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胜文遭枪击看台湾“乱”象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之子连胜文,在台湾“五都”选前之夜被枪击,再次坐实了台湾选举政治“乱”的说法。说台湾乱,无非是几个方面:选举暴力、“国会”暴力和动不动搞“文革”一样的街头抗议,这让习惯平和安定的人,觉得不可理喻。 我相信任何一种观点都有它的论据,不过作为一个把以上的“乱象”见识过一遍的人,我想谈谈我的观察。 先说这次枪击案。目前调查进展离司法结论尚远。枪击案确实激发选民向基本盘靠拢,在这次选前民调不分上下的台北市和新北市,以及选后差距极小的台中市,有助于提高国民党得票率,已经是蓝营也承认的事实。但是,这绝不可能是国民党高层授意的:党主席马英九和秘书长金溥聪致力于干净的选举,宁愿输掉也不肯干“dirty job”,更没有人会相信连主席愿意把自己亲骨肉送去换选票。 至于民进党,这次三城的选战主打温和、理性、中产,一直逃避与蓝营争斗,希望不激怒泛蓝,而争取中间选民,就更不可能用枪击来给自己帮倒忙。既然枪击可能跟竞争的双方无关,这“乱象”到底是台湾选举内在的痼疾,还只是遭遇的乱流呢? 枪击当然是非常恶性的事件。不过,台湾政坛暴力最恶劣的时代,是没有“直辖市长”和“国会议员”直选,更没有台湾领导人直选的时代。我居住的旅馆附近,便是党外运动时期,国民党的反对者林义雄夫妇曾经住过的凶宅。在林义雄被羁押期间,1980年2月28日,不明凶手闯进林家,将林义雄60岁的母亲和一对双胞女儿杀死。四年多之后,国民党情报系统与黑道勾结,将曾经写作蒋经国传记的作家刘宜良(笔名“江南”)行刑式枪杀。在选举暴力史上有名的事件,是1977年的“中坜事件”:民众怀疑选务人员作弊,包围警察局;警察为了维持秩序击毙了一名大学生,导致群众放火烧毁了警察局。 那时候,台湾还未开放报禁和党禁,有限存在的选举,也是被“执政党”控制的。但随着台湾民主化进程走向深入,在政治上反对一个人或者一股势力,已成为制度内的常态,而不需要付出身家性命;批评政治人物,也成为台湾民众和媒体日常使用的自由。而从 “中坜事件”开始,台湾当局便到法国和新加坡学习——如何不使用枪,只用盾牌和棍子,来控制群众的集结。 随着台湾民意代表全面直选,群众暴力逐渐消失,暴力转向“国会”。 我们常常看见电视镜头上,台湾的“立法院”“立法委员”常常打成一团,真够斯文扫地的。可我曾经整整一天到“立法院”看开会,如此戏剧化的镜头真的非常珍稀。 没错,不管是男女老少,只要你是“最高行政机关”的大小首长,“立委”们必然不会放过你。台湾“劳委会”(负责劳动权利和保障的“部”级单位)主委王如玄告诉我,她曾经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去“立法院”咨询,很受礼遇;但自从当了官,挨骂就是家常便饭,她的对策是“点头哈腰”。在台湾社会,“执政”者拥有支配公共资源的权力,没人会觉得,他们被民意代表欺负,可怜。 “立委”们大多数时候是彬彬有礼的。我还遇上社会团体到“立法院”来找“立委”递送建议书,那些对官员凶神恶煞的“立委”,对上门的群众笑得像天使一般。要知道,媒体报道“立法院”,就跟网络的网民看帖一样,立论、论证无懈可击的帖,反而没有什么传播性;帖子必须有些过头,才会跟帖者众。无论是像天使,还是预先策划的撒泼,“立委”都想好了台湾媒体喜欢的戏剧效应,惟其如此,才能上电视画面和报纸头版,让选民知道“我在捍卫你的利益”。 再说群众运动。反陈水扁贪腐的“红衫军”总指挥施明德曾经告诉我,“天下围攻”之夜,群众希望冲进“总统府”。当时街上有上百万群众,而那边,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贪腐领导人。可是施明德没有做。因为他认为,那不是民主社会的做法。 我曾在陈水扁的土城看守所外头,看到挺扁的群众对着看守所用大喇叭喊口号,婆婆妈妈还哭哭啼啼使劲乱摇大铁门;在“行政院”的门口,看到数百个大学生静坐,唱歌、喊口号还要官员下台;陈云林首次台北“陈江会”,绿营群众涌向圆山饭店,堵塞了那里的出入要道。这都是违法的集会行为,可警察不慌不忙,只是每隔一小时晃悠一个告知对方违法的牌子,晃悠三次之后,表达完忠心的扁迷自己撤退了,不愿意离开的学生被警察叔叔温柔地搬上大巴,运到其他街区,绿营群众失控了,维持不了秩序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被骂作“暴力小英”。 不过,这次失控,主要受伤的是警察,而不是群众;让蔡英文声名扫地的群众暴力,造成最严重的人身伤害,是一名警察因小指骨折而截肢——台湾法律对暴力容忍阈值极低,打了男“立委”一耳光的女“立委”,最后被法院判了30天拘役和3万新台币罚金。 再回到这次选举,你可能知道发生了枪击,但你也许不知道绿营媒体人爆的一句粗口,被国民党阵营批评了一个月——“不说脏话”是台湾人对公众人物的底线。你也许知道枪击造成一死一伤,但你也应该注意到,当晚,几乎所有参选人都表态谴责暴力;没有任何群众闹事,选举前的一切规范照常被遵守。当我第二天抵达枪击发生的小学——那也是一个投票所,现场已被封闭,投票照常进行。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这次国民党险胜的选举后,鞭策党内同志的箴言中提到“坚持改革、深化民主”。当然,选举中的子弹,确实暴露了台湾民主底部的黑金阴影,虽有缺憾,但台湾民主制度早已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