛黄之记忆:钓黄鳝 

泛黄之记忆:钓黄鳝

我的故乡多水稻田。每年谷雨前后,水稻育秧,蛰伏已久的黄鳝开始走向广阔天地,十几岁的男孩子们也相继奔走于田间地头开始了他们的钓鳝生活。        钓鳝须用特制的钓钩。一般是从货郎那里买来最大号的纳鞋底用的大针,将针尖部分放在煤油灯或者蜡烛的火头上烧烤至通红,再用尖嘴的钳子扭挝,放在凉水碗中淬火即成。        钓绳也须特制。一般的尼龙线绳是不符合要求的,太软。必须绞丝线绳方可顺利的将钓钩送进黄鳝藏身的洞穴内。钓绳不能太粗,二至三股绞丝线合成即可;不可太长,五六十公分足矣。        钓饵当然是黄鳝最喜食的蚯蚓了。        钓黄鳝还有两样少不得的家什:鳝袋和大砍钩。鳝袋当然是装黄鳝用的,做袋的布料没什么讲究,要的就是一个结实。通常三四十个公分长短,十五到二十公分宽窄。大砍钩最好用废弃了的自行车辐条,一头在砂石上磨尖,尖到锋利无比,放到炭火上烧烤至通红,用尖嘴钳子扭挝,淬火即成。大砍钩不到迫不得已是不用的,当碰到极难缠,极不配合,宁死也不肯就范的黄鳝时,用大砍钩砍住黄鳝的头或者躯干的某处生拉死拽的迫它就范。        钓黄鳝也是讲究时辰的。早了不行,黄鳝一般晚上觅食,所以,前半天钓它不会轻易咬钩。必得正午过后,最好半下午,准咬钩。        在水稻田里,黄鳝的洞穴多在毛渠里,也有不少就在田埂上,鳝鱼的洞一般会有前后两个口,也可能三个或者更多。有的坟堆周围也有鳝洞,但这里面的鳝鱼颜色发青,面目可怖,故很少有人到坟堆上去钓。        钓黄鳝既需要技术,更需要耐心和智慧。并不是所有的鳝洞里面都有黄鳝生活,有许多已经被钓出成了空穴。这就要求能识别,不然会浪费掉许多时间和精力的。鳝鱼咬钩的时候,拉着绞丝线的手会有明显的感觉,一般来讲,鳝鱼开始咬钩是拖着钩往洞里去的,这时可千万不要往外拖,一定要等鳝鱼把钩咬实了,仍然不要急着往外拖。先跟它打一会持久战,耗掉它的绝大部分体力精力之后再拖出来就轻而易举了。如果一上来就来硬的,鳝鱼体力正旺盛,力道颇猛,拉断钓绳,咬断钓钩的情况时有发生。        钓黄鳝还得有胆量。当黄鳝被钓钩拖出洞口一拃左右的时候,必须腾出一只手去抓,伸出中指,其他手指弯曲,然后中指用力紧紧扣住鳝身,装进事先准备好的鳝袋里。钓黄鳝有时会意外的钓到水蛇,没有胆量的话会吓的魂飞魄散的。我跟随哥哥钓黄鳝时就亲眼看见哥哥钓出一条水蛇来,我也曾在田埂上赤着脚走着时一脚踩在草窝里的水蛇上,被它狠狠地咬了一口,吓得我好多天再没敢去钓鳝。        我和哥哥一般都是上午或下午放学后去钓鳝,有时也会趁在学校午睡时偷偷溜出去钓鳝。哥哥比我大四岁,他是钓鳝的高手,我从没见他失过手。每次钓鳝回家我们的鳝袋里都会满满腾腾的。哥哥做的钓钩我认为也是最漂亮的。        黄鳝是我们那时并不稀罕的美食,尽管后来它的身价飞涨。我们的吃法很简单,将几条肥壮的黄鳝抓进已添进适量清水的铁锅里,盖上锅盖,盖上再压两块砖头。然后烧火,不久就听见铁锅里面砰砰的乱响,至多十几秒后复归宁静。再稍后,打开铁锅,将已经煮熟了的黄鳝捞出来,将肉拆下,特别是鳝血,小心的与内脏分开来,不要弄破了苦胆。母亲也已经打好了面筋,还有母亲特意采来的野菜。不久,一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黄鳝羹汤就端到了全家人面前。尽管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那味道至今还能回味的出来。        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我也知道黄鳝确实是大众美食,是不可多得的滋补品。但从思想深处来说我真的从没将黄鳝看得如何如何金贵,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年少时候食鳝过多的原因。黄鳝钓得多了,吃不了。就放进盆里、缸里暂时喂养着,有死了的,用菜刀跺了喂鸭子,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后来实在吃不了,就想到去集上卖。两毛钱一斤,后来涨到两毛五。哥哥发了一笔小财,第二学期五块钱的书钱学费都是他掏的自个腰包。        再后来分了地,黄鳝不知怎么莫名的少了许多。哥哥上了大学,我也上了高中,就再没到水稻田里钓过鳝。男孩子们似乎也对钓鳝失了兴趣,争先恐后的去捕蛇。据说有广东客商专门到我们那里收购水蛇,好像是五毛钱一斤已记不清楚。捕蛇的队伍却是迅速的壮大起来,十岁出头的男孩子,十七八的小伙子,二三十岁的男劳力,人手一个蛇袋(说不定是前几年鳝袋改的),见了蛇就抓,多数连个手套都不带。我就亲眼看见一个十岁上下的孩子下到齐腰深的水沟里抓了一条尺多长的水蛇来。那水蛇在男孩子的手腕处盘了两三圈,他却丝毫不惧。        现在,那男孩子的孩子也该十多岁了吧。
题材确实不错却没有散文的风格,好像是钓黄鳝教程。
怎么那么了解我?呵呵
新帖 发表回复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标题  (可选)
内容

恢复自动保存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