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马大女留学生演讲触动了我们哪根神经?

Fri May 26 2017 13:29:28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美国的空气都是新鲜而甜美的。”

  图片

一夜之间,杨舒平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毕业演讲,火了。

她在演讲中表达的“中国没有美国的清新空气与自由”,以及略显夸张的动作表情,遭到了广大留学生以及网友的口诛笔伐,甚至被网友们称为“留学生公开辱华”。

事件发酵至今,杨舒平在5月22日改掉了自己的微博名,并删光之前所有微博。她回应称“我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深感自豪,也希望今后用自己在国外的所学弘扬中国文化,为国家做积极贡献。”然而,网友们并不买账。

  图片

  图片

那么,杨舒平的演讲内容究竟触动了我们哪根神经,她又为什么遭受广泛的批评呢?

夸大言辞 引发歧义

据了解,杨舒平的家是来自四季如春的昆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全国排名前列。其实,就算是雾霾最严重的华北地区,雾霾的天数也没有达到每次都必须戴口罩的地步。这个事情爆出后,已经有很多杨同学曾经的同学好友出来说话,表示“从未见她戴过口罩”。

  图片

对此,马里兰大学的一位毕业生称,其实马里兰州的空气也是在这几年才好起来的,此前政府花了很多的时间治理改造,“以空气说事,中美不都一样需要一个过程吗?”杨舒平不应该为了衬托“自由”言论,说些夸大、扭曲的言辞。

其次,说到自由,她谈到:来美国之前,我在历史课上学到了独立宣言,但“生命、自由和追寻幸福”这些词句对我而言毫无意义。我仅仅是背下这些词句以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些词句显得那么古怪,那么抽象,那么陌生,直到我来到马里兰大学。我终于明白,言论自由在美国是多么神圣。

且不说杨舒平对中国的历史以及文化理解的并不深刻,任何的自由都要建立在一个框架内。她为之倾倒的“美国自由”也是受到诸多法律约束的,而且是双重标准。在中国,司法审判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在美国因言论获罪的案例多如牛毛。你只看到了特朗普口不遮掩谩骂女性的嚣张,却没有看到当初仅仅一句玩笑“我要杀死奥巴马”的美国公民被判刑5年。

在此引用外交部长王毅曾经的一段话:

“你了解中国吗?你知道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面貌把六亿以上的人摆脱了贫困吗?你知道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人均8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吗?如果我们不能够好好的保护人权的话,中国能取得这么大的发展吗?你知道中国已经把保护人权列入到我们的宪法当中了吗?”

  图片

不切实际、以偏概全的言论,是否上升到辱国的程度,也许还需更进一步讨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杨舒平作为中国的留学生,不仅没有作为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加深理解,消除隔阂,还使得误会和偏见更加深刻。

故意讨好,得不到他国的尊重

就此事件来看,杨舒平所在的场合是美国,外邦,演讲的背景是马里兰大学毕业生典礼,面对的不仅有自己的家人、同学,还有媒体。所以她的身份是被赋予双重属性的,不仅代表着自己个体的身份,在国际场合,她是祖国的代言人,言论和行为会在这种情况下被放大检视。

马里兰大学中国学生会的前主席朱力涵表示,“以诋毁祖国的方式博眼球是坚决不能容忍的,校方支持此类毫无依据的攻击性言论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不仅是考虑欠佳,更是让人怀疑是否有其他用意。希望这位小姑娘好自为之,脸丢光了的话在美国出门也得戴口罩了。”

中国留学生在走出国门以后,每个人所表现的不仅是个人的能力,更有着交流文化思想的使命。演讲视频中,台下的笑声多于掌声。刻意贬低自己国家的行为,并不会让别人心里高看你一眼,更不会赢得他人真正的尊重。更何况,不诚实,在西方价值观体系中还是严重的道德污点。

另一种声音

针对此事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杨舒平的演讲,确实有不合适之处,但给她扣上“辱华”、“卖国”等高帽,明显不妥,“我们要尊重一个人的表达,如果表达中有问题,我们可以理性地去指出或纠正,而非直接的语言暴力。”

也有网友表示,他并不赞成杨姓同学讲的很多内容,但是一个年轻的学生,还处在很幼稚的阶段。在他看来,杨舒平是用比较矫情的语言来表达她的思想,“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毕竟走弯路是年轻人的权利。我们可以教育她,可以引导她。理解和宽容对他们是必须的,而且,力量并不小于狂风暴雨似的批判。”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5月24日应询称,任何一个中国公民对任何事情都应该做负责任表态,这是有行为能力的人能够做到的。陆慷还表示,注意到该学生公开表态,称愿意学成后回国。如果这个消息属实,他想说,中国在国外有很多留学生,这些年轻学子出去了之后对事情的看法,思想和认识会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只要最终还是从心底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为自己的祖国做贡献,我相信中国政府是鼓励,支持和欢迎的。

我们还应该思考什么

杨舒平能受邀在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的演讲,无疑她某些方面是优秀的,培养这样一个孩子,整个家庭应该付出不少。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了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在毕业典礼上做过了头。

我们不否认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点,更不该盲目批判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只是,在杨舒平事件后,我们还应该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图片

留学是个坑,不是谁都能跳过去

据《中国留学白皮书》给出的数据来看,2016年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达54万,且已逐渐呈低龄化趋势。事实上,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出国留学。

先来看看包括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在内的80所美国名校的招生标准改革。2016年,哈佛大学一篇题为《扭转潮流:通过大学招生鼓励关心他人和公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领导力和学习能力已不再成为主要的录取条件。美国的一些主流大学一直持有的一个观点就是,亚裔学生普遍是GPA成绩比白人同学高很多,但没有领导力。且中国孩子做活动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并非真正热爱。

国外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他们的评判标准并不仅以成绩论英雄。如果孩子出去时在中国接受的教育没积累到一定的厚度,他抛出的观点和想法不够丰满生动,再高的考试分数也很难获得认可。在这样的氛围中,考试成绩并不能带给他自信,反而更加加深了外国人对中国孩子“高分低能”的刻板印象。

跨文化的困惑和边缘身份是留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他们与同龄孩子之间存在着文化鸿沟。在国外孩子眼里对中国的这张脸掺杂着复杂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孩子敏感的神经极易捕捉到种族歧视的信息。

再回到对杨舒平的讨论中,她本可以选择种族平等、普世大爱这些美国人喜欢的话题,但她却偏偏选了一个有巨大争议民主和自由的话题。为什么?就是因为她太需要得到美国主流价值观的接纳和肯定了。

值得欣慰的是,在国内高中国际班考上国外大学的孩子,一般价值观已经建立,对同龄人的认同和需求没有那么迫切。且基本每所大学里都有中国学生的学生组织,孩子也具备了协调沟通能力,相互间会相互帮助,这些年,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里像杨舒平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少。

出国前,建立文化自信很有必要

杨舒平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这本没有错,她错在没有文化自信。当一个人生活环境改变,他所熟悉的与人交流的符号和方式不被接纳,就会产生迷失、焦虑的情绪。杨舒平的迷失和焦虑值得我们警醒,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不能盲目。

在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弃考留学”没有错,是我国教育弊端的重要补充。但在出国前,家长和孩子都要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的挑战有充分的心理预计,做好接受文化冲击和心理挫折的准备,只有做好充分的评估和心理准备,孩子才能更好地度过跨文化适应期。这样,孩子为了获得认可极力迎合的现象发生概率也会降低。

其次,中国留学生在走出国门以后,她所代表的符号不仅仅是她自己。乡情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很有必要。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问题,更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家长应当,也有义务对孩子输出积极正面的信息,让孩子发自内心热爱自己的国家,对自己国家有认同感。

现在的环境孩子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但在孩子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前,在孩子没有建立文化自信前,谨慎出国留学,这条路也许并不那么美好。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精彩评论:

     a 大家就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不就是一个毕业发言 - 至于他说的,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他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懂什么叫自 [315] (2017-05-26 14:03:24)
          b 有限的自由!相对的自由!美国的水更深! - 中国难道不自由吗?报道的很多东西都是自由发挥 [397] (2017-05-26 14:05:51)
               c 大家在这里就不要口诛笔伐了! - 我相信正常的毕业生是不会这样写的 [270] (2017-05-26 14:07:14)
                    d 要是换了一个美国留学生在中国的毕业典礼 - 这么讲,我看美国人的反应好不了多少 [333] (2017-05-26 14:13:21)
               c 谁要是认为这世界上有”有言论自由“,那他/她 恐怕只能是个它。 - Never and Nowhere [392] (2017-05-27 13:42:51)
                    d 赶紧从树上下来! - 地球只有60亿年寿命。 [292] (2017-05-27 13:57:04)
     a 这个小留打算留下來不走 - 她很有计谋 [401] (2017-05-26 15:08:41)
     a 网民本来就很复杂,出于自己的个人立场对于一个年轻的赴美中国女留学生 - 自由表达自己对美国和祖国的褒贬 [331] (2017-05-26 2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