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大温高房价致安居不易 华裔离婚子女受扰

Mon Aug 14 2017 09:27:33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温哥华高昂的楼价间接引起一宗离婚后的官司,一名华裔男子向卑诗最高法院入禀,要求法庭判令禁止前妻带同两人的一对子女搬迁或转校,最终被判败诉。主审法官穆尔(Leslie Muir)除拒绝原告人的申请外,更附加禁令,禁止任何一方及家人在子女面前讨论家事,以免对他们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_vap1.jpg

  根据法庭的诉讼文件,原告人为梁姓华裔男子(David K.O. Leung,译音),与有韩裔血统的前妻(案中答辩人)育有一子一女,两童现年分别9岁及11岁。两人于2001年结婚、2010年分居,其后于2013年离婚。

  据两人在2012年签订的分居协议订明,夫妇为子女的共同监护人,但答辩人在重要的决定上,有最终决定权。两人并同意,子女跟随答辩人生活,但原告人可以自由与子女接触。原告人并需要支付每月一千元的赡养费。

  两名子女原在温哥华的一间小学就读,并参加中文双语课程。答辩人与两子女在本那比租住一个两房的柏文单位,而原告人则在温哥华持有一间城市屋。答辩人指,她为了让前夫能够拥有物业,已经多次让步给予方便,包括暂停收取赡养费超过两年,其后又减少赡养费的金额。根据安排,每星期四放学后,子女会由父亲接放学,随后会一直跟随父亲直至周六晚上。

  至去年夏季,答辩人考虑到子女逐渐长大,不适合同房,因此开始物色新的居所,但发现自己无法负担温哥华或本那比的楼价,于是转看满地宝、兰里的物业。最后在今年1月,在兰里找到适合的房屋。

  在快要完成买屋手续前,答辩人曾三次致电原告人,希望跟他讨论有关搬家及转校的安排,但原告人并没有接听电话。原告人指他有发讯息给答辩人,但对方在翌日才看到。至2月初,答辩人向原告人告知买屋的事情,但原告人认为,对方应该在事前跟他讨论,同时首度提出要求与对方平分照顾子女的时间。

  答辩人指,原告人在2月中向她表示,没法支付已调减至每月500元的赡养费。两人在2月至3月期间,曾就搬家及转校的安排联系。在其中一封电邮中,原告人指:"我对你要搬家没有任何问题,但你不能在未询问我之前,为子女转校"。

  原告人并要求获得一半照顾子女的时间,因为他想安排每周有四个晚上,让子女可住在他现任陈姓女友的房屋。

  答辩人指,该名陈姓女友本身亦有两名子女,她不认为自己的子女在这个年纪,仍适合与其他人同床或同房。原告人则指,陈姓女友的子女可以睡在地面的床垫上,让他们的子女可睡床。不过,四人仍然要分享一个房间。双方之后曾尝试透过调解去处理分歧,但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主审法官穆尔指,原告人称子女搬到兰里,会令他们的相处时间大幅减少、影响彼此的关系,但这一点并不成立。法官指,兰里仍然属于大温哥华地区,很多人每天都会来回温市及兰里工作,子女的新校距离原告人的工作地点约为一小时的车程,加上原告人的下班时间是2点,一般可避开交通繁忙的下班时间。

  穆尔又特别提到,原告人在宣誓中称:"我曾与子女多次谈到搬家和增加与我相处的时间,他们两人都喜欢留在原校…他们经常希望能多些时间与我一起,而且觉得现在的安排是不公平(is not fair)"。

  穆尔质疑,两名小孩自小接受现有安排,至今已经七年,他们是极为不可能会觉得现在的安排不公平,除非有大人曾经将这个想法加诸于他们。

  穆尔说:"父母在子女面前谈论这种事情,对他们可以造成很大伤害。孩子可能会感觉到被迫选择一个位置,以尝试同时取悦父母双方,并可带来负面的结果。孩子可能误以为自己需要为双方冲突而负上责任,这是非常具伤害性和不恰当的。如果真的需要知道孩子的意见,亦应用恰当的方法来取得。"

  穆尔除判决原告人败诉外,亦额外附加禁令,要求答辩双方都遵守。穆尔下令双方及其家人,不能与子女,或在子女面前讨论家事和诉讼事宜。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