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孩子的十条法则

  (一)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家庭是孩子最早也是最根本的归属。无论是他们取得成绩、获得成功,还是面临挫折、遭遇失败;也无论是得到喝彩,还是受到责怪,他们首先想到的一定会是家以及家中的亲人,因为那是他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是他们心中的避风港,孩子们会认为他们属于那里。反过来,家庭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针对这一点,美国的一位著名教育家做了如下的总结:   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更容易怨天尤人。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更容易好斗逞强。   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更容易畏首畏尾。   在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更容易自怨自艾。   在讥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更容易消极退缩。    在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更容易钩心斗角。    在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极富耐心。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充满目侣。    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心存感激。    在关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充满爱心。    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心胸觅阔。    在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目标明确。    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慷慨大万。    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疾恶如仇。    在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赢得信任。    在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关发他人。    在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心态平和。    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多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和情感上的支持,始终相信孩子能够成材。   (二)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任何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难,而希望仿佛是惊涛骇浪中的一座灯塔,引导着人们不断向前。   当孩子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沮丧消沉时,父母应该义不容辞地充当一位历经磨难、经验丰富、沉着自若的船长,及时地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为他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找到那座明亮的灯塔,让他们永远看到希望。而要做到这一切,我们自己首先应该看到希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冷静而乐观地去看待问题,其实我们的态度和行为远胜过最好的说教,孩子会真切地感受到它,使不知所措的孩子看到希望。今天,我们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希望的种子,不远的将来他们一定会收获成功的硕果。   (三)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父母与孩子间的战争必将是一场永远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在教育与被教育这个矛盾体中,家长和孩子很容易转化成对手,从而把教育的过程变为了较量的过程,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理智地对待孩子,要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一时的冲动可能会造成终身的遗憾。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如何与孩子相处:首先必须尊重孩子,学会倾听他们想要说的,尽量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其次要建立一个平等的氛围,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接受家长,渴望进行一场朋友似的谈话,然后提出你的建议和期待;最后,要允许孩子有不同看法,千万不能认为自己是长辈,高高在上,要求孩子必须服从自己,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孩子有他们的思想,他们在用眼睛、耳朵以及心灵感受着世界,而很多东西又是我们无法控制和回避的,我们只有正确面对,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引导比教导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因为我们深爱着孩子,所以必须要管束他们。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对于孩子来说,管教和约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现在很多孩子已习惯于听到父母对他们说“是”,可是当长大成人后,他们也许有一天会这样埋怨我们,“爸爸妈妈,小时候,很多情况下,你们应该对我说‘不’!”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美国教育专家建议家长们在以下这些情况时要坚决对孩子说“不”:   ·当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时,要坚决说“不”。   ·当孩子可能违反规定时,要坚决说“不”。   ·当孩子态度粗暴蛮横时,要坚决说“不”。   ·当孩子试图逃避责任时,要坚决说“不”。   同时,专家还提醒家长们应该做到“S.M.I.L.E”,它们的含义是:    S代表“说明你的观点”,这意味着你必须向孩子阐明对他们的规定、限制和期望,并说明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M代表“言出必行”,这就是说在执行过程中,要让孩子明白做出这些决定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一定会说到做到。   I代表“你始终都会这样做”,规定一旦提出,就要自始至终地认真执行,做到前后一致,决不能出尔反尔,半途而废。   L代表“让孩子体验惩罚”,换言之,就是让孩子对他们的行为负责,为违反规定而付出代价,同时让他们知道这些规定决不是一纸空文。   (五)声音法则: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知道他们想什么,而要知道他们想什么就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聆听他们的心声。美国素质教育家塞德兹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基础是沟通,没有沟通,一切都无从谈起。”而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谈话,所以想成为一位好家长就必须先成为一个好听众。实际上,孩子和我们一样,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向所信任的人诉说他们的感受,这是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的最好时机,同时也拉近了我们和孩子的距离。倾听是一门艺术,做好孩子的听众更是不容易,这首先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在他们诉说的过程中不要轻易地打断他们,要让他们有一个连贯的思路,虽然我们急于知道的是结果。而孩子们更注重的却是过程。其次是要全身心地倾听,用心体会孩子的感受,认可并呼应他们的情感,让孩子感觉到你真正理解他。最后要注意的是不要对所有事情都刨根问底,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否则会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    想要成为一位在孩子心目中理想的家长,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是第一步。   (六)榜样法则:家长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加影响。对于0—3岁的婴幼儿而言,这种影响尤为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和主要优缺点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这一时期的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孩子在家庭中所学到的一切,包括说话的语调、动作、走路姿态、性格和品德等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所以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模仿又是孩子的第一天性。试想一下,作为家长如果我们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略受侵犯便不依不饶,偶遇挫折就怨天尤人,那么就是将世界所有优秀的教育方法都使用上,也无法培养出宽容大度、刚毅不屈的孩子。美国专栏作家朱迪·福斯特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孩子们仅仅会说“请”和“谢谢”是远远不够的,但当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彬彬有礼时,我们又怎么能够期待孩子做到这一点呢?   (七)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是父母思想的克隆,他们会有自己的意志、思维、想法以及随之而来的行为,我们无法改造他们的意志,改变他们的想法,代替他们的思维。不要试图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那样对于双方都是痛苦的,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选择,尽量去理解他们,同时也要充分表明自己的观点,在面临多重选择时,与孩子冷静地讨论,求同存异,摆明利弊,最后把决断权留给孩子。孩子的抉择明智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他自己的选择,即使我们有时知道孩子的选择不恰当,也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要知道真正能说服孩子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们自己。因此,我们需要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己说服自己。   (八)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果法,它分自然结果法和逻辑结果法。自然结果法就是让孩子体会到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家长不做任何干涉。例如,孩子没有穿足够的衣服就会感到寒冷,甚至感冒,不吃饭就会饿,不喝水就会渴,不睡觉就会困等。这种情况下,孩子们会从这些自然结果中得到教训并自动改正错误。这时,最忌讳的是家长埋怨孩子,那样会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维护自尊心以及免受谴责上,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原有的效果,有时,孩子甚至会反其道而行之。   逻辑结果法是家长在孩子的参与下制定的一套规则,规则中需要向孩子说清楚,对于他们的违规行为所采取的相应行动以及这样做的道理,然后当孩子犯错误时,就一定要按照规则执行。比如,当孩子不慎把水洒到了地板上,按规则他必须自己将地板擦干净。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尊重,就事论事,不要掺杂羞辱、讥讽或体罚。假如孩子将水洒到地上后,家长大声地呵斥道:“你怎么这么笨,以后不要再倒水了。”这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无形中减弱了制定规则的效果,而如果家长能够这样说,“想一想把水洒了,你应该怎么做呢?”这时孩子一定会主动拿布将地上的水擦干净。在运用逻辑结果法时,家长一定要坚决执行,而又充满爱心,真正用规则来教育孩子。   (九)20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他们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这里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留些时间给孩子去独立思考;二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们独立完成;三是尊重孩子的隐私,让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我们已经习惯于代替孩子思考,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帮助他们解决,当他们向我们提出问题时,我们会立即解答,这使得孩子只会记忆,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正确的做法却恰恰与之相反,不要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或在他们刚刚提出问题后就迫不及待地解答,应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让他们独立地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找出自己的答案,享受思考的乐趣,然后加以引导和鼓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完成精神“断奶”,真正地成熟起来。   实际上任何孩子都会有独立完成某件事的愿望,但往往都被好心的我们无情地剥夺了。我们会不自觉地去帮助他们思考、动手,而孩子似乎成了旁观者。这时,我们通常都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严重“越权”了,我们的管理对象应该是孩子,而要做的事情则是孩子的管理对象,于是我们就犯了越俎代庖的错误。要知道我们的责任应该是督促、提醒和鼓励他们,而不是代替他们。我们所能提供的帮助是引导孩子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周密的计划、实施有效的行动、接收准确的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并鼓励他们逐渐成为自己的管理者。   孩子们都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我们却总会千方百计地去保护他们,这就让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在心中有一张清晰的表格,那就是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哪些情况,比如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休闲时间喜欢到什么地方去玩,是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什么爱好,与什么样的孩子交朋友,等等。这张表格应随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变化,除了在发现问题做出及时纠正外,对于很多细节要给孩子留出空间,比如他们的房间摆设及贴画,他们的信件和电话,以及对空闲时间的支配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孩子有时由于害怕惩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撒谎。对此,我们必须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在揭穿孩子之后,不要给予过于严厉的惩罚,但必须让孩子知道的是,家长可以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但他们必须首先取得家长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只有靠诚实才能得到。   我们大多数人在孩子问题上都会表现出身心疲惫,这是因为我们管得太多了,该放手时就一定要放手,让孩子自由地飞翔,正如美国作家威勒在《放手的父母》一书中所说的:“父母必须从孩子身上得到自由,好让孩子能从父母身上得到同样的自由。”   (十)“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和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什么时候回家(when)   给孩子空间和自由并不等于放任不管,与什么样的人做朋友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美国家长也是一样,他们非常注意孩子和谁在一起。他们会经常和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情况,当父母全身心地作为一个好听众时,孩子则特别愿意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告诉父母,而在孩子的叙述中,细心的家长不难了解到孩子的朋友、同学。我们还可以让孩子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做客,通过接触分析,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引导孩子远离那些“问题”朋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伙伴,因此,我们必须随时监控孩子和谁在一起。   人的自制力是逐渐增强的,所以孩子的自制力较之我们成人要差一些,这就需要我们帮助他们限制自己的行为。美国的教育学家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把孩子的行动范围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孩子绝对不允许去的地方,比如危险的地方、低级不健康的场所。二是只有在家长陪同下才能去的地方,比如医院、游乐场、动物园。三是孩子可以自己去的地方,比如学校、同学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自己可以去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但无论孩子的活动范围有多大,家长必须始终知道他们的准确位置。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知道孩子在哪里,和谁在一起,还要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对于任何冲动下的越轨行为都要及时制止。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情绪波动,以及不同成长时期的特点,这样,我们才会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判断。而当孩子做错事以后,对孩子处罚要适度,我们需要随时提醒自己:我们的目的不是处罚,而是希望孩子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不可能让孩子永远出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地方,所以只有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他们才会真正的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