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会是否应该彻底“学生化”??

大运会是否应该彻底“学生化”??    在参加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来自全国110所高校的505名中国运动员中,既有庞伟、何冲、陈若琳这样的奥运冠军,也有北理工里拥有多年职业联赛经历的足球队员,更有像旗手王宇一样,接受了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完整教育的真正大学生运动员。   因为体制的特殊性,我国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无一例外,确实都是大学在籍学生。但与此同时,这些运动员与其他国家的大学生运动员的差别,又十分巨大。   一直以来,我们把大运会等同于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一类的比赛,重视其竞技性。其实,对大运会来说,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各国大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不是么?   如果为了争取更多的金牌,那么,运动员的身份是否名副其实自然就不太重要了。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的某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我们参加足球比赛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国家二队。那届大运会上,这支名为中国大学生队实为中国二队的足球队,最后还夺得了比赛的铜牌。假如仅仅是看比赛成绩,那么我们应该举国欢腾,因为中国足球——男足什么时候取得过这样辉煌的成绩?可假如我们的对手,是些在校大学生,他们中的多数人踢球,不过属于“玩票”性质,人家并不在乎金牌银牌还是铜牌,那么,得到铜牌的我们,是不是会自感无趣?      即使中国代表团在金牌榜上名列前茅,领奖台上飘扬的国旗冉冉升起,但社会舆论对于大运会的关注却渐趋冷静。这样岂不是弊大于利?所以不仅止于光鲜的奖牌榜,聚焦点从体教体制到全民健身,民众应该是更在意大学生运会可以回归多少本质的东西。 大家觉得大运会是否应该彻底“学生化”??把大运会还给大学生,让大运会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